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基础设施投资将聚焦“智能”“绿色”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9-05 15:49:00

新华社信息杭州9月5日电 (记者刘小云、杨晓静、商意盈)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扩大基础设施投资促增长成为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共识。在中方推动下,G20承诺将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基础设施投资质量和数量的提升,扩大全球需求。

提高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对于中国“走出去”企业来说,要借力G20关于基础设施投资达成的成果,还需要更加明确投资方向。从B20提交的政策建议报告来看,未来基础设施投资将聚焦“智能”和“绿色”。

――多个成果性文件着力破解基础设施投资难题

当前,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主要障碍是项目投资回报率不高,违约风险高以及资金缺口大。2001年至2015年间,亚洲开发银行在中西亚和东南亚基础设施投资的成功率不到60%,凸显该领域的违约风险。

资金不足也是影响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因素。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全球每年约有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2014年,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多边和双边贷款总量为1300亿美元左右,不到资金缺口的15%。据亚行统计,亚洲在2010至2020年期间需要约8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

在识别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的障碍后,2016年G20投资与基础设施工作组在杭州峰会前共举行了三次会议,重点围绕“鼓励多边开发银行采取联合行动支持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探索多样化融资工具和促进私营部门投资”进行讨论,并就具体内容达成共识,最终形成3项成果性文件,并在7月份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得到核准。

世界银行等11家全球主要多边开发银行首次联合发表《多边开发银行支持基础设施投资行动的联合愿景声明》,并制定了支持高质量项目的量化目标;《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旨在加强现有区域互联互通倡议及项目建设的合作与协调,推动跨境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促进物流、人流、信息流等要素的流动;《G20/OECD关于基础设施和中小企业融资工具多元化政策指南文件》则为各国推动融资工具多元化、吸引私营部门投资、降低投资风险等提供了政策建议。

从这些成果性文件来看,要解决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的障碍,提高投资质量,需要建立全球层面的协调机制,多边开发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要加强基础设施融资项目准备以及金融工具创新来动员更多的私营资本投资。

――提高全球基础设施投资水平需各方合作

作为协调机制,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的主要目的是刺激私人投资并促进资源、知识和信息的共享。这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机制,面向G20和非G20成员、国际组织、多边开发银行、联合国机构等,而且将和现有联盟共同提高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秘书处设在世界银行,各国都可以向联盟申报项目,这有助于达成国别、区域间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有利于推动成员间的互联互通。这也将使基础设施投资的来源更加多样化,将私营部门的资金融合起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中国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主任周强武表示。

“B20非常支持启动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的倡议,也迫切希望G20能把B20加入到互联互通的工作中去,通过工商界的合作开展国家基础设施合作,如组织论坛、技术交流、研讨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交流等,所以报告中有针对性提出了组织跨行业交流等,在相关工作中得到肯定。”2016年B20协调人于平说。

“合作伙伴关系是启动未来基础设施发展的关键杠杆,像亚投行、亚洲开发银行、美国进出口银行等等所有银行,都需要以不同的方式,以更加高效的方式彼此合作,共同开展动辄达数十亿美元的投资项目。”2016年B20基础设施工作组联合主席、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夏杰思表示。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行长金立群指出,中国发起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推动多边开发银行发表联合愿景声明,为亚投行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指引。

根据《多边开发银行关于支持基础设施投资行动的联合愿景声明》,多边开发银行未来在提高基础设施项目质量上需要做更多努力,包括引入并促进经济、有效率的采购系统、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发展,共享高质量项目经验、监督项目的执行和运营等。同时多边开发银行要通过改善项目设计和结构方案,发挥其在调动私营资本上的关键作用。

成果文件中还指出,要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促使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如养老金、保险公司和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新兴市场的基础设施。随着新兴市场基础设施的发展,将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享受其长期和稳定的收益。

――智能、绿色基础设施成投资新方向

对于“走出去”企业来说,要借力G20关于基础设施投资达成的成果,还需要更加明确投资方向。根据G20形成的成果文件,绿色基础设施已被列入多边开发银行提升投资质量的重点之一。从B20提交的政策建议报告来看,未来基础设施投资也将聚焦“智能”和“绿色”。

“当前数字、绿色和其他创新技术的涌现,为基础设施项目跨生命周期的设计、建造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可释放出巨大的生产潜力,有助于建造和运营可持续且‘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2016年B20基础设施工作组主席、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洪斌说。

绿色金融将是推动基础设投资项目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建议海外投资和发展机构采纳国际统一标准,丝路基金、亚投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应该参照赤道原则,建立不低于世行和亚行设定的环境风险管理标准,尽可能详细披露环境信息,促进海外绿色投资。

“绿色”是亚投行三大核心理念之一。金立群坦言,亚投行将尤其关注重大跨边界的基建项目,优先关注“绿色”基建投资,诸如提高能源效率、可再生、清洁交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项目。

B20报告还指出,政府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来扩大技术的应用以创造可持续投资的机遇,特别是在能源和交通领域。这些技术涵盖特高压电伏传输、智能电网、低碳(绿色和清洁)能源、能源效率、LNG和其它天然气技术、高铁以及电动车等。

相关推荐
中国企业希望在赤道几内亚油气领域投资

马拉博消息:据赤道几内亚政府官方网站报道,该国副总统曼格4月9日在首都马拉博会见江苏海滨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兴祥,后者表达了在赤几油气领域投资的期望。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专访: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访沙特阿吉兰兄弟控股集团副董事长阿吉兰

沙中商务理事会主席、沙特阿拉伯阿吉兰兄弟控股集团副董事长穆罕默德·艾尔·阿吉兰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中国日益完备的基础设施、充足的高素质人才和丰富的创新应用场景,为外商扩大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方面的投资创造良好空间,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综述:博鳌亚洲论坛中外嘉宾共话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机遇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深化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技术、标准、规则、运营等“软联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嘉宾们聚焦绿色、数字等领域的新机遇,围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开展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