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二维码访问

新华丝路直播

第三届进博会“普惠金融建设与数字化发展”论坛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促使普惠金融数字化发展,与此同时,基础设施、服务渠道等的改进给中小微企业获取金融服务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次论坛将围绕金融科技应用创新、弥补国际国内基础设施鸿沟、监管升级与行业环境优化、应对金融风险、消费者保护等议题进行主题演讲与专题对话,分享经验、展望愿景,实现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复苏与普惠金融发展。

32.01万 阅读
直播回放
新华丝路
2020-11-03 09:21:21
新华丝路

普惠金融建设和数字化发展主题论坛

The building and digital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finance

时间:11月6日上午

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4.2馆B1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

Sponsors: People’s Bank of China、 Bank of China

特别支持:中国经济信息社

Special Support: China Economic Information Service

新华丝路
2020-11-06 08:57:07
新华丝路

普惠金融建设和数字化发展主题论坛现场。

新华丝路
2020-11-06 09:00:00
新华丝路

中国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王纬主持。

王纬
2020-11-06 09:08:00
王纬 嘉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早上好!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隆重召开之际,非常荣幸与各位领导同仁和新老朋友相聚上海,共同参加“普惠金融建设和数字化发展”主题论坛。

王纬
2020-11-06 09:08:05
王纬 嘉宾

众所周知,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十月底刚刚召开的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也提出,要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可以说,我们今天论坛的举办恰逢其时。

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与深度应用给小微企业获取金融服务提供了更多便利和可能。今年的新冠疫情更进一步促使普惠金融数字化加速发展。本次论坛围绕普惠金融转型发展和金融科技应用创新展开,从监管升级与行业环境优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应对金融风险、消费者保护等议题进行主题演讲与专题对话,分享经验、展望愿景,为更具包容性的普惠金融发展建言献策。

王纬
2020-11-06 09:08:10
王纬 嘉宾

本次论坛议程共有两项,一是嘉宾致辞和主旨发言,二是围绕“疫情冲击下普惠金融的机遇与挑战”和“金融科技应用与最新发展”两个议题进行专题讨论。

下面请允许我向大家隆重介绍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他们是: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陈雨露 先生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 王炳南 先生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 吴清 先生

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 宫喜祥 先生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 陈鸣波 先生

中国银行行长 王江 先生

此外,我们还邀请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业内专家参加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和业内精英将与大家分享真知灼见,共谋发展机遇。

新华丝路
2020-11-06 09:09:47
新华丝路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先生发言。

陈雨露
2020-11-06 09:18:34
陈雨露 嘉宾

近年来中国征信体系以“征信为民”的理念为指导,有效实施“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形成“全国+地方”双重发展战略布局,取得显著成效,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

一是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基本实现了经济主体的全覆盖。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推动的全国集中统一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成为全球覆盖人口最多、收集信贷信息量最全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截至目前已累计收入近11亿自然人、6000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

二是建成了全国动产融资统一登记系统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开展线上供应链融资和动产抵押融资提供信息确权登记服务。促进银行向产业链相关的中小企业精准投放信贷。

三是创新小微征信服务模式,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通过市场化的机制运用从地方部门采集的小微企业非信贷类征信替代数据,对小微企业信用状况做出全面评价,改善小微企业征信服务,探索出了台州模式和苏州模式,并在全国复制推广,实现小微企业首贷率、获贷率和信用贷款比率同时上升,贷款利率和不良贷款率双降的良好局面。

四是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困,切实保障征信信息主体合法权益。在今年疫情防控关键期,针对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四类人群,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征信政策,有效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相关经验随后也被欧美等征信界的同行予以借鉴。

陈雨露
2020-11-06 09:19:34
陈雨露 嘉宾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抓住以信息技术为代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契机,构建适应数字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征信体系,助力现代普惠金融体系发展。

第一,充分利用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加快推动非信贷类征信信息充分共享。包括大力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和企业化运营,完善数据采集的标准和规则。推进市场化机构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征信一体化。

第二,运用数字化手段,探索创新征信服务新模式,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普惠征信。目前,全国在校和刚毕业的大学生、民政低保人群和小微企业中,很大部分是没有信贷记录的“白户”或“准白户”。为满足他们的切实金融需求,人民银行正积极研究如何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手段和替代数据等新服务模式予以解决。

第三,完善征信业法律法规和相关的配套机制,特别是要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确保征信服务体系普惠公平。在确保征信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更好地促进征信机构的有序竞争,实现征信信息的充分共享和有效使用。

新华丝路
2020-11-06 09:21:59
新华丝路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先生发言。

王炳南
2020-11-06 09:25:18
王炳南 嘉宾

今年,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部署,与人民银行等部门帮助内外贸中小企业用足用好金融政策,与中国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在贸易融资、项目融资、消费金融等方面,帮助内外贸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降价,金融为内外贸中小企业应对疫情、服务实体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加强与金融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协作联动,共同创造良好的金融政策环境,更好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华丝路
2020-11-06 09:27:28
新华丝路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先生发言。

吴清
2020-11-06 09:30:23
吴清 嘉宾

上海积极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普惠金融的讲话精神,始终坚持把服务各类市场主体作为金融发展工作的重要一环,推动普惠金融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不断提升融资便利化、可获得性。

今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上海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服务创新,全方位、多渠道加强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财政贴息等政策,引导银行应贷尽贷,应续尽续,降低融资成本,给予中小企业相关金融支持。总体上实现了量增、面扩、价降。

上海市推出了全国首个依托政务服务平台的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项目,向18家银行实时开放8部门提供的近400项公共数据,包括企业纳税、社保、公积金等相关数据。帮助银行对企业能够精准画像,实现银行信贷的精准投放,扩大投放。目前已经完成了41万次数据调用,有效支持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

吴清
2020-11-06 09:30:25
吴清 嘉宾

近年来,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正在深刻改变金融发展生态格局,依托大数据、区块链等相关技术,以及当前5G技术快速发展,5G网络在上海全市范围内基本覆盖,中心城区深度覆盖,我们用两年时间建立起了3.1万个基站,基本上覆盖了全市5G网络需求。这些都有力促进了金融数字化转型,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的转型。

今年年初上海出台了加快推进金融科技中心的方案,标志着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面向未来,上海将积极探索金融、科技、产业的三角互动,有效利用新技术为金融赋能,不断提升金融普惠性、包容性、创新性,以更大力度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充分运用相关的数字技术,充分激活发展的新动能,同时通过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主动对接国际通行规则,持续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金融法治监管环境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打造国际一流的金融生态,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在打造金融科技心高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华丝路
2020-11-06 09:34:05
新华丝路

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宫喜祥先生发言。

宫喜祥
2020-11-06 09:40:33
宫喜祥 嘉宾

金融和媒体看似不相关的两个行业,但是有两个字作为纽带把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两个字就是“信息”。信息能够消除不确定性、提供确定性。新华社作为中国金融事业的记录者、传播者、参与者,先后创办了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等财经媒体,组建了中国经济信息社。始终忠实履行国家通讯社职责,履行主流媒体社会责任,以新闻报道传播权威信息、传递正确信号、坚定发展信心,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宫喜祥
2020-11-06 09:40:35
宫喜祥 嘉宾

现代经济是信息经济,信息关乎重要决策,关乎民生。高质量的普惠金融和数字化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信息供给。目前,新华社每天发布新闻信息超过8000条,拥有总发行量超过600万份的报刊集群。另外新华社还创办了新华网,新华网在全球排名前列,远远高过其他国际性通讯社。日均覆盖人数超过3.9亿,新华社客户端下载量3.5亿,微博微信账号总粉丝量超过3亿。此外,新华社每天还以13个语种向世界7000多家机构用户提供新闻服务,"新华财经""新华丝路""新华信用""新华指数"等专业信息产品体系,服务国内外机构和个人用户超过450万,有力支持了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尤其是"新华财经",作为国家金融信息平台,在近两年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相信在监管部门、重点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参与下,该平台的建设和服务功能必将迅速完善。

宫喜祥
2020-11-06 09:40:45
宫喜祥 嘉宾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在此背景下,办好第三届进博会,传递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立场,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新华社每年都派出规模庞大的新闻工作组为进博会提供服务,今年更是如此。新华社团队提供新闻传播、信息服务和品牌推广等全方位服务,运用全媒体传播矩阵和移动分发平台,第一时间将进博会现场的信息传播到全世界,阐释中国主动开放市场的积极信号。新华社也愿意与在座各方一道,为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为国家金融改革发展做出贡献。

新华丝路
2020-11-06 09:42:34
新华丝路

中国银行行长王江先生发言。

王江
2020-11-06 09:49:08
王江 嘉宾

疫情下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改善金融弱势群体经营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的必要之举。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是各国克服疫情下社会经济发展困难的有力手段。

疫情后普惠金融发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疫情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冲击,首当其冲的是中小企业。同时,疫情改变了普惠金融生态环境。受疫情冲击,普惠金融需求面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传统模式在服务效率、经营成本方面的痛点难点不断凸显,亟须依靠新技术来打通普惠金融发展的"堵点"。

王江
2020-11-06 09:49:10
王江 嘉宾

数字化建设正在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破局利器。“非接触”服务模式不断拓展,延伸普惠金融服务边界。科技应用范围不断提升,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效率,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创新性应用,既增强了风险识别的精准性,又大幅降低了普惠金融服务成本。同时,数字化技术有利于丰富普惠金融参与主体,越来越多的非银行机构加入到普惠金融服务的行列中,特别是疫情下各类网络金融服务平台等充分发挥数据优势和技术优势,为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等提供了应急贷款、保险等及时有效的服务。

王江
2020-11-06 09:49:15
王江 嘉宾

进一步发挥好数字化技术在普惠金融中的作用,尚须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基础建设。首先,填补“数字鸿沟”,提高数字金融服务可得性。其次,提升金融机构的数字服务能力。第三,增强技术安全和数据保护力度。

新华丝路
2020-11-06 09:51:25
新华丝路

第一分论坛环节,论坛主题是“疫情冲击下普惠金融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王纬主持。

王纬
2020-11-06 09:52:50
王纬 嘉宾

几位嘉宾从不同的视角分享了普惠金融建设和数字化发展的观点和思路,给大家未来的工作带来了启迪和思考。下面进入第一分论坛环节,论坛主题是"疫情冲击下普惠金融的机遇与挑战"。

主旨演讲环节的各位嘉宾不约而同的提到,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疫情令我国经济遭受了严峻挑战,尤其是众多小微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在此形势下,提升普惠金融发展质效,对稳定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就显得日益重要。

为了就这一话题进行深入讨论,今天我们请到了来自金融管理部门、金融要素市场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各个领域的嘉宾,开展思想碰撞和经验交流。

王纬
2020-11-06 09:52:55
王纬 嘉宾

参加分论坛的各位嘉宾有: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 余文建 先生

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谢众 先生

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 殷有祥 先生

中国人民大学普惠金融研究院常务主任、研究总监  莫秀根 先生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李若山 先生

新华丝路
2020-11-06 09:59:30
新华丝路

论坛现场。

王纬
2020-11-06 10:03:30
王纬 嘉宾

数字普惠金融概念自2016年杭州G20峰会首次提出后,在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减少贫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畅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与商业可持续问题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金融系统积极开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探索创新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

下面进入正式讨论环节,首先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余文建局长为我们介绍一下您对数字普惠金融的有关见解。

新华丝路
2020-11-06 10:04:02
新华丝路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发言。

余文建
2020-11-06 10:04:27
余文建 嘉宾

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的结合是普惠金融发展的一个重大进展,不仅深刻改变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式,也催生了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数字普惠金融克服了金融服务的时空限制,有效服务了非接触的经济,银行、证券、保险、支付等金融服务正常运行,应该说是经受了考验,经历了大考。

在下一个阶段,也就是后疫情时期,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经济复苏,尤其是成为支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能方面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依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突出表现就是首次贷款难。传统征信记录的是负债过的历史数据,金融机构也以此做出贷款的决策判断。而很多小微企业是征信的“白户”,与信贷模式产生了一定的隔阂,进不了这个“圈”。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多替代数据,如政府政务数据、财税数据等。商业银行通过大数据风控等方式方法来发现客户,作出信贷决策。首次获贷后,经过借款、还款的多次循环,就被纳入到了传统征信范围,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渠道。

新华丝路
2020-11-06 10:04:29
新华丝路

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谢众发言。

谢众
2020-11-06 10:04:40
谢众 嘉宾

银行间市场清算所(以下简称“上海清算所”)是银行间市场的一个基础设施,服务的对象是金融机构。国务院发布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专门对基础设施设了一章,说明基础设施对普惠金融的供给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它可以影响提供普惠金融的资金量。例如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等专题债券,就是普惠金融的资金来源。

第二,上海清算所的功能是“风险管家”。中央对手的清算服务,对于提供普惠金融的机构,包括金融科技公司以及商业银行等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机构提供利率衍生品、汇率衍生品和信用衍生品的金融清算,通过这个服务来对冲或者是管控风险,从而提高普惠金融的质量。

第三,通过净额轧差极大地降低资金结算成本,也可以在风险资本计算上提供很大的政策支持。

上海清算所是三大登记托管中心,其提供的非金融企业的债务融资工具也是企业直接融资的平台。就普惠金融而言,上海清算所专门有中小企业的集合票据、集优票据,还有民营企业发行债券的信用支持工具,这些方面都可以对民营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便利。

新华丝路
2020-11-06 10:04:47
新华丝路

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殷有祥发言。

殷有祥
2020-11-06 10:09:57
殷有祥 嘉宾

融资担保是金融服务领域的生力军。融资担保行业规模小、作用大。截至6月,全行业法人机构5394家,注册资本1.2万亿元,在保余额2.8万亿元,服务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从挑战的角度来讲,由于经济转型和下行压力加大,行业代偿大幅度增加。全行业的代偿率近年来保持在3%以上的高位。而且,全行业面临疫情的严重影响。

疫情对行业产生冲击有三个原因:

一是融资担保和外部环境具有高度正相关性,再加上金融业务杠杆原理,所以疫情对行业机构造成的影响要比一般的工商企业要大。

二是小微、三农服务成本高、风险高,而融资担保服务群体又是整个中小微企业群体当中素质比较弱的部分,所以经营压力比银行业大。

三是疫情影响的滞后效应,在疫情过后才会持续暴露。

从机遇的角度来看,主要是疫情对行业的倒逼作用。疫情期间很多机构远程办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业务运行不间断,带来了几个方面的经验和启示:

一是要对现有机构的人力资源配置再做审视,根据疫情期间的表现,根据未来发展趋势,特别是数字化转型的需要,加强对科技部门的人力配备。

二是标准化产品是未来行业机构业务上规模、提层次的关键。

三是疫情是一个催化剂,使行业机构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需要通过引导客户采取相应的方式,科技赋能,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新华丝路
2020-11-06 10:10:37
新华丝路

中国人民大学普惠金融研究院常务主任、研究总监 莫秀根发言。

莫秀根
2020-11-06 10:15:19
莫秀根 嘉宾

普惠金融能帮助中低收入的一群人,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他们可能是小微企业主、农民工,也可能是灵活就业人群。这些人群的主要问题是收入低,而我们以前不太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他们的收入是不稳定的。实际上,不稳定对他们生活水平的影响还要更大。

普惠金融通过提供一系列不同类别、不同用途的产品,包括生产性和消费型的金融服务,来帮助他们,增加他们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

另一方面,普惠金融服务可为他们提供一些保障。保险也应该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三方面,普惠金融要想办法改善农村人群的消费。目前来说,中低收入人群大部分在农村,他们的消费在经济循环当中面临主要的障碍还是资产没有流动性。如果可以帮助他们释放资产流动性,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

第四方面,数字化的信用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一般用现代企业的方法来衡量其信用,可能存在问题。因为小微企业基本上是家庭型的经济,用标准企业的方法很难评估,应该综合考虑家庭式的信用。

总体来说,我们提倡金融服务要让消费者达到一个“健康金融”的目标。“健康”是指让消费者家庭收支平衡,要适当的投资未来,财务要有一定的韧性,有一种良好的金融行为,这才是一种健康的金融。达到“健康金融”,才可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和消费水平。

新华丝路
2020-11-06 10:16:49
新华丝路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若山发言。

李若山
2020-11-06 10:20:32
李若山 嘉宾

在疫情的冲击下,我国的普惠金融有三个特点:首先是疫情,为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国家在非常短的时间里推出了多项金融优惠政策,在普惠金融方面推出了非常有效的政策和产品,所以中国也是目前全球经济恢复最好的国家;第二是面广,普惠金融首要是强调“普”,是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都要覆盖;第三是惠,今年以来的政策力度非常大,包括降息、免税等,很多实体企业因此也得到了恢复,实体经济的恢复反过来也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发展。

李若山
2020-11-06 10:20:40
李若山 嘉宾

当数字金融发展的同时,一些欺诈者也在利用科技的漏洞,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挑战。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部门对风险控制已经从线下搬到了线上,但是对风险把控的手段和方法基本上还是沿袭了过去线下的习惯和经验。很多移动互联网公司对客户的精准画像更多是从第三方数据中获得,而传统金融机构还是主要以客户提供的数据来进行风险控制。所以对银行风险系统的重构,是机遇也是挑战。

李若山
2020-11-06 10:20:50
李若山 嘉宾

普惠金融数字化发展前提是数字,数字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如何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银行是很大的考验。很多小微企业在内控和治理结构方面比较薄弱,所以如何保证他们的数字是真实、完整、准确的,如何让这些信息成为银行和金融系统的决策依据非常重要。对于这些小微企业而言,需要建立一套具有说服力的数字,需要逐步建立起可信、可依赖的内控和治理结构的制度和流程。

余文建
2020-11-06 10:26:46
余文建 嘉宾

近两年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识。尤其是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世界各国、包括国际组织都非常重视,某种程度上加速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成果。应该说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了国际共识。

下一阶段,甚至是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数字普惠金融要更多关注到长期发展的动能问题,比如中小企业应对重大疫情挑战的问题等。结合中国的情况,今后一段时间数字普惠金融还会面对一些挑战。

一是数字普惠金融如何更好服务重点领域和重点群体,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以及农村、农民的问题。相对而言,农村、农民还是金融服务短板,下一步可以把助农金融服务点与线上结合。

二是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问题。尤其是老年人数字金融素养可能较为短缺,一些农村地区可能短缺数字终端设备等。一方面应对其进行金融消费者的教育,提升金融素养;另一方面,建议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一些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方法,避免老年人等群体受到金融再排斥。

三是要数字普惠金融的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G20和央行行长联合声明中提到,要在确保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同时,利用常规新型的数字金融服务应对新冠疫情,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在这方面,包括数据保护问题、消费者保护问题等,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四是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问题。大型银行有资金、规模的优势,互联网金融机构有技术优势、灵活的优势,而中小银行夹在两者之间,数字普惠金融转型可以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谢众
2020-11-06 10:33:52
谢众 嘉宾

这一次疫情有两个挑战:第一是保证系统运行的连续性,既要防疫又要保证服务质量不下降,这一次疫情对上海清算所在远程服务和新技术的应用上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第二是风控,国际、国内金融市场都有很大波动,上海清算所没有出现违约风险事件、没有额外动用风控资源,说明我们的风控是稳健和富有韧性的。

谢众
2020-11-06 10:34:22
谢众 嘉宾

对于机遇,上海清算所下一步要做的:一是如何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对普惠金融的服务能力;二是扩大创新产品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包括债券柜台业务、小微企业债券融资工具和信用增进工具等;三是准备把我们在银行间市场积累的风控经验和清算优势运用到大宗商品当中,做好大宗商品现货清算通服务,联合我们的商业银行清算会员,提供高质量、直达式的清算服务以及金融增值服务。

殷有祥
2020-11-06 10:38:41
殷有祥 嘉宾

融资担保就是为了解决小微企业、"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而生的,越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越是要发挥融资担保逆周期的调节作用,体现融资担保的重要性。

疫情期间,中担协倡议全行业坚决落实疫情防控的要求,切实发挥融资担保服务职能。行业机构积极相应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的倡议,做好续贷、创新专业服务、开展综合金融服务等工作。

殷有祥
2020-11-06 10:38:45
殷有祥 嘉宾

数字化转型有三个优点:

一是可以7×24小时,可以大幅度提升长尾覆盖。

二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三是控制风险,实现风控数字化、智能化。

但是数字化转型绝对不是简单的创新一两件线上产品,而是机构经营文化理念的革新,是机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考核机制全方位的再造,对行业机构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理念方面的挑战。很多机构对现有盈利模式有依赖性、习惯性,而数字化转型需要顶层设计,是自上而下推动的,要有规划,要克服盲目性。

二是人才方面的挑战。

三是机制方面的挑战,相应的机制要和数字化转型合拍。

莫秀根
2020-11-06 10:39:50
莫秀根 嘉宾

总的来说,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突然没有生意了,收入明显下降,同时,部分小微企业主借贷时明确表示,如果疫情延续,三个月之后就无法还贷。另外,疫情对一般人的收入既有短期影响,也有长期影响。部分人收入明显减少,但是也有部分人收入增加了。收入增加的群体主要是和线上有关的小微企业业主和灵活就业者。

未来数字普惠金融机遇来自于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小微企业向线上转型,另一方面是普通消费者。

王纬
2020-11-06 10:50:22
王纬 嘉宾

第一,发展普惠金融意义重大。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助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增进社会和谐。今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各类经济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困难凸显,经营面临较大压力,亟需金融支持。做好普惠金融对于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实现"六稳”“六保",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二,发展普惠金融需要各方协同努力。全面发展普惠金融,为更多市场主体提供多层次全覆盖的金融服务,需要金融市场各方参与者共建多元化的服务体系。监管部门要不断完善政策制度、规范市场行为;行业协会和要素市场机构等主体要通过服务提升市场效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加大普惠金融服务供给;而小微企业自身需要做好财务规范,强化内部风险控制。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普惠金融服务的内涵将持续延展和深化。

第三,普惠金融数字化发展已成为趋势。近年来,数字技术对普惠金融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推动金融资源流向传统金融服务难以涉及的"长尾客户"。疫情发生后,更凸显了"非接触式金融服务"的重要性,促使金融机构加快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数字化技术有利于解决普惠金融服务的信息与成本障碍,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相信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普惠金融的数字化发展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第一分论坛的讨论到此结束,感谢所有发言嘉宾精彩的分享!

新华丝路
2020-11-06 10:52:35
新华丝路

第二分论坛环节,论坛主题是“金融科技应用与最新发展”,主持人是中国银行首席信息官刘秋万先生。

新华丝路
2020-11-06 10:53:05
新华丝路

论坛现场。

刘秋万
2020-11-06 10:55:54
刘秋万 嘉宾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第二分论坛现在开始。

金融与科技始终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数字化时代金融科技已经成为推动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成为大家探讨的热点话题,今天我们请到了来自金融机构、国内外企业和高校的五位嘉宾,就我国普惠金融建设,以及金融科技应用与最新发展展开讨论,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刘秋万
2020-11-06 10:55:58
刘秋万 嘉宾

下面向大家介绍本次论坛的嘉宾,他们是: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曾任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他分别是支付与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金融稳定理事会(FSB)金融创新网络(FIN)工作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金融科技高级顾问小组的成员。

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冲锋,吴教授兼任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审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工程、金融复杂性和金融理论。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智能新金融事业部总裁刘伟光,刘先生也是阿里云新金融事业部的总裁,在企业软件市场深耕多年,开创过企业级大数据以及企业云计算PaaS平台,在多个跨国IT企业担任过高级管理职位。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胡利明,云计算领域的资深专家,曾在华为以及腾讯多年从事云计算研发以及产品的规划工作,主导过某银行的云计算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规划和方案实施。

诺基亚全球副总裁路为奇,路为奇先生在通讯行业拥有20年的产品管理和客户服务经验,2018年路为奇先生荣获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他是一位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外籍友人。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金融科技应用与最新发展",我们请各位嘉宾结合所在领域以及研究方向来介绍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最新进展,分享金融科技应用服务和普惠金融的经验,畅谈对未来的展望。

首先有请穆长春先生发言。

新华丝路
2020-11-06 10:59:51
新华丝路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发言。

穆长春
2020-11-06 11:10:22
穆长春 嘉宾

首先感谢大会的邀请,感谢刘首席。今天的题目是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我们数研所和上海长宁区签订了合作备忘录,落地一些金融科技应用。所以想向各位来宾介绍一下金融科技当中ABCD中的D,也就是DLT技术在贸易融资领域的应用。近些年,有关DLT的应用研究取得一定程度进展,但DLT在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上有待提高,系统稳定性、应用安全性、业务模式、隐私保护等方面也还不成熟,各国也未形成通用的技术标准和专业化的审核和验证体系。但DLT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潜力,各央行也在持续关注该技术的革新。我们认为,在现阶段,DLT主要适用于非实时性、交易量较小和信息敏感度较低的确权、登记、转让等商业化业务场景,尤其在交易确权方面优势比较明显,能够降低对账成本,改进信息时效性。人民银行积极顺应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区块链作为技术自主创新突破口,在上述场景开展了一些工作。比如,发布金融分布式账本行业标准;建成全国性贸易融资平台、数字票据交易平台。下面我就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数研所旗下的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

我们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自2018年9月4日上线。这两年的时间,我们基于平台开发了多个场景的应用,第一个是今年11月上线的与香港贸易联动平台e-trade connect跨平台跨境贸易融资的场景,主要是针对跨境合作的全球化金融业务。还包括服务贸易项下对外支付的税务备案、供应链应收账款的多级融资、国际贸易账款监管等多个场景。

数研所当时建设这个平台的考虑,第一个是贯彻国务院关于“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指导精神,那么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解决现在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从而造成重复交易和虚假交易、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影响实体经济的重大问题。希望通过共建生态的基础上,能够实现贸易融资互信化与贸易融资便利化,同时优化贸易金融服务效率,可以做到公平与公正,实现各方权益的共赢,来助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刚才说到,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已经成立两年的时间,我们平台上线的银行共有50家,业务已经超过5万余笔,业务金额超过了1940亿,这是截至到今年9月底的数据。刚才给大家介绍了我们跨平台跨境的业务场景,实际上这也是市场首例实现了跨境的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之间的一个互联互通;同时平台也获得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一个专项立项。

接来下给大家简单介绍几个实际案例。比如说跨境贸易融资业务,过去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线下签合同过程繁琐,需要填写很多纸质材料,这种情况会存在步骤多时间长,信息改写、交易篡改等风险,也有可能同一个业务会跑到多家银行,凭借一份材料申请多家银行造成重复融资的现象。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监管的时候数据提取难以实现,那么现在我们从源头就让客户使用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所谓的源头是什么?不是以前所说的我们单纯把线下数据导到线上平台,我们现在所说的源头是指整体的订单签订合同,还有发票都是在平台上开立的。也就是说平台从源头开始做到了了贸易流的真实性,最终能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还有资金流的四流合一。那么在各方聚合了贸易融资信息的同时,我们将内地和香港两地的平台又做了一个互动通道的打通,这样各方的四流可以在平台之间做到互联互通共享,做到数据合法的跨境。 同时,我们也在和其他国家平台做相关业务的探讨。

这样我们就优化了过往贸易过程中的一些信息真实的核查,因为平台上从源头开始都是真实的贸易。那么各家银行接入平台后,我们通过区块链技术的方式手段,同一笔订单不会被多家银行受理,可以有效防止重复融资。同时我们也会给监管机构提供如监管入口,让监管机构可视化贸易金融和资金流向的全景信息。

以上是关于跨境业务的一个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关于税务备案的案例,过去,一个做进出口服务贸易的客户,他需要往返税务局与银行,费时费力,还需打印纸质的税务单据,然后税务局无法实时获取支付数据,也不知道支付是否到账,同时银行对于税务局的纸质单据也无法判断其真实性。从客户跑银行去支付,然后再到税务局核查,整个流程花的时间可能超过一周。现在通过使用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的服务,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业务,同时税务局、银行和外汇局都可以知晓客户的收入信息和支付信息,各方实际上都可以精准的核验。整体操作时间不超过半天的时间,相比过去,效率大幅提高。

关于第三个案例,实际上做的是境内的应收账款融资。过去,由于中小微企业信用不足,很难获得融资的机会,同时融资成本相对较高。银行难以判断贸易的真实性,这让中小微企业经常会错失融资的机会,错失了融资机会也导致企业错失了更多商业机会,后续也会造成资金周转困难。那么现在,中小微企业的真实贸易背景出现在平台上,可以获得更多银行的信任,或者是有些金融机构的信用,从而比以往更容易获得融资,融资成本也会低于企业以前民间融资的成本。

最后一个是关于国际贸易货款监管的案例。过去,外汇局等监管机构需要通过银行获取企业提供的纸质贸易信息。信息不及时,难以核查境外贸易信息真实性,也难以获取或难以辨别贸易过程中的货运单据真实性。那么现在通过使用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的监管探针功能,可对接相关的工商、海关、物流,征信等信息,整体提高监管数据的核查时效,减少人力成本。


新华丝路
2020-11-06 11:11:05
新华丝路

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冲锋发言。

吴冲锋
2020-11-06 11:18:10
吴冲锋 嘉宾

近段时间金融科技非常“热”,但是传统银行体系的贷款规模仍然远远超过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贷款规模。比如互联网消费金融,由于移动支付的普及,电商相关的消费金融覆盖面极大,但往往金额并不高。

吴冲锋
2020-11-06 11:18:30
吴冲锋 嘉宾

金融科技给互联网消费金融带来诸多有利影响,但对于用户仍存在一些风险,第一是用户风险感知能力普遍不高,较少用户会考虑其中的风险因素;第二,在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使用过程中产生了违约、逾期,将会对个人征信产生影响;第三,因为使用的便利性会刺激非理性消费的发生,导致后期的还款压力增大。

新华丝路
2020-11-06 11:19:35
新华丝路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智能新金融事业部总裁刘伟光发言。

刘伟光
2020-11-06 11:25:19
刘伟光 嘉宾

普惠金融发展的精髓之一就是给更多的普惠群体,包括个人、小微、农村的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精准的金融服务,让金融服务无处不在。今天的普惠金融和数字化科技就是孪生品,通过使用更多数字化手段触达客户、连接客户,从而提供金融服务。

金融科技是带有非常强的行业属性的技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有:一是金融智能,也就是人工智能的技术体系与金融学原理的结合,同时和场景、数据相结合,从而提供更精准金融服务的基础,未来更多的是智能化技术将大量融入并贯穿到各个金融交易场景中,提示客户体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二是区块链,未来的区块链一定会和更多的风控、安全技术结合,建立起企业级安全透明的交易环境,并且结合现在的很多场景为整个交易过程提供数字化的信用保障;三是生物识别技术,尤其是金融级生物核身技术,将会大大提升金融交易的效率,加强可信体系的建设;四是金融智能风控,以银行为例,未来的风控将是全行级统一风控,靠人工智能算法驱动的第三代智能金融风控,建立统一的全域风控平台,通过动态算法与大数据结合,为金融机构提供实时风控,风险预警;五是多方安全计算,在银银协同和银保协同与外部机构合作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有可能改变亦或重新定义金融的混业金融服务。

新华丝路
2020-11-06 11:27:22
新华丝路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胡利明发言。

胡利明
2020-11-06 11:40:19
胡利明 嘉宾

现阶段,金融科技在推动金融转型升级、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发展潜力,尤其在此次疫情期间。

1) 疫情深化了行业打造无接触线上化经营的共识,金融机构开始更加关注和优化线上交互体验,拓展线上渠道,并且在线上全流程持续注入互联网运营能力;

2) 数据智能除了在精准营销、授信融资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还能在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上发挥有效作用。疫情爆发后,银行信贷的风控难度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推进风险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强化贷前、贷中、贷后风险管理的场景、数据、技术支持,提升金融机构风险评估的有效性、风险定价的精细化和风险预警的前瞻性,降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对抵质押物、第三方担保的依赖。

3) 开放银行是近年来全球金融业的大趋势,而疫情也大大加速了开放银行的建设进程。疫情之下,商业银行零接触金融服务能力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尤其是零接触零售金融业务的开展能力,既是商业银行降本增效和业务转型的有效举措,又是未来商业银行应对疫情并持续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保障。金融机构通过开放金融API,支持合作方在不同应用场景中自行组合与应用,借助各行业优质渠道资源打造新型商业范式,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

我们认为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未来金融竞争的关键在于金融科技创新。

腾讯金融云是腾讯金融科技能力输出的总出口, 近年来,我们与包括中行、建行、银联在内的广大金融企业达成深入合作,创造了行业的多个数字化转型标杆案例。 我们在9月份刚刚宣布“未来金融”的业务战略升级,未来腾讯金融科技将聚焦于金融新基建和数字新连接,为金融机构提供从自主可控基础设施到业务数字化所需的全栈能力。

通过“数字新连接&金融新基建”,腾讯金融云将帮助金融机构建立起以体验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驱动的架构体系,将客户、场景、产品、服务等转化为数字形态,优化金融服务和流程,提升金融产品内在价值、增强创新力和竞争力。

新华丝路
2020-11-06 11:48:58
新华丝路

诺基亚全球副总裁路为奇发言。

路为奇
2020-11-06 11:55:19
路为奇 嘉宾

金融科技的核心价值在于能使金融更好提供普惠便民服务,同时也要实现安全性、快捷性和可靠性。

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下诺基亚贝尔实验室面向未来的网络架构—Future X,通过这个网络架构,金融业和银行业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运营体系,在此体系的统一规划和帮助下可以实现降本增效,客户体验提升。

通信技术与金融业务结合是未来金融领域创新的重中之重。各金融企业正在积极探索通信技术与金融业务相结合来提升自身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金融行业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其中很多都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如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等。通信技术与金融行业的深度结合,会非常有效地提高金融行业运营效率,并衍生出更多的金融服务方式。接下来我会提到几个关键点与大家分享:

首先,中国现在的4G网络建设以及光纤覆盖率均已经超过98%,可以说为金融科技提供了非常好的通信基础设施。但是由于客户对金融科技不断升级的要求,整个金融行业也要变得更加敏捷、快速、可靠。刚刚也有嘉宾提到,金融行业有大量的数据交换需求,这要求网络更加快速,要更加易管理,同时也要更加优化,最重要的是要更加安全。这些可以说都是诺基亚的专业领域,我们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快捷、高效、安全的通信网络,和金融行业进行有效融合。

其次,中国的银行和企业正在走向国际化,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要和总部之间进行实时、安全、有效的数据交换,我们当然可以使用传统的网络连接和数据交换的方式,但是现在在通信行业有更为优化的网络方式,是由软件来定义的网络,我们称之为软件定义的广域局域网即SD-WAN技术,该技术可以帮助跨国银行分支机构和总部之间的安全连接和数据交换。

第三,中国运营商部署的速度非常快,这给银行以及金融行业和通信公司合作提供了新方向、新维度。5G是一个更加快速、更加可靠的网络,可以支持线上银行以及数字货币等很多新的银行业务,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加快速的速度。

刘秋万
2020-11-06 12:00:19
刘秋万 嘉宾

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在各位嘉宾精彩发言当中体现了以下几个方向:

第一,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方面大有可为。金融科技的手段可以拓宽普惠金融服务的范围,提升客户体验,推动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方面的深度融合。

第二,金融机构对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内容包括跨国企业合作、金融与科技相结合等方面,打造安全、可靠、包容、共享、可持续发展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第三,金融数字化发展未来前景非常广阔。嘉宾对新的金融科技的方式、监管方式进行探讨,金融数字化能够为小微企业、普罗大众提供触手可及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未来普惠金融发展必将大有可为,本次"金融科技应用与最新发展"分论坛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五位嘉宾的精彩发言。

新华丝路
2020-11-06 12:23:44
新华丝路

第三届进博会“普惠金融建设与数字化发展”论坛直播到此结束,感谢观看。

32.01万阅读
直播回放
主持人 和嘉宾
  • 新华丝路

    新华丝路

  • 王纬

    王纬

  • 陈雨露

    陈雨露

  • 王炳南

    王炳南

  • 吴清

    吴清

  • 宫喜祥

    宫喜祥

  • 王江

    王江

  • 余文建

    余文建

  • 谢众

    谢众

  • 殷有祥

    殷有祥

  • 莫秀根

    莫秀根

  • 李若山

    李若山

  • 刘秋万

    刘秋万

  • 穆长春

    穆长春

  • 刘伟光

    刘伟光

  • 胡利明

    胡利明

  • 路为奇

    路为奇

  • 吴冲锋

    吴冲锋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直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