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东海岛沧桑巨变

来源:湛江日报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9-12-10 14:28:44

湛江钢铁基地生产区俯瞰图。记者 刘冀城 航拍

这里,总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在起伏,总有一种雷霆万钧的力量在激荡,总有一种汹涌澎湃的激情在燃烧!

这就是中国东海岛,一个正在发生史诗般巨变的地方。

从不生一张纸到国内最大的纸业基地;从不产一滴油到世界一流的炼化基地;从不长一寸铁到全球最先进的超高强钢生产基地——东海岛正以现代化的风姿演绎神话般的沧桑巨变。

东海岛的沧桑巨变是湛江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一个缩影,这当中凝聚着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饱含着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厚爱,浸润着湛江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湛江,要求“把汕头、湛江作为重要发展极,串珠成链,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

嘱托,声声入耳;壮志,念念于心。湛江上下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奋力书写“春天的答卷”。

一艘艘产业航母神话般诞生,一项项历史记录奇迹般诞生!东海岛正以磅礴之势、磅礴之力,磅礴于世界。

中科炼化项目厂区。记者 刘冀城 摄

(一)

东海岛古老而年轻,平坦而开阔。这座传说中神蝶化成的岛屿,外形酷似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过着扑蝶插柳、放养禽畜、结网捕鱼的田园生活。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进上世纪七十年代时,这个在湛江臂弯中荒寂了千年的海岛开始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世人透过“时光望远镜”发现她竟是一块天然的“聚宝盆”。

时光煮水,海岛终于在人们关注的目光中逐渐苏醒,逐渐升温。2013年早春,宝钢湛江钢铁先头部队以浩荡奔雷之势,横跨千里、挥师直奔东海岛。东海岛一农妇见先头部队进村搞勘查,劈头就问:“30年前,我就是听说东海岛要建钢铁厂才嫁到这里。盼啊盼,今天我的孙女都念书了,这回不会再等30年了吧?!”

身穿米黄色“铠甲”的老工程师笑着回答:“只需3年,这里将发生沧桑巨变!”

2013年5月17日,当一轮红日乍然跃出海面之时,宝钢湛江钢铁在东海岛打下了第一根桩。隆隆的打桩声唤醒了沉睡千年的东海岛。

海岛的滩涂、岩地、水塘、村落以及沙粒似乎都在那一刻变得滚烫起来。

基槽放线、基坑开挖、基础浇筑!施工现场铁流滚滚,兵车辚辚。万名铁军脚踩滚烫滚烫的沙粒,头顶火热火热的日头,日夜奋战在一线,硬将40万吨设备、50万吨钢结构筑成现代钢厂;硬将十里荒滩、百里荒地变成绿色钢城。

高炉万丈耸云天!一号高炉以其伟岸雄浑的身姿竖立在钢城中央。高炉形似保龄球,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无不滋生着湛江人咆哮的力量。

2015年9月25日,朝阳喷薄而出,万道霞光照亮一号高炉。“点火!”宝钢湛江钢铁点火手将火炬掷向炉膛,高炉霎时燃起熊熊大火。那团熊熊燃烧的希望之火,映红了沉寂千年的东海岛,烤热了荒凉千年的红土地。那熊熊燃烧的自信之火不仅熔铸了湛江人“向海而生”的精气神,也锤炼了湛江人“向阳而发”的神意气。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一号高炉刚点火,二号高炉也火速上马。二号高炉管线密如织网,恰似人体的毛细血管,弯曲排列,往复穿插,令人眼花缭乱。然而,有着英雄血脉的湛钢人纤手弄巧,于纵横交错中飞刀走丝、于密密匝匝中飞针走线,编织出“钢铁织锦”的杰作。

2016年7月15日, 一轮红日从大海冉冉升起。“点火!”2号高炉即时燃起了熊熊烈火。那团熊熊燃烧的胜利之火,照亮了东海岛的夜空,也烧制着东海岛的拳拳梦境。

那熊熊燃烧的火焰昼夜不息,喷涌着湛钢人的青春热血和生命激情。

青春向上,激情飞扬。湛钢人以冲天的干劲,快速地完成了低碳软钢、威合金钢等9大类品种钢种拓展,创下了国内千万吨级钢铁企业从投产到年度“四达”的历史纪录。

快马扬鞭未下鞍,蹄疾步稳又出发。2019年3月30日,湛江钢铁三号高炉在炮竹声中隆重开工。

隆隆的轰鸣声让东海岛再一次成为“创造奇迹的地方!”

与湛江钢铁仅有一墙之隔的中科炼化以惊人的速度在延伸。偌大的建设工地上,吊机林立,人声鼎沸,金石齐鸣。上百台挖掘机、推土机、起重机在轰鸣;上千辆吊车、叉车、大卡车在穿梭;上万名电工、焊工、钳工在挥汗如雨。

“一、二、三…… 三、二、一……”此起彼伏的号子声划破了千年荒滩。那种震耳欲聋的人车混杂声,震得祥云飞卷,浪花飞溅。

“起吊!”大吊车像猛虎腾跃前的一声长吼,长臂迅速高擎,几百吨重的吊件轻轻地被抓起,移动,落下。

长臂挥舞处, 中科炼化“最胖”设备——急冷油塔吊装成功;中科炼化“最长”设备——2号丙烯塔安装到位;中科炼化“最高”设备——动力站装置烟囱顺利封顶!

210米“高个烟囱”巍峨耸立,节节挺拔,节节都凝聚着湛江人战天斗地的豪迈气概。

钻铁塔,爬高台、走泥丸,二万名炼化铁军挥汗如雨,“大干150天”。

“咚咚咚——咚咚咚”急骤的鼓点声,震耳欲聋,像是千军万马在嘶吼、在咆哮。急骤鼓点声中,银塔、油罐、机泵如庄稼般唰唰唰地长出。

2019年8月15日,首台锅炉水压试验一次成功;8月18日,乙烯蒸汽裂解装置全部吊装完成;8月24日,中科大道通车;9月29日,动力站首台锅炉胜利点火;11月30日,2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实现工程交接……

银塔林立,管廊纵横,油罐成群,一艘宠大的石化产业航母呼之欲出!

东风浩荡满眼春,万里征程催人急。与中科炼化毗邻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也呈现热火朝天的景象。

巴斯夫项目自签约之日起,湛江就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姿态和闻鸡起舞、日夜兼程的精神状态去推动项目落地。

2019年11月23日,中德双方代表挥动铁铲铲起第一铲土,揭开了巴斯夫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的序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德国总理默克尔分别致贺信。这是中国重化工领域的首例外商独资项目啊!

战鼓声声震霄汉,旌旗猎猎踏征程。巴斯夫建设大军挥槌齐擂,擂响了疾风暴雨式的鼓点。“咚咚咚——咚咚咚——”激越的鼓点声仿如从天际而来。在一片响彻天地的鼓点声中,巴斯夫给人们带来的是更加国际化的视野和想象……

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工地。 记者 刘冀城 通讯员 李文超 摄

巴斯夫、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三个百亿美元项目齐齐落户一海岛,这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

这三个百亿美元项目不仅关乎东海岛、关乎湛江、关乎广东、还关乎整个中国。为了这三个百亿美元项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付出了无比的艰辛和努力。可以说,三大项目从注册、立项、规划、报建、开工,到投产,都凝聚了历任省领导的智慧和力量,浸润着历任市领导的心血和汗水。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为推动三大项目的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帮助解决了一系列难题。

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班子成员和广大干部忠诚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三大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三大项目一遇到困难,他们就跑上跑下,全力协调解决。项目一遇到突发事件,他们都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妥善处置。

烽火建设路,他们不知为三大项目洒下了多少汗水,也不知熬过多少不眠之夜。湛江钢铁的高炉、巴斯夫的管廊、中科炼化的炼塔无不留下他们不知疲倦的身影。

“千古风流在担当,万里功名须躬行。”湛江经开区领导班子成员也主动肩负起“主攻手”的职责使命,精准发力,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个个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感人故事。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奋战在生产一线的经开区党员干部闻鸡起舞,数日算月,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去推动项目落地。炎炎夏日,他们身上的衣服湿了七次,干了七次,又再湿七次。他们就是这样硬硬用汗水浇铸钢铁脊梁。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或许,这也许是对三个百亿美元项目落户历程最好的诠释。

日出东方,其光万丈;江流入海,其势如虹。宝钢湛江钢铁如同一个钢铁巨人,高高矗立在东海岛之上。东海岛因此而有了新的高度,新的使命。

“不畏浮云遮望眼”,东海岛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围绕“油头—化身—精尾”推进高水平产业链招商,吸引一大批实力卓越的配套企业进岛。2018年,东海岛出现中建钢构、三一重工等名企排队进岛的情景。

既有“明月当空”,又有“众星拱月”。如今,冠豪高新、双林医药、东岛冶金、华南联合、建树石化、中冠乙烯等如满天星斗,灿烂东海岛的工业夜空。整个东海岛的工业已呈“星月同辉”的可喜景象。

海上远眺湛江钢铁基地。记者 张锋锋 摄

(二)

《清一统志·雷州府》载:“在遂溪县东南一百四十里海中。一名东海岛。广四十里,长七十里,包出白鹆砦之外。”千百年来,东海岛百姓一直坐困在岛上,交通也一直延续着“过海摇橹、出门摆渡”的历史。

大海,不仅阻断了岛与岛、岛与陆、岛与人的联系,还隔断了两地亲人的思念和牵挂。

俗话说“宁隔千重山,不隔一道水”,东海岛人祖祖辈辈做梦都想修大堤,建大桥。

1958年,东海岛堵海大堤动工。成千上万的工人、农民、战士、学生怀着一腔的热血,扛起锄头,拿起铁锨毅然来到工地。工地上彩旗猎猎,歌声震天,车辆往来如织。一筐筐土一担担石,连同海岛百姓的希望一层层地往堤坝上垒。

“取材但有泥浆石,并举还看上结评”。1961年2月,全长6820米的大堤竣工了。通车当天,岛上百姓奔走相告,鞭炮齐鸣。一些手头稍为宽裕的岛民买来了手扶拖拉机做起了海鲜生意。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东海大堤日益不堪重负,狭窄的四车道根本满足不了人们的出行需求。

桥啊,桥!桥成为海岛百姓的心头之盼。2009年1月18日,海岛百姓终于迎来了跨海大桥正式动工的历史时刻。

踏平万顷碧波,踏落满天星斗,建设者仅用16个月时间,就完成了584片箱梁的吊装。

无桥,是天涯;有桥,是咫尺。2010年8月,东海岛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了,礼炮、彩旗,点燃了东海岛百姓的梦想与希望。

海岛开发春风吹,交通先行步履急。2014年6月,海岛又一条交通大动脉——东海岛铁路开建。

“一二!一二!……”千余名铁道工人喊起号子,将早已铆足的干劲全力释放。铁镐铁锹、铁锤钢钎、撬棍钉耙等各种工具在石碴间游走穿梭,叮当作响。

轨道拨接,清除道砟、拨移线路、钢轨合拢,各道工序在铁与石碰撞的声中快速推进——

2017年8月,这条全长57.31公里的东海岛铁路全线铺通。它犹如一条“铁龙”在海岛翩然跃动。

2018年2月6日,东简、民安等镇的群众潮水般涌向东简站,与铁路建设者一起见证东海岛铁路开通的历史时刻。

狮舞人跃,锣鼓喧天。盛装的鼓手们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欲将满腔激荡的豪情挥洒在海岛的天地间。

下午4时许,随着一声昂扬嘹亮的火车笛鸣,东海岛铁路首列列车满载1600多吨钢制品缓缓驶出东简站,发往重庆。

列车风驰电掣,宛如一条飞舞的“巨龙”穿过东海岛。

在银色“巨龙”穿越海滩之时,东海岛又以大气魄、大手笔推动路网建设。东海大道、东成大道、东山大道等先后建成;潭水南路、新丰东路、青南北路、新区西路等相继竣工;东雷高速、玉湛高速等加快推进,形成了“一环三横四纵”的大交通格局。

全岛的高速路一公里一公里在长,高压线也一千码一千码在架——

历史上,东海岛是一个不通电不通水的孤岛,全岛连一根电线杆也没有。海岛辽阔而荒凉的海面上,时常回荡着渺远的渔家号子:“不缺米,不缺盐,渔家就是不通电……”改革开放后,海岛虽然建起110千伏简变电站,但覆盖范围仅限于城镇,且电压低,光度弱,供电时间短,大部分家庭仍过着点蜡烛、燃油灯的生活。

电呀,电!电成了海岛百姓的心头之痛。2014年2月,500千伏东海岛输变电工程在海岛百姓热切盼望的目光中动工。工程起于滩涂,穿梭于高空,其施工难度之大、之艰辛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建设者不畏艰辛,迎难而上,以大海般的气概,向滩涂宣战。

如何才能在40多米深的滩涂地带建起稳固的铁塔?建设者采用闭气止水围堰、围堰基础灌桩、平臂抱杆吊装等方式施工,硬硬将50层楼高,塔材重量超过530吨铁塔竖起来。

秋日的阳光下,呈燕翅形展开的K2、K3大跨越铁塔巍然屹立在滩涂之上,锁住了海岛的流水与流云——

一列机车在东海岛铁路上驶过。记者 郎树臣 摄

2015年5月31日,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始跨海布线。无人机牵拽着导引绳飞向塔顶,而蹲守在塔顶的电力工人林广源、彭伟浩接过导引绳后,即将其固定在一个滑车上,然后,通过牵张机牵放导线,在相距1200米的两座铁塔间架起空中电力通道。

2015年6月20日,国内首个建于滩涂上的500千伏电网——东海岛输变电工程投产送电。输变电工程如同一颗炙热燃烧着的强大绿色心脏,源源不断地为海岛送去蓬勃的脉流。

铁塔巍巍护卫着光明,银线纵横传递着希望。这几年,东海岛先后建成了1座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以及2回500千伏线路、4回220千伏线路,形成了“手拉手”的环网供电方式,为东海岛的腾飞装上“风火轮”。

电从远方来,水从鉴江引。在鉴水入岛之前,东海岛依旧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全岛地势东高西低、川流短促,集雨面积相当有限,饮水难一直困扰着当地百姓。因为饮水难,海岛流传着一首歌谣:“买水挑水难,举步步步艰,一路全身汗,吃水实在难”。水啊,水!水成了制约东海岛发展的“瓶颈”。

改革开放初,就有人提出取鉴江水解东海岛之困的想法,但由于当时缺乏资金和技术,这个想法被搁置了下来。后来,随着人口增长,项目增多,海岛的水危机也日益严重。

如何才能解海岛的用水之忧呢?人们再一次将目光投向鉴江。

2009年2月28日,数千建设者在吴阳镇沙角旋誓师,吹响了鉴江供水枢纽工程的建设号角。

“掘隧道,调水过海!”隆隆机器声从湛江湾跨海盾构隧道工程的工地上传来。

湛江湾跨海盾构隧道工程是鉴江供水枢纽工程里最难啃的“硬骨头”。隧道工程由南三岛至东海岛,横穿湛江湾,呈U字型走向。施工难度之大超乎常人的想象。在这种超高强难度面前,建设者鼓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激发“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性,日夜在海底60米深处“啃”泥。他们身披“遁地穿山甲”,一步一“啃”,一日一“啃”。

“遁地穿山甲”“啃”了整整一年,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

2012年12月14日,跨海盾构供水隧道工程全线贯通。然而,挡着建设者去路的还有南三河。南三河水流急、风浪大, 施工难度非常大。但是建设者们不畏艰难险阻,大胆使用“沉管底拖”法施工,硬硬将总长1297米,重1300吨的沉管拖入海槽。

一管穿二岛,飞龙出东简。2015年3月14日,滔滔鉴江之水穿越南三岛、湛江湾,奇迹般流向百里开外的东海岛。上午10时,宝钢湛江钢铁“火炬手”用力扭开大阀门,鉴江水从管道内奔涌而出,“哗哗”地注入安全水池。

不尽鉴水滚滚来!鉴江供水枢纽工程如一座治水丰碑耸立在红土地上。

这几年, 东海岛投入213.26亿元架桥修路、拉电引水、补塘筑堰,路网电网水网建设呈几何级数增长,彻底改写严重缺电、缺水、缺路的历史。

啊!水通了,电通了,路通了,网通了,东海岛的“四经五脉”全都被打通了!

湛江钢铁基地项目村民搬迁安置小区。记者 张锋锋 摄

(三)

声声锣鼓迎海浪,不负春光与时行。这几年,东海岛广大干部群众不负时光,踏浪而行,全速推进现代化工业新城建设。

“城为保民为之也。”自湛江钢铁打下第一根桩之日起,东海岛就用世界眼光描摹“现代化工业新城”的蓝图。

规划蓝图一出炉,就吸引世界投资者的目光。香港凯富集团捷足先登,投200亿元建东海岛中央商务区新时代广场。

2017年3月29日,东海岛中央商务区新时代广场在一片炮竹声中开工。工地上,吊塔高耸入云,施工机械穿梭不停,一片繁忙的景象。

高耸的吊塔、忙碌的工地,见证着现代化工业新城的生长,也寄托着无数百姓改善居住条件的梦想。

时间是神奇的变量,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正当吊塔吊起一根根桩、一棵棵树之时,东海岛千亩公园提前建成开放了!

公园以“福如东海”为主题,植入东海岛地方文化元素,富有浓郁地域特色。

公园内林木成荫,清澈的溪水倒映着周围鳞次栉比的高层楼群,成群结队的鱼儿在百岁溪里游弋、跳跃。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东海岛千亩公园一时成了海岛百姓散步、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渔民叶汉金一有时间都会呼朋唤友来到千亩公园看花看树看风景,听风听雨听歌谣。

叶汉金原本是东简街道溪头坡村村民,曾捕过鱼、养过虾、写过诗。土地被征用之后,他“洗脚上田”,走进厂房变成工人。 叶汉金说,东海岛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过去渔民出海捕鱼的小木船,变成了来来往往的巨轮;过去渔民居住的泥砖房,变成了鳞次栉比的高楼。

叶汉金现已搬进钢铁安置小区居住。他说:“有时睡到半夜,也会笑出声来。”

宝钢湛江钢铁安置小区位于东海岛东简街道,总用地面积约949.5亩。小区内,163幢白墙红瓦、整齐划一的别墅型建筑环状布置,中间围合成中央花园,花园内配以一些别致的建筑小品和水池,形成优美、生态的居住小区。

悠扬的音乐从绿草丛中随风飘来,满目的绿意、沁人的花香,烘托出小区诗意的生活。有乡土诗人之称的叶汉金说:“只要一出门、一抬眼,就会撞上春天。”

是的,和叶汉金一样“撞上春天”的还有一批农民。这些农民在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忍痛割爱,挥别家园,演绎了一个个“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故事。

安得广厦千万间,征迁农民俱欢颜。在农民挥别家园之时,东海岛就把安置小区纳入现代化工业新城总体规划,强力推进,书写“无边光景一时新”的历史篇章。

2015年7月23日,西边村广场礼炮齐鸣、锣鼓喧天、焰火绽放,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896名村民在广场前举行集体入伙仪式,共庆乔迁之喜。欢声、笑声、鞭炮声在西边村上空久久回荡。

鞭炮的硝烟还没散尽,溪头田、溪头坡等10条村庄12000多人也陆续集体回迁入住,开启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钢铁安置小区的建成,不仅为东海岛的沧桑巨变写下了生动的注脚,也为中科炼化安置小区加快建设提供了示范。

落日余晖中,中科炼化安置小区镀上一层金黄。小区的背后,吊塔高耸、挖土机来回跑动、打桩机不停运转,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银塔仰天耸立,一排排管廊纵横交错,一台台油罐星罗棋布……一座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已巍然矗立在荒滩之上,海天之间。

“东海岛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两三天不去岛上转转,很可能找不到路啦!”乡土诗人叶汉金的一句话,让这座海岛充满着神话般的色彩。

从一条路到一张网;从一寸铁到一钢厂;从一盏灯到一座城——东海岛完成了前人不敢想象的历史跨越。现在,东海岛到处都是往来穿梭的车辆,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到处都是钢铁构筑的厂房。原来低矮陈旧的沿海村落已被闪着银光的钢铁石化城所取代;原来荒无人烟的沿海滩涂已被闪着白光的铁塔、铁管、铁罐所覆盖。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如今,东海岛已成为集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三大百亿美元项目为一体,融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于一身的世界级岛屿。

从一个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的边陲海岛华丽转身为世界级的钢铁石化新城,东海岛正在上演人间奇迹,也正用奇迹诉说“沧海桑田”。

一切都已沧海桑田,一切更将桑田沧海!创造了中华民族钢铁石化建设史上的奇迹的东海岛,必将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更大的奇迹!

南海千年不变的涛声,见证了东海岛的历史性奇迹和历史性变化,也见证了湛江人民的信仰之美与使命之重、英雄之气与崇高之志、梦想之力与时代之光。

宝钢湛江钢铁舞“龙头”,中科炼化翻“龙身”,巴斯夫摆“龙尾”!东海岛一如蛟龙出海,排山倒海,势不可挡。

啊,海岛出“蛟龙”,当惊世界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