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丝路
举办地:江苏南通
会议日程:
13:30-14:30 大会报到
14:30-14:50 大会开幕式:
播放森林疗养宣传片
领导致辞
江苏省南通市副市长陈晓东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
14:50-15:20 中国森林疗养发展问题思考 赵树丛
15:20-15:50 预防医学与森林疗养 李剑虹
15:50-16:00 茶歇
16:00-16:20 澳大利亚的森林疗养 Susan Joachim
16:20-16:40 森林疗养的国际发展 Dieter Kotte
16:40-17:00 中国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的实践与探索 王晓博
17:00-17:20 中国森林疗养的发展现状 刘立军
17:20-17:30 大会总结 刘立军
17:30 大会闭幕

新华丝路
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词云。


新华丝路
刘立军:
此次论坛由国家林草局森林旅游管理办公室、南通市政府、中国林学会森林疗养分会联合主办;中国林科院科信所承办;中国预防医学会为本次论坛的支持单位。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今天论坛的主要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中国林学会理事长、原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先生,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东生先生,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旅游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健民先生,
江苏省林业局局长沈建辉先生,
江苏省南通市副市长陈晓东先生,
国际自然与森林疗养联盟主席Susan Joachim(苏珊·乔基姆),
国际自然与森林疗养联盟秘书长Dieter Kotte(迪特尔科特)博士,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代谢室副主任李剑虹女士,
中华预防医学会报刊管理部副主任李川先生,
中国林科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叶兵博士,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晓博博士。
出席今天论坛的有来自国家林草局、全国各省林业主管部门的代表、有与森林疗养和康养相关各行各业的代表、有热衷于森林疗养和康养产业发展的企业界人士、更有南通市民。

新华丝路
江苏省南通市副市长陈晓东致辞。


新华丝路
陈晓东:
今天,我们相聚南通共同举办2019全国森林疗养论坛,共谋森林疗养发展,共化绿色健康生活。一直以来,南通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出一座别具风光、绿色宜居国家森林城市。
南通让森林走进城市,城市拥抱森林。林、城、人相依相融,这里绿色发展指数居全国前列,空气质量全省最优,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5%,当前,森林疗养是国际最先进、最前沿、最贴近民生的疗养方式之一,我们将把森林旅游作为新的优势,把森林疗养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让森林疗养福祉在南通集聚放大,热诚欢迎大家多在南通投资发展森林疗养产业。


新华丝路
刘东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享受大自然提供的生态产品,越来越成为人们时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把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健康。森林疗养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可,得到了社会各界积极支持。
森林疗养的发展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是要为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旅游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对健康生活的需要。为了推动森林疗养行业的有序发展,需要立足于自然保护地管理的制度设计,森林疗养要在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和制度下寻求发展空间,立足于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森林资源,积极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整的森林疗养产品。
我在最近召开,一周前刚刚结束全国森林疗养分会的一个年会上我提出两个结合。一个结合就是森林疗养与森林定向培育和高质量发展相结合,二是森林康养当中单要素与多要素相结合。我们在发展森林康养当中,不一定走单一道路。我们每个发展的选择应当依据自身发展条件、资源的禀赋,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新华丝路
中国林学会理事长、原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先生做主旨报告《中国森林疗养发展问题思考》。
赵树丛,中国林学会理事长,全国自然教育总校校长,原国家林业局局长,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组织(APFNet)董事会主席。先后在《人民日报》《求是》《学习时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领导科学》《中国绿色时报》等报刊就林业与生态、林业改革、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改革发表过多篇文章。2015年,被WWF授予自然保护领导者卓越贡献奖。


新华丝路
赵树丛:
最近几年我们掀起了森林疗养实践和推广热潮。森林旅游能够在中国兴起,本身就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
森林疗养存在“三不两偏差”的问题。
首先我们国家森林疗养是需要医学重视的,这个方面工作做的不够,评估的方法和体系还不够健全。第二个偏差就是发展方向的偏差,不同国家对森林疗养有不同的方式,但是在中国来看还缺乏。三个“不”,第一是技术支撑不到位,第二是商业模式不成熟,第三是政策制度不完善,对森林多功能经营的需求缺乏法律支撑。
下一步怎么办呢?
第一,重归森林疗养本源,坚持森林疗养的健康管理属性,有序推进森林疗养工作。
第二,落实森林疗养发展主体。以森林疗养基地建设为抓手,鼓励自然村落、林场和建制镇及相关医疗卫生单位摸索具有当地特色的森林疗养发展模式。
第三,壮大森林疗养人才队伍,专业人做专业事。
第四,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策划好针对各层面的宣传活动,搭建学术交流、产品展示和资金筹集平台。
第五,推动政策调整,让企业更多参与进来。


新华丝路
李剑虹:
我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预防医学与森林疗养方面的相关内容。
我们国家健康的主要问题就是慢性病的问题,我国慢性病导致死亡占全死因死亡的比例接近九成,发展速度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我们国家孙思邈提到:上医医未病,就是高明的医生在病还没发生就预防住了,这就是预防概念。近几年国家对预防医疗非常重视,我们看国外2017年的一个研究显示,通过森林疗养可以降低血压,这个降低无论是针对血压正常人还是针对血压高于120的高危人群,效果都是有的。森林疗养与慢性病防控合作可以满足现实需求,解决现实问题。
我在未来和森林疗养的合作方向有几点建议:第一,借力国家政策,推动国土绿化与健康中国共同实现。第二,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与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可以结合。可以把示范区建设和森林疗养事情结合起来,共同促进。第三个森林疗养与全民健康也是可以结合。促进身体活动,心理健康是慢病防控中的两个因素。
我们说今天提的森林疗养和慢性病防控,两者其实核心目标都是促进老百姓健康,提高居民期望寿命,我相信预防医学与森林疗养合作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新华丝路
茶歇。

新华丝路
Susan Joachim:
我主要介绍内容就是在澳大利亚的森林疗养。森林疗养在全澳受到广泛欢迎,因为是被证实确实有利于人体身心健康的。
森林疗养其实是一种慢慢的慢步走,不是剧烈运动,可以让你全身心沉浸其中。一般我们的客人都不拿手机进入森林,这样会远离外界噪音,外界的压力,我们在开始森林疗养之前要和外界断开联系,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全身心进入其中。
在澳大利亚五分之一成年人被列为有精神疾病,在心理咨询方面,之前心理咨询都是在室内,现在通过森林疗养可以走到室外,森林疗养或者心理咨询效果会更加明显。在森林疗养之后我们心率、压力以及焦虑和紧张情况都会得到很大的舒缓,健步走确实可以帮助人们很好的调整自己。
根据法案把森林疗养纳入本地政策或者计划当中,当地的政府作为一个中央政策的执行者,我们其实是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通过这么一个法案能让更多的人进入到这个植物园当中。
我们每天都会接待超过100人来到这里,进行他们的健步走活动,非常受欢迎。本地议会也非常支持,如果他们鼓励人们接受森林疗养,这个将会惠及社区,惠及整个国民健康。
关于养老和残疾人服务,森林疗养可以提供一些就业机会,以及教育、培训和研究。对于一些在校学生,他们的老师可能想会成为学生的森林疗养师,更好引导他们接近自然,这在今后发展还是非常有潜力的。

新华丝路
Dieter Kotte:
我今天主要想讲讲这一年国际森林疗养的发展情况。我们相信从我们欧洲人角度来看,中国的工作做的非常深入。因为中国代表了亚洲,通过中国可以看到亚洲在森林疗养方面取得哪些成就,以及中国在发展森林疗养的重点。我了解到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森林疗养,而且将投资1000亿美元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建造森林疗养基地。作为国际自然与森林疗养联盟的秘书长,非常荣幸能够协助中国做这件事情。
瑞士正在开展一项研究项目,瑞士森林疗养理念是建立森林干预措施,在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实现心理和神经系统的稳定。芬兰主要关注森林疗养对于抑郁症的影响,抑郁症这个疾病在北欧很多国家都比较普遍,我们发现森林疗养可以作为一项预防措施,对于抑郁症有比较积极的影响作用。
我们联盟设立国际森林疗养师的认证标准,颁发证书是很容易的,但是如何保证课程的质量,如何保证认证师是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认证的,这个是非常关键的。我希望我们的联盟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森林疗养师认证标准,尤其是中国的标准,让不同的国家标准进行互认,从而形成国际的新标准。

新华丝路
王晓博:
从森林疗养引入之后,我们前所未有觉得森林和人的日常生活似乎是可以很亲密的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年,我们试图把森林旅游从简单观光的“拍照,留念、走人”的模式转变成深度体验。鉴于这些实践,我们首先要进行森林疗养探索。森林疗养探索是具体落实森林疗养地选址的环节。对于森林疗养地的规划,我们要看它的资源环境哪些适合森林疗养,以及可追溯手段是什么,这些对于挖掘基地本质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这些年的实践,我们认为首先做森林疗养地,要有不可或缺的统筹规划。除了普通的旅游开发区位、交通、经济等等,还会有跟森林疗养相关的,比如说一些景观特质,一些可追叙素材。与此同时,根据我们带活动经验,住宿、餐饮非常重要,初次体验可以很深刻影响一个人决定未来几天是否留下。我们希望争取政策支持,也希望和周围区域进行合作,把配套措施运作起来。
森林疗养三个基石,一个环境,一个森林疗养师,第三个编制森林疗养课程,最终提供一个可以拿的出去森林疗养的服务产品。事实上,作为一个研究者,我们希望这个过程不是到这里就完了,而是一个反刍工作,通过向运营管理者调查,不断打磨环境,让森林康养可持续发展。


新华丝路
刘立军:
主要讲三个方面问题。
首先,介绍森林疗养背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森林疗养起点应该是2013年。森林医学,是通过森林减轻压力、降低生活习惯病发病率进而达到放松身心和强健身体目标的学科。森林疗养是治疗医学一种边缘性学科,我们把它叫做替代医学。
我们讲森林疗养的特征是什么?优质森林资源和不破坏森林植被,以科学缜密的数据为行为依据,健康的衣食住行等,森林康养是以城镇居民为主体的。
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森林疗养是什么差异。森林旅游是森林给你提供了它的氛围,但是你是在一种无意识的、被动状态的下获得。森林康养不同,我到森林里面目的不是玩,是为了健康,是有意识主动健康行为。森林疗养除了有意识和主动以外,它是一种专业行为。
北京最早引入国际社会森林疗养理念和模式,行动最快的省份。森林医学这本书还没有出版之前,他们在2012年就已经开始了基地建设的探索。湖南2013年就提出森林康养概念。四川是最早将森林康养在全国流行起来的省份,而且现在做的如火如荼。
做森林疗养一定要根据你自己的资源和要素结合着来做,他是我们国家大健康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它的前途是非常光明和灿烂的。
-
新华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