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致信祝贺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强调

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肩负起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重大责任

值此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向大庆油田广大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及家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诚挚的慰问!

60年前,党中央作出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的重大决策,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历尽艰辛发现大庆油田,翻开了中国石油开发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一页。60年来,几代大庆人艰苦创业、接力奋斗,在亘古荒原上建成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大庆油田全体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断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肩负起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重大责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
2019年9月26日

贺  电
国发明电〔2019〕1号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并转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在全国上下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大庆油田迎来发现60周年的重要时刻,国务院向大庆油田广大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及家属,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

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在中国石油发展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由此开始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六十年来,以王进喜、王启民为代表的几代大庆石油人艰苦创业、拼搏奋进,把大庆油田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大庆油田孕育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六十年一甲子,筚路蓝缕、岁月峥嵘,大庆油田的光辉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中国人民有信心、有办法、有能力创造非凡成绩,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希望大庆油田全体干部职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持续深化改革、降本增效,坚持稳油增气、内外并举,积极培育新动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篇章,为保障我国油气安全稳定供应、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 务 院        

  2019年9月23日      

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

张庆伟宣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并讲话 郝鹏宣读国务院贺电 王文涛主持 王宜林讲话 黄建盛出席 章建华致辞

26日上午,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庆祝大会在大庆市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宣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并讲话,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宣读国务院贺电。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文涛主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讲话,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致辞。省政协主席黄建盛、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等出席...[全文]

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1959年发现、1960年开发,是我国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陆相砂岩油田之一。大庆油田开发建设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几代石油人的共同奋斗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27年高产稳产,4000万吨以上12年持续稳产,累计生产原油23.7亿吨,天然气1320亿立方米,上缴税费及各种资金2.9万亿元,为维护国家石油供给安全,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高水平贡献。[详细]

1959年

松基3井喜喷工业油流

松基3井于1958年7月由松辽石油勘探综合地质研究队提出。同年9月3日,石油工业部和地质部研究人员共同做了技术论证,10月进行现场调查,11月24日得到石油部正式批准,1959年4月11日,由32118钻井队负责施工,正式开钻。在井深1050米到1461米井段中连续取心,见到了含油饱满的油砂。取出的岩心见到了油气显示,油砂呈棕黄色,含油饱满,气味浓烈,并两次从泥浆中泛出原油和气泡。将这些气泡收集起来,可以点燃,火焰呈蓝色,证明是石油气,说明井下有较好的油层。

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喜喷工业油流,经测试日产原油13.02吨。这一特大喜讯,迅速传遍松辽盆地,又以最快的速度传向北京。1959年10月至1960年2月进行连续试采,证明产量稳定可靠。松基3井喷出工业油流标志着大庆油田的发现。

石油工业部命名“大庆油田”

1959年9月26日,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夕,松基3井喷出了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流。获知消息后,10月7日,时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的欧阳钦等人赶往松基3井的所在地大同镇表示祝贺。

在途中,欧阳钦非常高兴地说:“在我们北大荒发现了油田,看来我国石油发展大有希望,苏联在石油上卡我们的脖子也卡不住了,我们自己出油了。这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困难时期,是一个关键而伟大的发现,对全国经济发展将是一个重大的贡献。松基3井喷油为国庆10周年献了厚礼,建国10周年是全国的大庆,我们就把大同镇的‘同’字,改成‘庆’字,就叫大庆吧。”

随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根据欧阳钦的提议,作出了《关于成立大庆区和将大同镇改为大庆镇的决定》。11月8日,在大同镇俱乐部礼堂召开了大庆区成立大会。此后,原石油工业部正式把这个新发现的、被寄予厚望的油田定名为“大庆油田”。这个名字既表达出了人们对于发现油田的喜悦心情,同时又能够与重要的煤矿城市山西大同区分开。

从此,“大庆油田”这个名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我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能源生产基地。

1960年

三点定乾

1959年9月,位于大庆长垣南部高台子构造上的松基3井喷出工业油流后,1960年年初,原来在葡萄花、太平屯构造上打的探井也相继出了油。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开展石油大会战后,会战队伍都集中在大庆长垣南部的大同镇。会战的主攻地区也在长垣南部。

但在整个大庆长垣甩开勘探时,出现了新的情况。位于长垣北部萨尔图构造上的第一口探井萨66井(原名萨1井)于1960年3月11日完钻喷油,试油初期产量达到148吨,生产能力远远超过大庆长垣南部的探井。会战领导小组根据萨66井的新情况和地质技术人员的分析,预计到长垣北部的油层厚度大、产量高,同时靠近铁路线,交通更便利,因此当机立断,改变会战部署,把主攻地区从大同镇附近移往北部的萨尔图。1960年3月17日,会战领导小组下达命令:会战队伍挥师北上。北上任务完成后,1960年4月9日,杏树岗构造上的第一口探井杏66井(原名杏1井)也喷出了日产90吨的高产油流;同年4月25日,大庆长垣最北部的喇嘛甸构造上,第一口探井喇72井(原名喇1井)完钻喷油,日产油量达到174吨。

萨66井、杏66井、喇72井,这3口井都喷出了高产量的工业油流,说明南起敖包塔、北到喇嘛甸的800余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都是含油区,从而显示了大庆油田的轮廓。当时大庆人把这3口探井喷油,称作“三点定乾坤”。

大庆油田召开第一次技术座谈会

1960年4月9日至11日,大庆油田在安达县召开第一次“五级三结合”技术座谈会,这次座谈会确定的内容明确了油田勘探开发的对象和根本任务,在油田的开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加会议的有部、局领导,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基层干部和工人代表共180余人。技术座谈会的内容,主要是讨论如何做好钻井、试油、试采工作,如何取好地质资料,如何搞清地下情况等问题。与会者认真总结了过去油田勘探和开发工作的经验教训。会议在认真分析和研究以往油田勘探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每口探井要取全取准20项资料72个数据,并达到“四全四准”的具体要求。“四全四准”即录井资料全,测井资料全,岩心资料全,分析化验资料全;各种仪表校正准,压力准,油、气量准,各种资料准。会议还决定广泛开展“六大”活动,即以采油找油为中心,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大表演,大竞赛,大评比,大检查,大学毛主席著作。会战工委做出学习“两论”的决定

会战工委做出学习“两论”的决定

会战初期,几万名会战职工一下子集中到松辽平原,生产、生活困难重重。

1960年4月10日,会战初期党的临时办事机构——中共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作出《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决定》,号召全体会战职工以“两论”为指导,勇于实践、敢于革命,找出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开发、建设油田的理论和办法。

在随后的实践中,大庆油田认真学习“两论”,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解决生产、生活上遇到的矛盾、困难和油田开发建设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学习、应用“两论”,对于战胜各种困难,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庆油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石油大会战是靠“两论”起家的。“两论”起家,是在党的领导下,在石油大会战伟大实践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万人誓师大会

大庆油田发现后,从全国各地调来的队伍、设备很快到达大庆。如何调动千军万马去夺取石油大会战的胜利?会战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召开一个万人参加的石油大会战誓师大会,既是对前一段勘探工作的总结表彰大会,也是一次石油大会战的誓师动员大会。

1960年4月29日,大庆石油大会战万人誓师大会在萨尔图广场召开。各探区和会战总部的广大石油工人分别从各驻地分乘火车、汽车奔向萨尔图广场。参加誓师大会的还有地质部的代表、当地人民公社的农民、地方工业的工人、民兵,以及商业工作者、学校教师、学生、文艺工作者,共计一万多人。

铁人王进喜作为会战中涌现出的第一个标兵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登上主席台。余秋里部长在会上带头高呼:“向铁人学习,人人争做铁人。”铁人王进喜代表5万多名石油会战职工吼出了“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钢铁誓言。

从4月29日石油大会战万人誓师大会到6月1日,仅一个月时间,首列挂着21节油罐的火车,就从萨尔图火车站装油外运。到8月份,大庆油田原油日产量已达到3000多吨。石油大会战万人誓师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气吞山河的大庆石油大会战正式打响。

王进喜被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评为油田会战第一个劳动模范

1960年3月份,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油田来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当时,吊车和拖拉机非常少,为了早日钻井,他带领全队采用人拉肩扛的办法把设备从火车上卸下来,再运到井场安装。他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儿,在百里油田上拼搏奉献,被誉为“铁人”。

在1960年4月9日召开的油田第一次技术座谈会上,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提出了向铁人王进喜学习。在4月29日召开的万人誓师大会上,王进喜作为石油大会战中第一名先进典型,被拥上主席台。

铁人王进喜不仅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2000年10月份,新华社主办的《时事资料手册》在第四期百年中国回顾中,王进喜同孙中山、鲁迅、雷锋、焦裕禄、李四光、毛泽东、邓稼先、邓小平、袁隆平一起被评为“百年中国十大人物”,写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大庆油田第一张报纸《战报》创刊

《战报》是石油大会战中党的领导机关主办的第一份报纸,1960年4月13日创刊。先后由中共石油工业部机关委员会、石油工业部松辽会战工作委员会、石油大会战工作委员会直接领导。

1960年10月12日,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作出《关于全党动员办好〈战报〉的指示》,正式成立了《战报》编辑委员会,并提出了“全党办报”的方针。要求“各级党委必须把办好《战报》作为自己的工作内容之一”。此后,车间、井队、科室设有通讯员,大队、公司设有通讯组,大队以上单位设有特约通讯员。逐步形成了编辑通讯网络。

《战报》自创刊以后,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反映干部群众的意见要求,表彰先进典型,传播先进经验,批评落后现象,对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克服困难,完成各项任务,提高思想觉悟,培育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加强队伍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广大职工和家属喜爱它,亲切赞扬它是“不见面的指导员”。

大庆油田第一座炼油厂建成投产

一个国家石油工业是否强大,不仅看原油的生产量,而且要看炼油的能力和水平高低。从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建设之初,国家就把石油炼制提上议程。在大型炼厂未投产前,石油大会战领导不等不靠,立即土法上马,在葡萄花油田生产试验区建起大庆油田第一座炼油厂——葡萄花炼油厂。葡萄花炼油厂于1960年初开工建设,1960年7月27日建成投产,并生产出第一批合格油品。

1960年7月10日,苏联政府突然决定在9月1日前,撤走全部在华专家1390名,终止257项科学技术合同,停止供应重要技术和设备,包括油品。在这种情况下,葡萄花炼油厂生产出第一批合格油品。从此,葡萄花炼油厂每年处理3.6万吨原油,用它炼出的成品油,有力地支持了石油大会战。1965年,葡萄花炼油厂停产,设备拆除调往青海冷湖炼油厂。2007年,葡萄花炼油厂遗址被列为大庆市首批工业遗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庆油田首车原油外运

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会战领导小组研究决定6月1日首车原油外运,向党和全国人民献礼。

原油装车的任务下达给薛国邦任队长的第一采油队。由于各油井生产设施还不配套,薛国邦就带领20左右人到各个油井的土油池子去收集落地原油,然后再集中到东油库。大家奋战了7天7夜,5月31日16时,21节油罐全部装满。

1960年6月1日8时45分,在《社会主义好》的军乐声中,满载着原油的列车缓缓驶出东油库,开往锦西石油五厂。从这一天起,大庆油田开始源源不断地为共和国输送工业血液,开创了中国石油工业的新纪元。

石油工业部命名石油会战“五面红旗”

1205钻井队队长铁人王进喜、1202钻井队队长马德仁、1206钻井队队长段兴枝、采油队队长薛国邦、水电指挥部副大队长朱洪昌,是石油大会战初期涌现出的先进榜样。

1960年7月28日,会战初期党的临时办事机构——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作出《关于开展学习“王、马、段、薛、朱”运动的决定》,称赞他们是全战区的“五面红旗”,号召全体参战职工向他们学习。

“一面红旗红一点,五面红旗红一片”,千百面红旗跟上来。“五面红旗”的树立,对于加快油田开发,夺取石油大会战的胜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石油大会战出现了“前浪滚滚后浪涌,一旗高举万旗红”的喜人局面。这个局面的形成促进了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也加快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形成和培育过程。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就是在对这些英雄的行为、品格和实践的总结概括和提炼升华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些英雄更为广大职工成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培育者、发扬者和实践者树立了旗帜。

大庆油田第一座地宫正式开放

针对当时采油工人的主体是复员战士,对石油地质知识了解匮乏,1960年6月份,油田提出“人人学地质,全党办地质”,其中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群众办地宫和游地宫。

地宫是用于展示油田勘探开发技术和地下油层状况的专业展览馆。由于展示的多是地下状况,所以一般通称地宫。大庆油田第一座地宫是1960年8月2日开放的生产试验区地宫,里面陈列有地下油层模型、各种地质资料图表、从地下取出的储油层和生油层岩心等。同年,各采油队地宫也陆续开放。

通过办地宫和游地宫,干部工人了解了地下状况,掌握了很多地质知识。地宫展示的资料、图表、模型有利于大家对地下状况的分析,成为分析地下动态、制定油水井管理和维修措施的实验室,推动了群众管井活动。

大庆油田实行“五级三结合”会议制度

“五级三结合”会议制度是指由小队、中队、大队、指挥部、会战指挥部五级组成,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个层面相结合的一种会议制度,是企业民主制度的一种形式。

石油大会战初期,大庆油田年年召开五级三结合会议和五级三结合技术座谈会,总结、检查工作,讨论、研究油田政治、经济、生产、技术上的重大问题。这种由多层面的、多层次的各类人员参加的“诸葛亮会”,在当时起到了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第一次“五级三结合”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是由当时的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亲自主持的,于1960年4月9日至11日在安达铁路工人俱乐部里举行。开始180多人,后来扩大到500来人。1962年大庆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五级三结合”会议制度作为企业民主的一种形式,也一直在坚持着。贯彻执行这一制度,保障了广大职工在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等方面的权利,调动了广大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五级三结合会”在大庆油田建设乃至全国的石油开发工作中成为一种制度而被固定下来。

1961年

大庆油田建立第一所职工医院

会战初期,慢性疾病在职工中的发病率逐渐增长。1960年10月,在松辽石油勘探局第三探区医务所的基础上,成立了萨尔图农垦场职工医院,但条件十分简陋,疑难危重病人仍需转至周边其他城市救治。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和关心大庆油田的开发和建设。在当时国民经济处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仍千方百计地帮助大庆油田解决开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在得知大庆职工看病就医有困难后,1961年7月,主持中央一线工作的刘少奇代表党中央批转了石油工业部和卫生部关于建立大庆油田职工医院的请示报告。7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松辽油田职工医院的电文通知》,批准在大庆油田建设一所有数百张病床的职工医院。通知下达后,大庆油田的干部、职工受到极大的鼓舞——当时全国各地都在压缩基建项目,中央批准大庆新建这座医院是很不寻常的。同时,国家还从中国医大、哈医大等医院选派一批国内知名医学专家来支援大庆的石油大会战和医院建设。松辽油田职工医院是油田建立的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职工医院。

1962年

一把火烧出“岗位责任制”

1962年5月8日1时15分,大庆油田最早建成投产的“中一注水站”因管理不善,酿成严重火灾。起火后,发现两个灭火器失效,水龙带被截断,水枪头不知去向,无法灭火。3时15分,注水站全部烧毁,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大庆会战工委深究这起火灾事件的原因,发动群众围绕“一把火烧出的问题”展开大讨论,广泛揭、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讨论,广大职工深刻地认识到,那些日常的、看起来是细小的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就会酿成大事故。油田干部群众结合生产与管理的实际,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逐步建立完善了岗位责任制。

岗位责任制就是把全部生产任务和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人身上,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保证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包括八个方面,即岗位专责制、巡回检查制、交接班制、设备维修保养制、质量负责制、班组经济核算制、安全生产制、岗位练兵制。是大庆油田最基本的生产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的执行,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提高了生产条件的合理利用水平,保证了生产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同年6月21日,周恩来总理到北二注水站视察。看了挂在墙上的“岗位责任制”后,满面笑容地问:“这些制度是你们搞的吗?”“好,这样很好!”总理还鼓励工人要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制度。

此后,岗位责任制逐步发展成为石油系统基层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和财富。

周恩来肯定“十六字”矿区建设方针

1962年夏天,石油大会战已经度过了最艰苦的关头,但困难仍很多。这年6月,周恩来总理在余秋里、康世恩等人的陪同下来到大庆视察。这是周恩来总理第一次视察大庆。视察中,周恩来总理充分肯定了大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肯定了大庆按科学态度办事,注意充分搜集和掌握各种相关资料的做法。对大庆结合实际情况,分散建设居民点等做法也很赞赏。他热情地对有关负责人说:“我看就是萨尔图这个办法好,他们有四句话,叫做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这样可以减少城乡差别。”

油田开发初期,大庆人依油而居,按照周恩来总理肯定的“十六字”矿区建设方针,哪里有油,哪里就是家,陆续建设了300多个居民点,形成了高度分散的“工人镇——中心村——居民村”三级村镇布局形态和矿区规划建设的模式,点多、线长、面广的居民点构成了大庆矿区资源型城市的雏形。

“三老四严”

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

这是大庆石油职工在会战实践中形成的过硬作风的集中体现,源自采油指挥部三矿四队。当时,新来的徒工小孙由于操作失误挤扁了刮蜡片,还让材料员为他保密。队长辛玉和知道这件事后认为“小洞不补,大洞尺五”,他严肃地批评了小孙,并召开了事故分析现场会。队党支部因势利导,在全队开展了“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要求、严明纪律”的“三老、两严”活动。“三老四严”的提法最早出现于1962年,到1963年形成了完整的表述,同年,“三老四严”被写进了《石油工业部工作条例》。这一好作风来自实践,是在大庆领导反复倡导和精心培育下,逐渐在职工队伍中形成的。它增强了队伍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生产中的主动性和科学性,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严肃性,起到了单靠领导工作和生产管理制度不能完全起到的作用,在几万人的职工队伍中形成了风气。

“四个一样”

即对待革命工作要做到:黑天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

这是大庆石油职工在会战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大庆职工把党的优良作风和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同油田会战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的产物。1962年3月,大庆油田建立和推行岗位责任制后,会战工委结合生产实际,开展树立岗位责任心的思想教育,增强了广大职工的主人翁责任心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涌现出以李天照井组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单位和个人。李天照井组负责的是一口1961年7月投产,地处油田边缘的油井。投产以后,未发生过一次事故;井场设备863个焊口和170多个阀门,没有一个漏油漏气;使用的大小工具无一损坏丢失,记录的上万个产量和压力等数据,经反复检查无一差错;油井长期安全生产,月月超额完成原油生产任务。其基本经验就是能自觉从严,做到了“四个一样”。大庆会战工委大力总结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使“四个一样”逐步成为大庆职工队伍的优良作风。

大庆油田编制完成第一个开发方案

油田编制完成的第一个开发方案是《萨尔图油田“146”平方公里面积开发方案》,简称“146”开发方案。

1961年5月份,根据原石油部和石油会战领导小组的要求,大庆油田开始编制萨尔图油田中区、东区、西区、南一区、北一区这5个区块、146平方公里的开发方案。开发方案的编制依据的是长期稳产的方针和原则。方案的研究、制订工作当时分一线、二线两部分进行。一线在大庆,主要通过动态观察和开展现场试验,研究油田开发中各项生产和技术的具体问题;二线到北京,同石油研究院结合,开展专题研究和攻克油田开发理论。1962年5月份召开的700人参加的技术座谈会,对两路第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充分讨论,完成了编制“146”开发方案第一阶段的工作。1962年7月份,完成了《萨尔图油田“146”平方公里面积的开发方案报告》,并于1963年2月份向原石油部党组作了全面汇报。4月份,原石油部党组正式批准了方案设计。随后,方案设计人员又对方案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完善。8月份,“146”开发方案正式编制完成。

“146”开发方案是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第一个完全由自己的技术人员编制的大型油田开发方案。到1963年年底,第一期开发方案全部实施,建成年产原油500万吨的生产能力。

1963年

周恩来宣布:“中国石油基本自给。”

解放前,中国只有甘肃老君庙、新疆独山子、陕西延长3个小油田和四川圣灯山、石油沟两个气田,年产原油仅10余万吨,石油基本上靠从外国进口。大庆油田的发现,打破了中国是“贫油国”的论调。

1959年年底,全国探明的石油储量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末增长了77%,原油产量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末增长了1倍多。但是,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当年全国石油产品销售量为504.9万吨,其中自产的仅205万吨,自给率为40.6%。为解决国内需要,不得不耗用大量的外汇进口原油和成品油。

大庆石油会战为改变中国石油工业面貌做出重大贡献,1963年,全国原油年产量达到647.8万吨,其中大庆油田原油年产量为439.3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67.8%。

1963年12月4日,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大二届四次会议上宣布:“中国石油基本自给。”1963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又发表消息:“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1964年

毛泽东发出“工业学大庆”号召

大庆石油会战取得的成绩及成功经验,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评价。1964年1月25日,毛泽东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在中南海听取余秋里汇报时他说:“我看这个工业,就要这个搞法,向你们学习嘛!要学大庆嘛!” 2月5日,中共中央下发〔64〕78号文件,要求各地将《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全文和录音传达到基层,全国工业战线掀起了学习大庆精神、学习大庆油田管理经验的热潮。1964年2月13日,毛泽东在春节座谈会上强调:“要学解放军, 学石油部大庆。大庆油田7.1亿元投资,3年时间建成年产600万吨原油,100万吨炼油厂,投资少,见效快,成效高,值得看看。”

1964年4月20日,《人民日报》第一次刊发关于大庆石油会战的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首次向全世界公布中国发现了大庆油田,报道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人的英雄壮举。随后,首都各大报刊又发表了《永不卷刃的尖刀》《在岗位上》等一系列报道,使“工业学大庆”号召在全国叫响。“工业学大庆”活动对于当时振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大庆油田首创“三基”工作

会战工委通过总结会战初期加强基层建设的基本经验,于1964年提出加强“三基”工作,即加强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加强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加强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

加强“三基”工作是大庆石油会战时期形成的抓好基层工作的基本经验之一。会战工委认为,要办好石油企业,必须把根基打得扎实、牢靠。“根基”就是钻井队、采油队、施工队、车间等基层单位。一切工作都要立足基层,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努力做到政治上帮助基层,组织上充实基层,技术上装备基层,生活上关心基层,把抓基层、打基础、建设队伍作为自己的着眼点。加强基层建设,核心是加强党支部建设。

1960年开展了学习“王、马、段、薛、朱”和红旗单位活动;1961年开展了以“政治工作好、计划完成好、革命作风好、企业管理好、生活管理好”为目标的五好单位和红旗手活动;1962年提出了“加强基层工作,开展五好红旗队活动,大力改进作风,全面管好生产”的工作方针;1963年全面检查了会战以来基层建设工作情况,总结了加强基层建设、健全经常性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1964年强调了以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和基本功训练为内容的“三基”工作。

“三基”工作的开展,推动了油田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新华社播发《大庆精神大庆人》,首次披露大庆油田

1964年4月1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新华社记者袁木、范荣康采写的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通过这篇文章首次披露大庆油田。1964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并配发“编后话”指出:大庆精神,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大庆人,是特种材料制成的人,就是用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人。这种精神、这种人,正是我们学习的崇高榜样。

该文通过许多典型人物的生动事迹,客观地介绍了大庆人在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方、困难的条件下,以“两论”为指导,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用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展开夺油大会战的情况。赞扬了大庆人奋发图强的爱国主义精神;风餐露宿、人拉肩扛、战胜困难的艰苦创业精神;为了全国人民的远大理想甘愿吃大苦、耐大劳,甚至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献身精神;为油田建设负责一辈子的主人翁责任感;对工作一丝不苟,高标准、严要求的严细作风;取全取准20项资料、72个数据,保证一个不少、一个不错的科学求实精神;关心别人胜过自己的团结友爱精神;在成绩面前还要“冷一冷”,坚持“两分法”前进的可贵性格。高度评价大庆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发扬光大。

该文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使大庆人受到很大的鼓舞和鞭策。大庆油田也从此开始享誉全国。

1965年

大庆油田首次完成中国陆相砂岩油田开发全过程试验

1965年9月至1966年7月,大庆油田小井距试验区首次完成了中国陆相砂岩油田开发全过程试验。总结出开发各阶段的产油、含水、压力、油层物性等变化规律,对指导中国陆相油田的有效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大庆油田开发初期,对于非均质多油层的大型陆相砂岩油田的开发,国内尚无成功先例,国外又实施技术封锁。在这种情况下,大庆油田首创的内部切割注水、保持地层压力的开发技术,使油田在短期内实现了快速上产。这项技术,于1978年获国家科技大会奖。

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大庆油田始终致力于科技的自主创新、持续创新,逐步发展形成了一整套非均质多油层大型陆相砂岩油田的勘探开发地质理论及技术系列。在大型陆相非均质砂岩油田勘探开发方面,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主导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油田勘探开发成果与“两弹一星”共同载入我国科技发展史册。

1970年

周恩来批示:大庆“要恢复‘两论’起家的基本功”

“文革”期间,由于注水不足,油田地下形势恶化,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出现了“两降一升”(油层压力下降,油井产量下降,原油含水上升)的被动局面。1970年3月11日,王进喜到北京向国务院和石油工业部汇报大庆油田的情况。石油工业部整理了一份《当前大庆油田主要情况的报告》上报周恩来总理。3月18日,周恩来总理在报告上作了大庆“要恢复‘两论’起家的基本功”重要批示,并接见了铁人王进喜。这一批示极大地鼓舞了大庆广大职工,为处在困难时期的大庆油田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保障石油生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原大庆会战领导陆续恢复工作,排除干扰,组织油田职工深入开展学“两论”、忆传统活动,以恢复大庆优良传统和革命作风。几万职工对油田地下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调查,重新核实、补取了大量资料、数据,摸清了地下情况;组织了抢建843口油水井的会战,进行萨、杏老区的开发调整、挖潜,大打“攻坚啃硬”进攻仗,到1972年下半年,基本扭转了油田地下被动局面。1973年,大庆职工再接再厉,组织了开发喇嘛甸新油田的会战。4月上钻机,6月上基建,几万职工支起帐篷大干,98天产出原油。于1974年年底,用20个月时间建成了年产800万吨的生产能力,并于1975年全面投入开发,使全油田当年生产能力达到4443万吨,为高产上5000万吨创造了条件。

大庆油田首次开展“六分四清”接替稳产试验

1970年6月,研究院与采油一厂中区西部试验组共同组成中含水期“六分四清”提高采油速度攻关队,在中区西部开展了提高采油速度、分层开采的接替稳产试验,探索高产、稳产的途径及方式。

多油层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不同油层在不同地区的油、水运动矛盾非常复杂。采用“六分四清”(分层注水、分层采油、分层改造、分层测试、分层研究、分层管理;分层压力清、分层产量清、分层注水量清、分层出水情况清)开采方式,可以对多油层油田的地质情况,通过分层开采的实践进行再认识,能够在油、水运动的实际状态下逐步掌握不同油层,在不同地区油、水运动的特点及其规律。这项试验通过对各类油层加强注水,提高中、高渗透率油层的压力水平和注采强度,对干扰严重的高含水井进行分层堵水,使采油速度由1.51%提高到2%以上,产量稳定,地层压力保持在原始压力水平,含水上升缓慢,试验取得成功。

该试验在系统总结油水运动规律及注采、测试、油层改造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陆相砂岩油田分层开采技术,为20世纪70年代大庆油田开发创出世界高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持。

1971年

我国首条“地下输油大动脉”建成

1970年,受“文革”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大庆原油外运困难,许多大城市能源紧张,发电厂不能正常发电,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生活。当时,大庆的原油外运只依靠火车拉运,由于是单线,运力受到制约,每天只能运出3至5列车原油,大约8000吨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总理、李先念副总理等领导同志果断作出决策,从国家的资金中筹集专款,修建大庆至铁岭、铁岭至大连、铁岭至秦皇岛、秦皇岛至北京的长距离输油管道,设计年输油能力为4000万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四省动员了20多万人参加这一浩大工程的建设。由于是1970年8月3日开工,故命名为“八三”工程。

第一期工程于1971年10月投产,而第二期工程完工后,大庆至大连和秦皇岛、全长为1609.4公里的“八三”工程正式完成,为大庆油田以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对于加快国民经济建设、缓和东北铁路运输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庆原油通过这条地下长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铁岭及大连、秦皇岛,并通过大连和秦皇岛码头运往中国沿海城市。到1985年,这条管道经过几年的复线建设,年外输能力达到4500万吨,超过了原设计4000万吨的水平。大庆年产5000万吨的原油有了可靠的外输途径。

1973年

大庆油田打响喇嘛甸油田会战

1973年3月26日,大庆油田根据国务院及国家计委关于“全面开发大庆油田,两年建成喇嘛甸油田”的精神,组建了大庆喇嘛甸油田会战指挥部,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喇嘛甸油田会战。

1973年6月21日,大庆油田党委在喇嘛甸油田的一片荒原上,召开了万人誓师动员大会,号召参加喇嘛甸油田会战的广大干部工人、科技人员,坚持“两论”起家,发扬铁人精神,加速新油田的开发和建设,为全面发展大庆油田做出新贡献。会上,宣布了大庆油田党委的决定:成立大庆第六采油指挥部。成立第六采油指挥部意义十分重大,对于加速新油田开发,支援当时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油田广大职工顶住当时“文革”环境的干扰破坏,坚持“四个大干”,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生产,1974年年底会战胜利结束,建成了喇嘛甸油田,当年生产原油644.3万吨。

经过1975年的完善,喇嘛甸油田正式全面投入了开发,年产原油达到1099.2万吨,产量占大庆原油产量的1/4,占全国当年产量的1/7,超过设计生产能力近300万吨。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油田持续高产、稳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喇嘛甸油田成为大庆第一个用一个开发方案、一次全面钻井建设投入开发的整装油田。它是我国开发的第一个带气顶的大型油气藏。在地面建设和采油工艺上,油气集输采用了新的流程——喇嘛甸流程。

1976年

大庆油田首次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目标

1966年年底,大庆油田原油年生产能力达到1300万吨,原油产量达到1060万吨。然而“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遭到了严重破坏,整个油田生产出现了“两降一升”(油层压力下降、油井产量下降、含水率上升)的恶化局面。铁人王进喜带着大庆石油工人的嘱托,于1970年年初来到北京汇报大庆油田的生产情况。周总理了解情况后,作了“大庆要恢复‘两论’起家基本功”的批示。大庆石油人按照这一指示,响亮地提出了“四个大干”,排除干扰,克服困难,使原油产量持续增长。1969年大庆原油产量1580万吨,1970年突破2000万吨。由于成功地对老油田进行了全面调整并加快新油田的勘探开发。1976年12月31日,大庆油田年生产原油5030万吨,首次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的目标,进入世界特大型油田的行列,为共和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供给。

1977年

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在大庆油田召开

“四人帮”被粉碎后,党中央为了促进我国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普及大庆式企业,于1977年1月19发出《关于召开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的通知》。1977年4月20日至5月13日,中共中央先后在大庆和北京召开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这次大会规格高,规模大,会议代表7000多人,是工业战线上的一次群英大会,也是我国工业战线一次规模空前的盛会。

华国锋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讲到,这次会议是中国工业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大庆油田的开发证明了西方资产阶级能够做到的事情,东方的无产阶级也能够做到;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企业和部门像大庆那样做出伟大的成绩,我们就一定能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大会发布了“大庆式企业的六条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大庆式企业、全国先进企业称号2126个,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385人。大会提出各企业要认真学大庆,努力向大庆看齐;各个工业部门都要努力向石油部门看齐。随后,在全国创建和命名了一批大庆式企业,使饱受十年文革破坏的工业战线展现出新的面貌。

1978年

邓小平指示:“要把大庆油田建设成美丽的大油田”

1978年9月14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同志第三次视察大庆油田。

邓小平一行视察了地宫、喇2联合站、大庆展览馆、中6-17井、大庆机关、萨尔图仓库、图强管理站、大庆化肥厂、乙烯工程指挥部等处。邓小平目睹了大庆的发展变化,高兴地说:“10多年没来了,变化很大。”视察中,他对大庆油田高产稳产十分关心。当听说大庆油田年产原油5000万吨稳产到1985年时,他非常高兴,特别是了解到中区西部试验区开发18年继续保持高产稳产时,连连称赞道:“好,好,很好。”邓小平极为关心大庆员工的居住和收入情况,详细询问了大庆蔬菜、肉食供应,还有多少人住“干打垒”等情况。他指示说:“大庆贡献大,房子要盖得好一些,要盖楼房。”临行前,邓小平对大庆主要领导再三嘱托:“要把大庆油田建设成美丽的大油田!”

正是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这次亲切关怀开始,大庆油田矿区建设规划翻开新篇章。

1979年,大庆油田筑起了第一批40万平方米住宅楼,矿区建设实现了第一次飞跃。此后,大庆油田矿区建设飞速发展,一座美丽的高科技现代化城市在北方崛起。

1981年

中央47号文件肯定大庆精神及六条大庆基本经验

1981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以47号文件,转发了国家经委党组《关于工业学大庆问题的报告》。指出,大庆油田在生产建设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其中最可贵的是他们从油田的实际出发,认真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在实际斗争中培育出来的大庆精神:

(1)面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封锁,那种发愤图强、自力更生、以实际行动为中国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2)在严重困难面前,那种无所畏惧、勇挑重担、靠自己双手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

(3)在生产建设中,那种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讲究科学、“三老四严”、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求实精神。

(4)在处理国家和个人关系上,那种胸怀全局、忘我劳动、为国家分担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

文件指出,这些都是中国工人阶级优秀品质的表现,是需要大大提倡和发扬的。过去我们靠这种精神,甩掉了石油工业的落后帽子;今后还要靠这种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文件还指出,大庆油田还在其他许多方面为我国工业生产建设提供了丰富经验。

(一)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深入细致地做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建设的经验。

(二)坚持学习铁人王进喜,年年进行总结评比,选模范,树标兵,以一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带动整个队伍革命化的经验。

(三)坚持科学态度,掌握第一手资料,加强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功训练,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的经验。

(四)依靠职工管理企业,重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发扬政治民主、技术民主、经济民主,坚持“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经验。

(五)提倡领导机关和后勤部门面向基层,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经验。

(六)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职工生活,组织职工家属因地制宜地发展农副业生产和创办集体福利事业的经验。

文件不仅是对大庆精神、大庆经验的又一次总结,更主要的是明确了大庆精神、大庆经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1982年

大庆油田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污水回收的油田

大庆境内无天然河流,油田大规模建设和污水排放量的增多,大量工业用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到几个自然的大水泡子里。

1962年,大庆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的工程技术人员与采油一厂的有关人员组成科研试验小组,在大庆东油库开展了持续多年的试验,确立了浮选收油、加药杀菌、石英砂过滤处理的工艺流程。1970年在东油库建成国内油田的第一座含油污水处理站,并实现了处理后再回收注于油田地下。后来经过不断发展改进,形成了一整套粗粒化预处理、斜板混凝除油、石英砂过滤、化学防污杀菌、与清水混注等一整套污水处理回注技术,并被国内各油田广泛采用。1982年4月份,全油田已建成24座污水处理站,回注污水达两亿立方米,回收原油120万吨,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污水基本回收的油田。

“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新中国成立之前,在全国境内,进行过石油调查的地区很少,勘探资料非常有限。中国一度被冠之以“贫油国”的帽子。建国后,石油地质勘探的步伐大大加快。

从1955年开展全国石油普查,到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喷油,仅用4年时间就发现了大庆油田,然后又用1年零3个月的时间探明油田并初步算出了地质储量,进而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了这一大油田,可以说,大庆油田的勘探速度和效益居世界领先地位。

在大庆油田的勘探过程中,工作人员开展了大量科研工作,主要有大地构造学、沉积岩石学、岩相古地理学、沉积岩学等方面的研究。通过这些应用地球学科的专题研究与综合研究,查明了松辽盆地的构造轮廓、地质结构、油气资源的大体分布,并从中找到了大庆油田。

1982年7月,国家科委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学成果进行表彰,“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4年

大庆油田政企分开

因为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相当长时期里,大庆实行的都是政企合一的领导体制。尽管1979年大庆市建市,但与油田仍然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随着油田生产的发展和一批化工企业的兴建,大庆作为一个大型矿区城市初具规模,地区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等社会需求不断增长,企业对市政建设、社会福利、人民生活等方面,已无力包揽;同时,企业需要加强专业化领导,改善企业管理,集中力量搞活经济,提高效率。

在这种形势下,经石油工业部和黑龙江省委批准,1984年1月1日,大庆正式实行了政企分开。大庆市人民政府和大庆石油管理局、中共大庆市委员会和中共大庆石油管理局委员会分设机构。大庆市人民政府负责市政工作,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领导;大庆石油管理局负责石油生产建设,属石油工业部领导。

大庆油田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开采表外储层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稳产期的延长,油田逐步进入高含水期,主力油层含水已高达60%以上。

1984年,在编制第二个原油5000万吨持续稳产10年规划任务期间,“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带领科研人员把研究方向瞄准了厚度只有0.5米的表外储层——按照国际惯例,这是被判“死刑”的油层。开采表外储层,不仅可以采出自身控制的部分储量,而且还可以采出厚油层中部分难采储量,提高油田开发的总体效果,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他们通过7年的艰苦研究、刻苦攻关,对1500多口井地质解剖、分析,4个试验区45口井的试油、试采,10口取心井的岩心测定和分析,对表外储层的地质特征、潜力分布、开采条件、产能特点、挖潜效果及开发效益都有了深刻地认识,使开采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摸索出一套开发表外储层的技术,实现了由主力油层向薄差油层开采的过渡和产油量的接替。

表外储层的开采成功,突破了低贫油层的开采禁区,保证了大庆油田稳产再10年目标的实现。据计算,大庆油田表外储层地质储量可达7.4亿吨,可采储量近两亿吨,按每吨3000元计算,可为国家创造6000多亿元的财富,相当于又找到一个大型油田。

1985年

大庆油田建成全国唯一的地下天然气储气

1985年9月6日,油田建成全国唯一的,储气能力15.38亿立方米的地下天然气储气库。

“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的注水开发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大庆油田1976年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进入产量高峰期。要保持长期稳产,需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为此,大庆油田进行了系统攻关,开展6方面58个专题的研究。经过10年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是形成了一套开发动态检测技术,用以掌握地下油水分布状况,为层系调整、井网加密和分层改造提供了可靠依据;二是发展了一套开发过程主要技术指标的测算技术,使高含水期的开发规划更加准确和具有指导意义;三是进行了层系细分、井网加密调整方案的研究,使油田可采储量增加60%;四是形成了高含水期的采油工艺配套技术,如机械采油、潜油电泵技术、低渗透油层多裂缝压裂技术等;五是完善了调整井钻井、完井技术,有效地保护了油层,提高了油井生产能力;六是完善了地面原油集输及水处理系统,适应了高含水期开采的需要。

1985年10月8日,经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首次评定核准,由李虞庚、闵豫、王志武、唐曾熊、王德民等人完成的“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的注水开发技术”获特等奖。

该技术应用和推广后,大庆油田到1985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持续稳产了10年,共增产原油9215万吨,获得纯经济效益13.79亿元。同时,采用这套技术,使原来不够储量标准的薄油层具备了工业开发开采价值。

大庆油田跨入世界10大油田行列

新华社1986年9月30日报道,大庆已成为一座新兴的石油化工城市,跨入世界10大油田行列。

自1960年几万名石油职工投入石油大会战以来,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达8亿多吨。1976年至1985年,大庆油田在年产原油5000万吨的基础上,实现了稳产十年的奋斗目标,原油年产量屹立在5500万吨的新高峰上。

随着石油生产的发展,石油化工工业也在大庆兴起。20多年来,大庆的原油加工能力已从250万吨发展到600万吨。在石油和石油化工的带动下,大庆市的地方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

26年间,大庆油田累计给国家财政上缴623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投资的20.3倍。

大庆油田在矿区建设、改善职工生活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截至1986年,已兴建民用楼房368万平方米,45.7%的职工住进了楼房,人均居住面积由1978年的4.5平方米增加到6平方米。同时,还兴建了30多万平方米的文化体育设施,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

1989年

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10亿吨

1989年9月26日,国务院电贺大庆油田发现30周年,累计生产原油10亿吨。

1995年

大庆油田召开油田开发建设35周年暨5000万吨稳产2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

1995年,开发建设35周年的大庆油田,实现了原油5000万吨稳产20周年,总体开发效果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一年的9月20日,大庆油田开发建设35周年暨5000万吨稳产2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在油田体育活动中心举行。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大庆油田进入了二次创业新的发展阶段。

江泽民、李鹏分别为大庆油田题词:“发扬大庆精神,搞好二次创业”“继续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

这次大会,遵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视察大庆时关于稳定发展的指示要求,以及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确定的“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方针,对油田“九五”目标及主要任务做出了安排部署,根据前期的科学论证,明确提出了“确保年产原油5300万吨以上稳产到2000年,并力争把年产5000万吨稳产期延伸到21世纪”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的困难很多,油田上下积极行动起来,通过进一步加强资源勘探,完善和发展“稳油控水”等各项措施,大规模开展聚合物驱三次采油,逐步进行三次加密调整,以及加快外围低渗透油田开发建设等措施,使“九五”期间原油产量始终保持在5300万吨以上,并把油田稳产期一直延伸到2002年,实现了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大庆油田聚合物工程全面建成投产

大庆油田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小井距采收率试验区和厚油层开采试验区进行三次采油试验,同时开展室内试验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进行了聚合物驱油和表面活性剂驱油模拟试验,弄清了机理和有关参数;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掌握了现场试验的设计方法和效果预测方法。在中区西部、厚油层试验区和小井距采收率试验区大量进行试验,已得出初步结论:通过注入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可使最终采收率提高10%至20%,是油田今后增加可采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1995年11月15日,大庆油田聚合物工程全面建成投产。该工程的目的是每年生产5万吨聚合物干粉,用于三次采油。

1996年8月25日,采油三厂北二区西部聚合物驱全面建成投产。自此,大庆油田进入水驱和聚合物驱并举开发的新阶段,翻开了油田开发史上新的一页。

1996年

“稳油控水”系统工程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0年年底,大庆油田已采出可采储量近60%,综合含水达78.96%,全面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1991年1月8日至19日,大庆油田召开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围绕“八五”期间原油年产量保持在5500万吨、“九五”期间原油年产量保持在5000万吨开展讨论,并决定实施“稳油控水”工程。该工程通过采用老井转抽、新井压裂、打加密井、堵水等技术措施,有效控制了油田含水上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使油田5年累计多产原油610多万吨,少产液24749万吨,累计增收节支150亿元,使油田连续20年保持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这一成果标志着大庆油田攀上了世界油田开发的新高峰。

大庆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在199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并于1996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7年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授予王启民“新时期铁人”称号

王启民,1961年参加石油大会战,他以铁人王进喜为榜样,凭着“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英雄气概,在工程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先后主持参与了大庆油田实现稳产高产的8项重大开发试验项目,参加并组织了40多项科研攻关课题和油田“七五”“八五”“九五”开发规划编制研究等工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重大奖励。

上世纪60年代,他提出的“高效注水开采方法”,打破了当时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温和注水”开采方式。上世纪70年代,他主持进行的“分层开采、接替稳产”开发试验,使水驱采收率提高了10%至15%。上世纪90年代,他组织实施的“大庆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结构调整技术,创立了油田高含水后期“控液稳产”的新模式。

1996年8月27日,大庆油田党委作出了《关于向“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学习的决定》。1997年1月份,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作出决定,授予王启民“新时期铁人”称号。1997年1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全油田掀起了深入持久地学习“新时期铁人”王启民的热潮。

大庆油田员工参加建设的中国第一座沙漠联合站投产

1997年6月20日,油建公司200多名员工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240公里处,建成投产了塔中四联合站系统工程。该工程是一座大型联合站,由脱水站、天然气处理站、污水处理站、供水注水站、燃气电站等几部分组成。

塔中四联合站是我国第一座具有当时国际一流水平的沙漠联合站,又是世界上第一座在流动沙漠腹地建设的大型联合站,它具有世界一流自动化控制水平,集5个国家、9家外方公司先进技术为一体,施工难度堪称国内之最,也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

塔中四联合站建成后,近百块自控仪表、120多个盘箱柜、9万多米电缆、600多个阀件和6台引进机泵安装合格率达100%,分项工程优良率达97.3%,为在沙漠地区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外国专家评价说:“塔中四联合站是世界一流的,施工队伍也是世界一流的。”该工程于2000年荣获国家建设行业最高奖“金牌工程荣誉奖”。

1999年

大庆油田分开分立

1999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部署和要求,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企业制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进行了重组改制,对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实行了分开分立,大庆油田也于同年11月1日,由原大庆石油管理局分开分立为上市和未上市两大企业。

其中,未上市企业大庆石油管理局,共有下属二级单位51个,员工186215人,主要从事油田技术服务、工程建设、生产保障、公共事业和文教卫生工作;上市企业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共有下属二级单位24个,员工106268人,主要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和炼油化工业务。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2000年1月1日正式注册成立,并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和香港上市。2000年10月18日,按照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的总体部署,又把炼油化工业务从油田公司分离出来,将大庆油田化工总厂与林源石化分公司合并重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炼化分公司。

2001年

大庆油田首次大面积城区勘探圆满完成

2001年3月11日至13日,大庆油田首次大面积城区勘探圆满完成,32条地震生产测线穿越肇州县城。

2002年以后,大庆油田还先后在萨尔图东风新村、让胡路采油六厂附近、红岗区一带进行过小规模勘探。2008年,新年伊始,一项大庆长垣萨尔图油田三维高分辨率开发地震采集静静拉开序幕。该工区位于大庆市萨尔图区、让胡路区、龙凤区和红岗区境内,南起让胡路区南六路,北到让胡路区采油六厂北部、春雷村、大庆飞机场一线,南北长32公里;西起让胡路区西侧,东到东风新村、龙凤区,东西宽24公里,施工面积达690多平方公里,施工17万炮,覆盖了大庆市主要城区。这是中国石油史上,第一次在一座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的繁华市区里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三维高分辨率地震采集工程。

大庆长垣萨尔图油田是大庆油田重要的产油区,多年来,由于该地区缺少三维地震采集资料,影响了剩余油分布的预测。三维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是一种解决高含水后期井间剩余油分布预测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国外老油田通过三维地震采集提高油田采收率有许多成功的实例。按照大庆油田目前剩余储量计算,如果采收率提高1个百分点,将会增加可采储量4000万吨,将会为大庆市和油城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大庆石油管理局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2001年7月1日,大庆石油管理局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2002年

我国东部陆上最大气田庆深气田诞生

2002年以来,大庆油田大力实施“油气并举”战略,依靠自主创新的火山岩储层预测与评价技术,2002年6月19日,位于松辽盆地北部的徐深1井获工业气流,发现地质储量300亿立方米以上特大气藏,这是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大历史性突破,标志着我国东部陆上最大气田——庆深气田的诞生。

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来自大庆、吉林、大港、华北4个油田的钻探队伍参加了气田深井会战。截至2005年12月底,大庆油田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成为继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陕甘宁盆地和川渝盆地后我国第五大天然气田。

据大庆油田有关专家介绍,在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很早就有大油田必有大气田的推论,“大庆底下找大庆”,也成了几代大庆石油人的努力和梦想。储藏于大庆油田地下数千米深火山岩中的天然气资源,具有规模大、储层厚、产量高、气质好等特点,勘探开发前景良好。庆深气田的成功勘探为大庆油田的资源接替和实现百年油田宏伟目标提供了资源基础,为中国石油今后东部找油找气提供了技术和经验,为中国找油找气提供了新领域。

大庆油田原油5000万吨持续稳产27年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全年共生产原油5013万吨,大庆油田自1976年之后,已连续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27年,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2004年

创建百年油田战略目标提出

2003年,大庆油田原油产量在27年高产稳产后,首次调整至5000万吨以下,油田上下对可持续发展问题非常关注。同时,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庆油田必须承担好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根据形势任务发展的要求,油田公司一届四次职代会暨2004年工作会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国家石油战略安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整体发展、地方经济振兴,以及企业和员工生存发展出发,确立了“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发展战略。

这个“百年油田”不是只要地下有油,油田开发到了100年,就是实现了百年油田,而是一个以本土勘探开发为基础,以海外业务为补充,以技术、人才、文化为支撑,具有强劲竞争力、成长力、生命力的百年企业。它强调开采时间的延续,更强调业务空间的拓展;强调开发水平的攀升,更强调经营业绩的有效;强调油田的百年生产,更强调企业的百年成长。总体目标是,大庆油田开发建设100周年之际,油气当量保持在2000至2500万吨,继续保持我国重要油气生产基地的地位。

创建百年油田是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的需要,是实现集团公司整体发展的需要,是大庆油田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是区域经济长久繁荣与社会稳定的需要。创建百年油田战略体系的形成,不仅解决了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问题,而且有效地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激励了队伍、使油田上下呈现出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

2005年

油田党委命名新时期“五面红旗”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引导广大员工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积极投身油田开发建设,引领队伍不断挑战勘探开发极限,在广大员工中树立投身创建百年油田实践的榜样,2005年9月5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命名姜传金、赵传利、权贵春、何登龙、王宝江为新时期“五面红旗”。其中,命名姜传金为“矢志不渝的勘探尖兵”,赵传利为“敢打硬仗的铁人式队长”,权贵春为“勤勉务实的模范书记”,何登龙为“勇攀新高的工人技师”,王宝江为“执著创新的三采勇士”。

首车俄罗斯原油运抵大庆

2005年6月15日,大庆油田南三油库接卸俄罗斯原油改造工程竣工投产。同日,首车4200吨俄罗斯原油运抵大庆。

南三油库接卸俄罗斯原油改造工程按期投产是油田产能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建设者仅用83天的有效工期就完成了正常状态下8个月才能完成的工程量,创造了“南三速度”。利用大庆油田现有储运设施,增加进口俄罗斯原油,对确保国家能源战略安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南三油库接卸俄罗斯原油改造工程的竣工投产,将使大庆油田成为主要的进口原油中转基地,它不仅有利于我国构建多极化能源安全格局,也有利于推动东部石油工业发展和黑龙江经济振兴,对大庆油田实现创建百年油田的目标,在今后发展格局中保持大庆地区经济总量的稳定增长,推动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车俄油运抵大庆,与45年前的大庆首车原油外运,同样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这标志着油田公司由单纯油气生产型企业向生产、贸易型企业转变。

大庆油田利税、销售总额双双突破千亿元

2004年12月31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2005年12月31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利税总额也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庆油田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双双突破千亿元,续写全国纳税第一、原油年产量第一、油田采收率第一的历史纪录,第五次荣登全国纳税百强排行之首,继续保持我国陆上石油企业年产原油之最。

2006年

全球在陆地上实施的第一口陆相白垩纪科学钻探井松科1井开钻

2006年8月19日,距大庆市100多公里外的松科1井开钻。松科1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大陆科学钻探工作又迈出了新的重大步伐。松科1井是全球在陆地上实施的第一口陆相白垩纪科学钻探井,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中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东海科钻一井、青海湖环境科钻井之后在我国大陆上实施的第三个重大科学钻探工程。工程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同组织实施,大庆油田勘探分公司和国土资源部勘探技术研究所承担施工。美、德、加、日、奥等10多国科学家将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进行钻孔岩心的合作研究。

大庆油田三次采油突破1亿吨

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40多年来,经历了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艰辛历程,实现了从室内试验步入聚合物驱先导性矿场试验、工业性矿场试验、大规模工业化推广应用,再进入三元复合驱工业化试验的4次重大飞跃,发展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三次采油前沿基础理论,形成了日趋成熟的三次采油配套技术,开拓了具有大庆油田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三次采油专业队伍,构建了以勘探开发研究院等为研发基地,以各采油厂试验大队为试验基地的专业人才队伍;成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三次采油试验基地”和“三次采油工程中心”,黑龙江省“提高原油采收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些联合攻关平台的搭建,促进了产学研相结合,做到科技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优势互补、知识共享,提升了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推动了各项新技术成果的配套化、工程化。迅猛发展的三次采油技术,为老油田的稳产接替和提高采收率展示了广阔的前景,大庆油田主力油层采收率已突破50%大关,高出国内其他油田15个百分点,创造了中国陆上同类油田开发的最高水平。

截至2006年9月25日,大庆油田应用三次采油技术累计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次采油研发和生产基地。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新馆建成开馆

2006年9月26日,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在大庆油田发现47周年纪念日建成开馆,新馆位于让胡路区世纪大道和铁人大道交汇处。纪念馆主要展示了铁人王进喜一生的光辉业绩、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史及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1971年7月,大庆油田第一座铁人事迹陈列室对外开放,这是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的前身,主要展示了铁人王进喜同志的英雄事迹。1975年、1991年两次进行改扩建。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新馆于2003年10月8日铁人王进喜诞辰80周年之际奠基迁建,2006年8月10日,温家宝总理为纪念馆题写馆名。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教育基地和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基地。被评为中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中国最具特色旅游目的地。

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建成开馆

2006年9月26日,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落成开馆,位于大庆市萨尔图区中七路73号。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通过采用编年体和专题式有机结合的方式,全面展示了大庆油田辉煌的发展历程,油田领导的泱泱风范、企业文化的继承创新、大庆油田巨大贡献、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等内容,突出表现了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工业企业成功典范的主题。

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国务院国资委青年干部学习教育基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教育基地,成为展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中国石油工业文化的重要阵地和窗口。

2007年

大庆石油管理局党委命名新时期“五大标兵”

2007年2月9日,大庆石油管理局党委命名李新民、冯东波、张书瑞、谢宇新、徐洪霞为新时期“五大标兵”。新时期“五大标兵”集中体现为继承会战优良传统,勇挑重担、永创新业的艰苦创业精神;胸怀祖国石油工业,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求实精神;践行企业价值理念,迎难而上、决胜市场的顽强拼搏精神;立志岗位成才,靠真本领、硬功夫报效企业的自强不息精神;平凡岗位写忠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爱岗敬业精神。

油田各级党组织通过举办事迹报告会、媒体宣传等形式,掀起了学典型、赶先进的热潮。新时期“五面红旗”“五大标兵”成为油田干部员工学习的榜样,油田上下呈现出团结一心、拼搏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

大庆油田获“中国工业大奖”

2007年12月26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获得首批“中国工业大奖”。

大庆油田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是我国工业建设的一面旗帜。在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大庆人继承和发扬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优秀品质,不断赋予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创新、求实、奋进的时代内涵。大庆人依靠为国奉献、尊重科学和技术创新,确保大庆油田持续有效发展,创造连续27年高产稳产的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工业大奖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等12家全国性行业协会(联合会)倡议发起,是我国工业领域的一个综合性最高奖项。获得“中国工业大奖”的殊荣,是大庆油田坚持自主创新,走高科技新型工业化之路的结果。获得“中国工业大奖”,标志着大庆油田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自主创新、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在技术、生产、经营、管理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和世界先进水平。

2008年

大庆油田重组整合

经过8年的分开分立之后,2008年2月28日,大庆油田召开干部大会,宣布大庆油田重组整合。这次业务整合和专业化重组是集团公司根据集约化、专业化、一体化整体协调发展的体制改革总体思路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大庆油田实现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决策。

大庆油田的重组整合,主要是重组油田上市与未上市业务。自2008年2月28日起,将未上市企业大庆石油管理局整体委托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对其业务、资产、人员实行全面管理,从而实现上市与未上市业务的统一规范和一体化管理(重组后保留“大庆石油管理局”企业名称和管理局领导班子职务名称);整合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吉林油田公司的钻探力量,组建大庆钻探工程公司。考虑到大庆油田的规模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为有利于保持大庆油田的完整性和队伍稳定,促进油田可持续发展,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区别于其他钻探工程公司,在大庆油田体制内组建。重组整合后,油田共有下属二级单位52个,其中,上市部分25个,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业务;未上市部分27个,主要从事工程技术服务、生产保障、装备制造、化工生产、矿区服务、多种经营等业务。

大庆油田首次承担国家重大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2008年7月3日,大庆油田首次承担国家重大科学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项目。这是首个由企业牵头,企业专家作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重大科学基础研究项目。

973计划项目是对国家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全局性和带动性、需要国家大力组织和实施的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大庆徐家围子天然气的重大发现和近几年对深层火山岩天然气藏研究认识的不断积累,展现出火山岩勘探的良好前景。勘探实践中,科研人员发现,火山岩和区域构造时间、空间的匹配关系,火山岩与周边盆地盆缘的关系,火山岩储层的形成机制,火山岩油气藏本身的成藏机理等许多基础的火山岩地质科学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下一步的勘探工作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由于火山岩是地下喷射的岩浆冷凝的结果,与陆相油藏理论或海相油气成藏理论完全不同,因此,大庆油田通过向国家申请973国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希望借助国内外科学专家的力量,系统研究理论问题,建立一套火山岩油气藏形成理论和分布规律认识,带动整个国内新一轮的储量增长。

经过层层选拔和评审,大庆油田《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项目的论证、论据和研究队伍得到以周光召为首的30多名学者和专家的认可,从而成功立项。

大庆油田确定4000万吨持续稳产目标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从2008年4月起,在全油田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广泛开展了“解放思想、谋划发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组织油田1000多名专家和科技骨干,历时3个多月编制形成了“大庆油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规划”:统筹兼顾各项业务的整体协调发展,研究形成了“勘探开发和工程技术服务业务,要重点突出、集中力量,加快发展;生产保障和矿区服务,要规模适度、讲求效率、配套发展;装备制造、油田化工及多种经营业务,要有进有退、择优扶强、有效发展”的工作思路。2008年7月16日,大庆油田高科技新会战誓师大会召开,安排部署了26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吹响了向实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目标进军的号角。

大庆油田连续八年蝉联“中国纳税百强”榜首

2008年10月11日,2007年度“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在北京揭晓,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在独立企业属地纳税五百强排行榜中,以352.14亿元纳税额连续八年蝉联榜首。

大庆油田海外市场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大庆油田海外市场年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2008年8月14日,大庆油田中标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物探项目,合同额达3.78亿元,是大庆油田迄今为止签订的最大一笔海外项目合同。

大庆油田在开发海外市场中,坚持“特色就是优势”的理念,坚持向技术咨询和勘探开发的高端市场发展。走向海外市场的队伍由初期的物探、钻井等行业,逐渐向油田开采和工程技术系列延伸,钻井、物探之后,测井、录井、压裂、油建、采油工艺等专业队伍陆续进入国外市场。同时,随着大庆油田市场信誉和实力得到甲方的认同,提供上下游一体专业化技术服务的合同项目不断增多。目前,大庆油田已有300多支队伍进入2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150多种产品出口国内外。

2009年

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0亿吨

截至2009年3月25日,大庆油田原油生产总量突破20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油田原油总产量的40%以上,相当于为全国13亿人口每人提供了1.5吨原油。

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0亿吨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这个数字凝聚了几代大庆人的心血、智慧和奋斗精神,是石油工人和技术人员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谨致忠心的祝贺。”

50年来,几代大庆石油人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在茫茫荒原上建成了新中国第一大油田,开创了中国石油工业的新局面。50年来,大庆油田共上缴各种资金并承担原油价差1万多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

大庆石油科技馆落成开馆

2009年9月21日,一座反映石油科技题材的大型现代化专业性科技馆——大庆石油科技馆落成开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启动按钮,为大庆石油科技馆揭牌。

大庆石油科技馆于2006年10月奠基,2007年4月开工建设。前身是原大庆石油技术博物馆。展馆占地面积7.9万平方米,主体建筑5.4万平方米、高度35.84米。建筑平面由呈扇形展开的六个花瓣组成,与景观水池构成中国石油徽标“宝石花”。本馆展示面积3.5万平方米,主要由阳光大厅、序厅、历程厅、科普厅、勘探厅、油藏厅、信息厅、钻采厅、地面厅、炼化厅和1个临时展厅组成。重点展示了大庆油田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勘探与开发技术进步及配套工程技术成果,是一座反映石油科技题材的大型现代化的专题性展馆。展馆已成为宣介石油科技成果、对外学术技术交流、传播石油科普知识的重要窗口,并已成为省内外高校的学习培训基地。先后荣获中石油企业精神教育基地、黑龙江省工业旅游示范点、全国AAA级旅游景点、黑龙江省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省级卫生先进标兵单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矿山公园、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优胜奖。

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2009年9月22日,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庆祝大会在大庆油田体育活动中心隆重举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习近平说,大庆的成长和辉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和辉煌;大庆的探索和成功,体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的探索和成功;大庆的成绩和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习近平强调,大庆油田要继续高举旗帜,始终胸怀全局;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继续弘扬优良传统,大兴艰苦奋斗之风;继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继续发挥优势,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2010年

“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活动”启动

为深人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进课堂、进基层、进机关,学习成果入脑、入言、入行。2010年6月18日上午,集团公司“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报告会在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举行。一场深入学习传承中国石油宝贵精神财富的系统教育在集团公司各企事业单位广泛展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活动,是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学习教材》学习的重要方法,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全力推进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的重要保证。集团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和大庆油田党委共同组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总队,将主要宣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形成的过程和主要内涵,以具体事例讲解大庆石油会战中所形成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展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对中国石油发展和员工队伍建设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宣讲总队将按计划赴各单位开展巡回报告,并深人到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生产一线为干部员工直接宣讲。

“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大庆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按当时的资源和技术,产量每年将递减200万吨以上,到2009年将下降到3000万吨以下。为满足国家对能源的需求,1996年大庆油田提出到2009年保持4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的新一轮目标。面对开发的一系列世界级难题,1996年开始陆续启动国家、集团公司和大庆油田公司项目,组织了3000多人参加的4个研究、试验和推广一体化研发团队,经过十年持续攻关,形成支撑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的新一代技术,取得四个方面的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该技术期间,大庆油田累计产油6.8亿吨,累计增油5774万吨,主体油田采收率突破50%,比国内外同类油田高10至15个百分点。2010年11月29日, “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中俄原油管道投油全线贯通

2010年12月19日,来自俄罗斯的原油顺利输抵中国大庆末站。经过工作人员24小时的压力调试,于20日9时,俄油由漠大线管道终端顺利进入储油罐,这标志着中俄原油管道投油全线贯通,实现一次投运成功。

2011年

李新民被集团公司党组授予“大庆新铁人”荣誉称号

2011年6月29日,集团公司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一先两优”表彰大会暨“创先争优”主题党课在北京举行。会上,大庆油田钻探工程公司伊拉克鲁迈拉项目部副经理李新民被集团公司党组授予“大庆新铁人”荣誉称号。

大庆油田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

2011年7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为大庆油田党委颁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证书,并称赞“大庆油田始终是一面旗帜”。

2014年

大庆油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12年

截至2014年12月31日,大庆油田全年生产原油4000.0415万吨、天然气35.1亿立方米。继原油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后,大庆油田又连续12年实现原油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12年间,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5.05亿吨,树立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丰碑。

2015年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配套实现工业化应用

2015年1月,油田三元复合驱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配套实现工业化应用,奠定此领域技术国际领先地位,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三元复合驱商业化应用的国家。

2016年

2016年大庆依然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

2016年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大庆为共和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庆依然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

国际编号210231号小行星命名“王德民星”

2016年4月12日,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何梁何利基金、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举办的“王德民星”命名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大庆油田隆重举行。大庆油田分层开发和化学驱油技术的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德民,荣获国际编号210231号小行星命名“王德民星”。

修井107队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

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油田井下作业分公司修井一大队修井107队党支部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中国石油第一家售电公司成立

2016年9月26日中国石油第一家售电公司——大庆油田售电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该公司是由集团公司投资成立的中国石油首家售电公司,其业务范围包括电能购销,配电网投资、建筑、检修和运营业务管理等内容,属于社会资本投资增量配电网,拥有配网运营权,增量配电网拥有近30万居民、社会企事业单位和商业用户,年供电量达13亿千瓦时,是全国资产规模量大的配电网。

集团公司党组专题研究大庆油田及其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

2016年11月3—4日,集团公司党组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大庆油田及其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会议听取了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报告及“油田开发业务发展”等三个专项报告。总部机关、专业分公司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分别从产量制定、资源配置等不同角度作专题发言。会议指出,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国家推进能源革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契机,按照集团公司总体部署要求,把“当好标杆和旗帜”作为根本遵循,大力推进油气业务持续有效发展,海外油气业务规模跨越发展,不断优化业务结构、经济结构和价值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成长力和生命力,为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持续做出高水平贡献。与会同志针对大庆油田及其地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挑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以企业阶段性发展目标为切入点,分别从战略谋划、市场开拓、资源配置、技术开发、管理创新和队伍结构等角度建言献策,提出了办法和措施。

2017年

油田公司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2017年1月6日,油田公司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召开,审议并原则通过《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意见》。会议明确了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总体目标。

《大庆油田振兴发展纲要》正式发布

2017年4月21日,《大庆油田振兴发展纲要》正式发布。《大庆油田振兴发展纲要》是大庆油田实现新时代振兴新发展的行动纲领。经过长期高速高效开发,油田可持续发展面临重要挑战,油田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和要求,落实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贯彻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大庆油田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意见》,积极谋划企业未来发展蓝图。

《大庆油田振兴发展纲要》包括油田振兴发展的主要目标、基础条件、总体部署和保障措施,并立足推进各项业务整体协调发展,制定了24个专项配套规划,明确了油田未来发展3年滚动、中长期发展的分阶段规划部署,确立了“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总体目标,提出了固本强基、转型升级和持续提升3个发展阶段,谋划了做好本土油气业务持续有效发展的“四篇文章”、实施海外油气业务规模跨越发展“三步走”、推进服务保障业务转型升级发展“四个一批”、培育新兴接替业务稳步有序发展三个新的增长极的总体战略部署。《大庆油田振兴发展纲要》的颁布实施为推动油田全面振兴发展提供了战略引领和行动指南,标志着油田步入振兴发展新阶段。2018年,油田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两个阶段”的部署要求,对《大庆油田振兴发展纲要》进行了细化完善,进一步明确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两个15年”的规划目标,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把握深化企业改革和持续提质增效两条主线,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强企、市场拓展、数字油田、重点治理、基础管理六大工程,谱写标杆旗帜、百年油田、融合共享三个新篇,努力谋划新时代油田振兴新发展。

中国页岩油(致密油)发展战略研究研讨会在油田召开

2017年8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和大庆油田共同主办的中国页岩油(致密油)发展战略研究研讨会在油田召开。就中国页岩油(致密油)发展战略研究和地热能开发与利用等课题进行专题研讨。此次会议是中国页岩油(致密油)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赴东北老油田调研的首站,项目组将继续前往吉林油田和辽河油田进行调研,为中国页岩油(致密油)发展寻找理论和技术支持。

“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团荣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称号

2017年11月1—3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在北京召开,大庆油田作为唯一一家央企参加会议。“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团被中宣部授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称号,油田党委宣传部作典型发言。

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全线贯通

2017年11月12日,国家重点工程——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全线贯通,标志着我国北方第二条油气战略通道进入试运投产阶段。油田工程建设公司负责其中第一、四标段501.18公里的管线建设任务,创出了全线自动焊百口磨合进度最快、一次焊接合格率99.6%的好成绩。

大庆油田与西南油气田在成都签订四川盆地区块流转协议

2017年11月20日,大庆油田与西南油气田在成都签订四川盆地区块流转协议,西南油气田合川—潼南区块、西昌—喜德区块探矿权正式移交大庆油田,在集团公司“1+1”捆绑式矿权内部流转工作首批单位中完成移交,为大庆油田做好“天然气产业加快发展的文章”、推进振兴发展提供资源潜力。

2018年

“三元复合驱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及工业化应用”荣获 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8年1月8日,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及工业化应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大庆油田铁人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2018年3月30日,国内首个以工人阶级代表人物命名的学院——铁人学院,在大庆油田正式揭牌成立。同年6月13日,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2018年7月7日,集团公司在大庆油田铁人学院举行揭牌仪式。

铁人学院是服务中国工业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专门研训基地,立足“工”字号特色,以培育最富责任心、最具创新力、最有战斗力和最可信赖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领军人才为使命,面向全国产业工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技能专家、基层班(队)长和党支部书记等核心骨干,努力打造精神教育的示范基地、高级工匠的成长摇篮、职业素养的锤炼熔炉、队伍建设的研究智库。

铁人学院的成立,对于全面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主力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油田召开干部大会

2018年10月26日油田召开干部大会,宣布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大庆油田领导班子调整配备的决定。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宏斌出席会议并讲话。集团公司人事部副总经理郭向东宣布集团公司党组任免决定。股份公司副总裁、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孙龙德兼任大庆油田党委书记;王广昀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总经理、大庆油田党委副书记。

星火一次变电所党支部荣获中央企业第一批“基层示范党支部”荣誉

2018年11月20日,大庆油田星火一次变电所党支部荣获中央企业第一批“基层示范党支部”。

王启民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2018年12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授予王启民“改革先锋”称号,被命名“科技兴油保稳产的大庆‘新铁人’”。

编制修订《大庆油田振兴发展纲要》

2018年,大庆油田编制修订了《大庆油田振兴发展纲要》,向“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总体目标迈进。《纲要》提出,到2035年,国内外油气产量当量保持在4500万吨以上,天然气产量占比达到15%以上,海外权益产量占比达到45%以上。到2060年,国内外油气产量当量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天然气年产量保持130亿立方米以上,海外权益产量保持2000万吨以上,实现向国际化资源创新型企业的跨越。

2019年

“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迎来第600场

2019年8月2日,“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团应邀在北京为中央网信办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宣讲。这也是“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团的第600场宣讲。自2010年6月份“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团组建以来,始终肩负着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神圣使命,9年来,宣讲团上高原、走戈壁、闯大漠、走海外,覆盖了集团公司所有企事业单位,走遍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地区。以此为基础,宣讲团走出石油、宣传石油,继续推进“石油魂”宣讲进校园、进政府、进外企、进社区,已累计宣讲600场,近200万人通过多种形式收听收看,在企业内外部产生了强烈反响。

王启民获“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2019年9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王启民“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王进喜、王启民、李新民荣获 “最美奋斗者”称号

2019年9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上,王进喜、王启民、李新民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授予 “最美奋斗者”称号。

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

2019年9 月26日上午,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庆祝大会在大庆油田体育馆举行。在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向大庆油田广大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及家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诚挚的慰问。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60年前,党中央作出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的重大决策,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历尽艰辛发现大庆油田,翻开了中国石油开发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一页。60年来,几代大庆人艰苦创业、接力奋斗,在亘古荒原上建成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大庆油田全体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断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肩负起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重大责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国务院发来贺电,希望大庆油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改革、降本增效,坚持稳油增气、内外并举,积极培育新动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保障我国油气安全稳定供应、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庆油田不但培养建立了一支堪当重任的铁人式队伍,还孕育形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及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得到了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充分肯定,大庆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之一,这些精神和优良传统,以强大的生命力传承至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其中蕴含的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追求和科学的求实作风是我们弥足珍贵、一以贯之的传家宝。详细
  • 大庆精神
  • 铁人精神
  • 坚持"两论"起家基本功
  • 坚持"两分法"前进
  • 三老四严
  • 四个一样
  • 三个面向
  • 五到现场
  • 五条要求
  • 约法三章
  • 四个公开
  • 岗位责任制
  • 抓生产从思想入手 抓思想从生产出发
  • “三基”工作
  • 艰苦创业的“六个传家宝”
  • 领导干部人人当政治部主任
  • 队伍好不好关键在领导 班子行不行先看前两名
  • 好作风是领导干部带出来的
  • 领导干部“五同”
  • 把方便送下去 把麻烦揽上来
  • 三三制
  • 三访四到
  • 要求群众做到的 领导要带头做到 要求群众不做的 领导坚决不做
  • 九热一冷
  • 指挥靠前
  • 现场办公
  • 蹲点包队
  • 工人身上有多少泥 干部身上也有多少泥
  • 领导心里装着工人 工人心里装着企业
  • 三大民主
  • 严 细 准 狠 快
  • 宁要一个过得硬 不要九十九个过得去
  • 三要十不
  • 干工作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
  • 要有“三股气”
  • 有第一就争 见红旗就扛
  • 困难面前有我们 我们手下无困难
  • 高度的革命精神与严格的科学态度相结合
  • 五级三结合
  • 石油工作者岗位在地下 斗争对象是油层
  • 一切经过试验
  • 爱国 创业 求实 奉献
  •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
  •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 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
  • 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 “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
  •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
  •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
  • “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
  • “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

两论"即毛泽东同志所著的《实践论》和《矛盾论》。1960年4月10日,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作出《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决定》,号召全体干部职工用这两个文件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组织大会战的全部工作。

1959年12月,余秋里在哈尔滨参加东北协作区会议期间,向主持会议的周恩来总理汇报了准备在松辽开展石油大会战的问题。总理指出:“要用毛泽东思想指导大会战。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会战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面对会战开始遇到的各种问题,余秋里自然想到了周总理的指示,从1960年4月份开始,他每天用半天时间找干部和其他技术人员谈话,或去前线了解情况:另半天和晚上则关起门阅读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和《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等。同时,要求康世恩等会战领导小组成员也这样做。阅读原文后,余秋里每晚都召集康世恩、唐克等领导进行讨论,运用“两论”的基本观点,分析会战所面临的形势任务、矛盾和困难。4月10日,《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决定》下发后,广大干部职工迅速掀起了学习热潮。职工把“两论”带在身边,随时学习。晚上没有电,就拢起簿火学;老工人不识字,就请文化高的同志帮助学;干部不仅自己学,还经常给基层的职工辅导。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庆油田的建设“是学习运用毛泽东思想的典范。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两论”起家,就是通过大学《实践论》和《矛盾论》,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研究、解决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文革”期间,大庆油田受到冲击,1970年3月18日,王进喜向周恩来总理作了《当前大庆油田主要情况的报告》,周总理亲自批示“大庆要恢复“两论”起家基本功”。

即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都要用“两分法”。成绩越大,形势越好,越要一分为二,只看成绩,只看好的一面,思想上骄做自满,成绩就会変成包袱,大好形势也会向反面转化。

对待干劲也要用“两分法”。干劲一来,引导不好,就会只图速度,不顾质量,结果好心肠出不来好效果,反而会挫伤职工的积极性。

领导要及时提出新的、鲜明的、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高标准,引导职工始终向前看。

以“两分法”为武器,坚持抓好工作总结。走上步看下步,走一步总结一步,步步有提高,方向始终明确。

坚持“两分法”前进是大庆人进取精神的基本体现。1964年全国掀起学大庆的热潮,余秋里认为在胜利面前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1964年2月21日,他在部党组会议上说:“对于中央这个表扬,我们有几种可能,一种是继续前进,一种是踏步前进,一种是后退。我们一定要坚持前进,绝不后退。要善于学习别的省市、别的部门的好经验好方法。”3月7日,他在部机关处以上干部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掌握“两分法”这个武器,既要看到有利形势,又要看到不利方面;既要看到积极因素,又要看到消极因素;既要保持发扬成绩、优点,更要着重看到缺点,认真地找差距。”5月4日,余秋里主持召开工委扩大会议,讨论贯彻落实毛主席关于《加强互相学习,克服固步自封、骄做自满》的重要指示,号召要用“两分法”看问题,要像登山运动员那样,把脚印留在身后,永远向新的高峰攀登。会战工委带头对照解放军和先进部门,找出18条差距,印发油田职工讨论。油田上下开展了“从高标准着眼,从大量的、常见的低标准、老毛病入手”的大找差距活动。两个月中,全油田从人到物、从工作到思想作风、从施工质量到执行规章制度,找出了120万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油田上下全面认真整改,收到了显著成效,从而形成了一套用“两分法”总结工作的制度和做法。

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

这是大庆石油职工在会战实践中形成的过硬作风的集中体现,源自采油指挥部三矿四队。当时,新来的徒工小孙由于操作失误挤扁了刮蜡片,还让材料员为他保密。队长辛玉和知道这件事后认为“小洞不补,大洞尺五”,他严肃地批评了小孙,并召开了事故分析现场会。队党支部因势利导,在全队开展了“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要求、严明纪律”的“三老、两严”活动。“三老四严”的提法最早出现于1962年,到1963年形成了完整的表述,同年,“三老四严”被写进了《石油工业部工作条例》。这一好作风来自实践,是在大庆领导反复倡导和精心培育下,逐渐在职工队伍中形成的。它增强了队伍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生产中的主动性和科学性,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严肃性,起到了单靠领导工作和生产管理制度不能完全起到的作用,在几万人的职工队伍中形成了风气。

对待革命工作要做到:黑天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

这是大庆石油职工在会战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大庆职工把党的优良作风和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同油田会战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的产物。1962年3月,大庆油田建立和推行岗位责任制后,会战工委结合生产实际,开展树立岗位责任心的思想教育,增强了广大职工的主人翁责任心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涌现出以李天照井组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单位和个人。李天照井组负责的是一口1961年7月投产,地处油田边缘的油井。投产以后,未发生过一次事故;井场设备863个焊口和170多个阀门,没有一个漏油漏气;使用的大小工具无一损坏丢失,记录的上万个产量和压力等数据,经反复检查无一差错;油井长期安全生产,月月超额完成原油生产任务。其基本经验就是能自觉从严,做到了“四个一样”。大庆会战工委大力总结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使“四个一样”逐步成为大庆职工队伍的优良作风。

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

这是大庆企业机关工作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1960年,大庆石油会战一上手,会战工委便强调,各级领导要“亲临生产第一线指挥生产”,“机关工作要面向生产”。在1962年5月10日召开的全油田党员干部大会上,针对当时基层建设工作还不够巩固,机关工作还不深入、不细致,缺乏扎扎实实作风的问题,会战工委提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生产第一线,扎扎实实领导生产。对基层工作,要实行面对面的领导。各级领导机关应当明确主要的任务是把基层建设好,把基层建设好了,就完成了领导工作的基本任务。”接着,《战报》也发表了题为《大力改进作风是加强基层工作的关键》的社论,提出“领导机关要面向基层,一切工作要从加强基层工作出发,把生产全面管好”。经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到1964年就形成了“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工作指导思想。大庆石油会战以来,大庆企业各级机关工作始终坚持这一指导思想。不论是政治工作部门、生产指挥系统,还是计划、财务、劳动、物资供应部门,都积极为方便基层创造条件,为生产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机关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对于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密切干群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指挥到现场,政治工作到现场,材料供应到现场,科研设计到现场,生活服务到现场。

这是大庆企业机关在会战中形成的传统作风。生产指挥到现场,就是指挥调度人员实行现场调度,计划人员到现场落实计划,进行综合平衡;凡是有两个以上施工单位协同作战的施工地区,就需要组织前线指挥机构,实行面对面的领导。政治工作到现场,就是政治工作部门的干部除有三分之一的人在机关办公,三分之一的人坚持常年蹲点外,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坚持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并做好现场的宣传鼓动工作。材料供应到现场,就是物资供应部门按照设计和施工的预算,去组织材料供应,实行“大配套”、“小配套”、“货郎担”,送料到现场,设备维修人员也“身背三袋”到现场服务。科研设计到现场,就是科研设计工作紧密结合生产实践,有效地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由研究设计人员组成工作组,深入生产实践,进行现场调查,组成试验队到现场,边参加生产,边进行试验;研究与生产部门联合组成攻关队,攻克关键技术;进行技术交底,交意义交目的、交原理、交方法、交技术要求,放手发动群众参加科研设计工作。生活服务到现场,就是后勤和商业等部门组织理发、缝补,保证日用百货到现场,更好地为前线服务。实行五到现场,有利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避免瞎指挥;能更多地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及时地解决问题,激发工人群众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能更好地改进工作作风,促进机关革命化。干部为群众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这是由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在今天,仍需大力提倡这一传统作风。

人人出手过得硬,事事做到规格化,项项工程质量全优,台台在用设备完好,处处注意勤俭节约。

这是来源于大庆领导机关在油田全面开发建设初期提出的“三条要求、五个原则”,是对生产建设提出的重要规则。即项项工程质量全优,事事做到规格化,人人做出事情过得硬,有利于质量全优,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増产节约,有利于文明生产和施工。1964年初,大庆会战工委组织职工开展学先进、找差距活动,坚持“两分法”前进。通过认真总结油田生产建设工作的经验教训,在5月15日召开的油田“五级三结合”会议上系统地提出了“三条要求,五个原则”。接着,在全油田开展了怎样才能做到“三条要求,五个原则”的大讨论,并先后总结和树立了“自觉从严,好字当头”的油建十一中队,“五过硬”的井下作业指挥部作业三队,“硬骨头运输十三车队等一批先进典型。同时,坚持在每年战役开始时组织“样板月”活动,即每个单位、每个职工把开始打的第一口井、砌的第一堵墙都做出样板来。这样有了工作标准,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就十分清楚,从而使“三条要求,五个原则”落到了实处。此外,大庆还陆续建立了各种质量标准和检查制度,使油田各项工程质量显著提高。 1965年,全油田钻井400口,射孔质量全部合格;油田建设竣工投产的工程达到了质量全优。作为大庆企业生产和管理的优良传统,经过不断实践,“三条要求,五个原则”总结为“五条要求”,其所积淀的文化精神就是:质量观念,效率观念,效益观念,安全、文明生产观念等。这些观念体现了大庆人的科学求实精神,符合油田生产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

坚持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永不搞特殊化;坚决克服官僚主义,不能做官当老爷;坚持“三老四严”的作风,谦虚谨慎,兢兢业业,永不骄傲,永不说假话。

这是会战工委在1964年8月下旬的扩大会议上,通过总结会战几年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干部参加劳动,领导亲临前线指挥生产、蹲点调查的好处后,制定的一项企业领导干部革命化的措施。1964年9月30日,石油工业部向各局、厂、公司转发了大庆工委的“约法三章”。国家计委在计划会议上印发各中央局计委,各省、市、自治区计委,抄送中央各部、委、办,国家经委在《工业交通战线》第13期上予以刊登。通过认真执行“约法三章”,密切了领导和群众的关系,防止了干部特殊化,在广大职工中反响很好。随着生产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但是,“约法三章”的要点并没有过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仍然需要大力提倡。“永不特殊化”、“不能做官当老爷”、“永不说假话”的要求,也很有现实意义。

思想公开,有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不搞背后议论;缺点公开,严于解剖自己,不护短,不怕丑,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工作公开,及时向党委汇报工作,经常互通情况,有事共同商量,加强集体领导;生活公开,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不干见不得群众的事。

1964年会战工委作出决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四个公开”。根据规定,会战指挥部机关和二级单位普遍做到:会战期间不盖楼堂馆所,不论领导干部、工人和职工家属都住“干打垒”或平房,标准一样;办公室不摆沙发,不用特殊家具、用具;不请客、不送礼;不设领导干部保健室和医院的干部病房;领导同志深入基层时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领导干部不固定专车,近的走路、骑自行车;领导干部的家属,有劳动能力的,都参加集体劳动,评工计分。领导干部实行“四个公开”的实际行动,在群众中影响很好,对加强班子建设,密切干群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即把全部生产任务和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人身上,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保证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岗位责任制是大庆油田最基本的生产管理制度,其灵魂是岗位责任心。在油田开发初期,生产和建设规模迅速扩大,管理工作一时跟不上去,矛盾越来越尖锐。1962年5月8日,中一注水站因管理不善,发生了一场火灾。会战工委立即抓住这起事件不放,发动群众围绕“一把火烧出的问题”展开大讨论。在开展讨论中,北二注水站发动职工对照中一注水站事故,查找自己的问题,从查物点数做起,把全站每样东西、每件事情,由谁管、怎么管、负什么责任,都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人身上,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会战工委及时总结和推广了该站的实践经验,在全油田建立了岗位专责制、巡回检查制、交接班制、设备维修保养制、质量负责制、班组经济核算制六大制度。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又增建了岗位练兵制和安全生产制,成为八大制度。大庆在推行工人岗位责任制的过程中,发现如果不建立干部的岗位责任制,工人岗位责任制的作用也不能充分发挥,于是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基层干部、机关干部、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

“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是大庆油田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是在创业时期形成并一直延续至今的正确处理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大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抓生产从思想入手,就是坚持思想领先,抓生产首先要抓住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思想问题,把思想工作做到前头。抓思想从生产出发,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根据经济工作实际,确定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生产建设的全过程,保证生产建设任务的完成和经济效益的提高。1964年石油工业部政治部在《关于加强基层建设,健全经常性政治工作的12条基本经验》中,将大庆油田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创造的这些经验,概括为“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

加强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加强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加强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

要管好大型石油企业,余秋里、康世恩等领导从实践中认识到,一个油田上千平方千米,几万石油职工的思想要统一,成千上万个岗位要规划,其根基在哪里?就是众多的钻井队、采油队、作业队等基层单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说明件件工作在基层。康世恩带领会战总指挥部的一些主要负责人深入到钻井、采油、油建的基层单位去蹲点调研,发现和总结在执行岗位责任制的过程中,把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功训练这“三基”工作落到实处的经验和典型。康世恩在1964年北京市领导干部大会上汇报大庆会战情况时提到,基层单位强,它就能打硬仗,全面管好生产;基层单位弱,再有好制度、好措施也贯彻不下去,行不通。因此,会战工委下了决心要把基础工作做好。

在大庆石油会战以及后来的油田开发建设中,大庆人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英雄气概,不畏重重困难,艰苦奋斗,逐步形成并发展了人拉肩扛精神、干打垒精神、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缝补厂精神、回收队精神、修旧利废精神。这些精神是大庆艰苦创业传统的重要内容,被大庆人称为艰苦创业的“六个传家宝”。

不管做党务工作的干部,还是做行政工作的干部,或是做技术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干部,都要把政治工作当作自己的、经常的工作任务。

这是大庆石油会战时期对领导干部提出的一条基本要求。领导干部人人当“政治部主任”,政工干部人人当“生产办主任”,其实质是领导首先是政治思想上的领导,领导干部人人要抓思想政治工作,当好政治思想战线上的指挥员和实践者,这样才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思想、共同的行动。余秋里指出:“会战队伍中,干部与工人经常谈心,工人互相之间谈心的活动是比较普遍的。正因为依靠群众,随时做思想政治工作,群众中大量的思想问题就不会成堆,就能及时得到帮助,及时得到解决。”

这是大庆会战工委注重抓好班子建设,特别是对各级主要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

大庆1962年和1963年政治工作总结认为,一是领导班子要带头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用毛泽东思想指导全部工作,认真负责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二是要贯彻党委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各委员按照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的原则,分工不分家。互相支持,定期向党委汇报,定期过民主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班子内部既加强团结,又不护短。三是领导作风革命化,带头执行“约法三章”。四是熟悉本企业生产、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五是讲究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观点,提倡唯物主义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培养队伍的好作风,关键是干部带头。有什么样的干部,就能带出什么样的队伍,培养出什么样的作风。

这是大庆企业领导培养队伍作风的一条宝贵经验。石油会战中形成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好作风,不是命令出来的,也不是靠制度定出来的,而是靠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好作风带出来的。从会战开始,工委就特别强调,要求职工群众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做到;要求职工群众不做的,领导干部带头不做。身教重于言教。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群众中树立榜样,就能感染群众、教育群众、带动群众树立起好作风来。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作出表率,才敢于严格要求职工群众,敢于狠抓队伍中出现的“一粗、二松、三不狠”、“马虎、凑合、不在乎”的老毛病和坏习惯,带出人人严、事事严、时时严,“严”字当头的作风。

领导干部要同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解决生产问题、同娱乐。

这是大庆石油会战初期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当时生产和生活条件很差,为了战胜困难,会战领导机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五同”。各级领导干部同群众同甘共苦,深入基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遇事同群众商量,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鼓舞了群众的革命干劲,大大加强了对基层的领导工作,从而保证了会战各项任务的完成,同时也锻炼了广大干部,提高了干部素质。

机关工作都要围绕生产来行动,无论生产管理部门、政治工作部门,还是生活管理部门,都必须积极地为基层服务,把方便送下去,把麻烦揽上来。

这是大庆对机关工作提出的要求。石油会战时期,会战工委要求,对基层任务的安排,每月一次统一部署,尽可能做到不追加任务,不打乱基层的部署;除了由会战指挥部统一审定的生产报表,会战政治部每月一张政治统计表以外,不准乱发报表;不准向基层要书面报告、总结。经验总结由领导部门派人下去搞,了解情况由领导往下跑,会议尽可能减少,能分头传达的、能现场解决的就不开会。供应部门送料到现场,财务部门送工资到手,职工调动人事部门“包办”手续,送人上门,技术部门送资料到现场,为生产当参谋助手。这些办法使基层工作组既有管生产的,又有管思想政治工作的;既有常年蹲点的,又有经常跑面的;既有抓中心工作的,又有抓经常性工作的。这些工作组既方便了基层,又充分发挥了机关的作用。

机关工作人员三分之一在机关办公,三分之一跑面了解情况,三分之一在基层蹲点调查。

这是大庆石油会战期间形成的企业领导机关为基层服务的工作制度。实行这样的工作制度,既有利于加强机关建设,又有利于加强基层建设。机关干部轮流下基层抓点,使机关干部更好地了解基层,增长才干,密切了干群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助于转变机关作风,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推动和促进机关建设。机关干部到基层抓点,也有利于加强基层,促进基层,基层干部反映说“机关干部下基层深入一步,基层工作就登高一层”。这种工作制度,对促进大庆工作的开展起了重要作用。

三访:职工思想遇到问题要走访,职工生活有了困难要走访,节假日对公伤和离退休职工要走访。四到:职工或职工直系亲属患病要看望到,职工婚丧嫁娶要关心到,职工公出或外出疗养要关照到,职工修房搬家要到现场。

这是大庆对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工作要求。大庆油田党委要求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做好员工在岗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把工作向员工家庭延伸,从关注员工家中的大事小情做起,切实体现人文关怀。所涉及的虽都是一些日常的具体问题,却使广大员工切身感受到了组织、领导的体贴和关怀,密切了党组织同员工群众的联系,增进了干部群众的感情,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使各级领导干部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养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热情服务群众的好作风。

即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的模范作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严格要求首先从自身严起。干部以身作则,闻风而动,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对搞好工作、带好队伍的关系很大。

这是大庆领导干部一直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大庆自石油会战一开始,在实践中,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两论”,结合工作实际,学以致用,并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带动广大职工坚持不懈地学习毛主席著作;带头参加劳动,亲临前线指挥生产,带头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带头深入基层,蹲点调查,亲自抓典型,总结经验;带头坚持“三老四严”的作风,兢兢业业,扎扎实实,严细认真,一丝不苟。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出榜样,就是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和激励群众,要求群众做到的,只要领导能带头做到,就能感染教育群众,有力地激发群众的积极性。

在一旬中,有九天“热”,一天“冷”。每过十天,领导干部再忙,也要坐在一起开务虚会,学习上级文件或会议精神,分析形势,总结经验,从而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上来,使领导作风和领导水平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

这是大庆石油会战中创造的一种领导工作方法。会战初期,油田领导就把实践、学习、总结结合起来,把“冷”与“热”结合起来,把冲天干劲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创立了“月初紧,月中狠,月末冷”的工作方法。具体做法是:月初开大会,大动员,大造声势,绝大多数干部上前线;月中组织大检查,大突击,使全月工作任务“立于不败之地”;月末则自下而上地分析形势,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布置下月任务。

领导干部亲临前线,直接指挥生产。

这是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在大庆石油会战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会战初期,会战领导作表率,亲临前线指挥生产。凡是有两个以上施工队施工的地区,就有会战指挥部的前线指挥所。每个大战役,都在集中施工地区,组织大型前线指挥所,领导“指挥靠前”,能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迅速组织队伍,配备力量,选择重点,突破难关;能加强薄弱环节,并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有效地发挥领导作用。

企业领导干部或领导机关工作人员到现场,就地解决具体问题。

这是大庆石油会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领导工作作风,也是改进机关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好办法。会战时期,每项计划任务下达后,领导就组织有关部门到重点工程、工地或问题比较多的单位,就地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落实计划任务。凡是能在现场开的会,就在现场开,就地解决问题,不用书面材料。凡涉及两个以上单位协同作战的项目,上一级调度部门派人到现场进行调度、协调。会战时期,后勤服务部门经常组织生活服务队到现场服务,帮助基层解决职工生活上的问题。实行现场办公,能够迅速、准确了解情况,及时、彻底解决问题。

企业党政领导干部坚持深入基层蹲点调查,通过“解剖麻雀”,以“点”带“面”解决问题的一种工作方法。

从石油会战开始,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每年都结合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抽出一定的时间蹲在基层单位,实行包队抓点。有的是一个人包抓一个队(点),有的是两三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抓一个队(点),有长期的和临时的两种。抓点的任务主要是:全面了解工人在做什么、想什么、要求什么,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建设、生产技术管理、职工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帮助解决;对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科学的分析论证,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总结典型,帮助后进,做到先进经验不总结出来不出队,后进面貌不改变不出队,中间队不带起来不出队。实行领导和机关干部蹲点包队,既有利于加强机关建设,又有利于加强基层建设,是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加强基层建设、管理好企业的一种有效方法。

各级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跟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广大干部不分单位,不计时间,哪里有困难,哪里最艰苦,哪里最危险,就到哪里和工人一起大干,泥里来,水里去,共同克服困难。

这是反映基层干部参加劳动,与群众同甘共苦,保持劳动人民本色的一种艰苦奋斗精神。会战一开始,几万人拥到荒原上,工作、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工人们反映说:“领导同志比我们还辛苦”,“工人身上有多少泥,干部身上也有多少泥。”1963年,总结出干部参加劳动的七种形式,制定了干部上岗参加劳动的制度。1964年以后,又实行了以“三定一顶”为主要内容的五种劳动形式:①半日工作,半日劳动,完成一定劳动定额。②替班劳动,固定时间,顶工人定员。③跟班劳动,不固定岗位。④组成劳动小组,包油井、包机组劳动。⑤研究、设计单位的领导干部,结合工作,住到现场,蹲点劳动。另外,机关干部除了参加劳动外,还参加临时突击性劳动,蹲点时跟班劳动。

企业领导时刻不忘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职工群众就会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自己的利益和企业的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为实现企业的目标努力拼搏。

会战时期,大庆各级领导坚持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保证职工群众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具体做法是:①突出宣传工人阶级的形象。工人是生产的主角,也是大庆广播、报纸和舞台上的主角。②坚持实行政治、生产技术、经济“三大民主”。③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坚持职工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制度,基层职工定期检查机关工作制度。④注意发挥工会和职代会的作用。⑤积极在工人,特别是一线工人中发展党员,注意从工人中选拔干部。⑥确保工人群众的经济利益。⑦牢固树立依靠工人阶级的观念。⑧启迪工人群众的阶级觉悟,不断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⑨建立全员培训网。⑩注意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这样做的结果,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职工把企业看成自己的家,与企业休戚与共,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的生产建设和各项工作之中。

政治民主、生产技术民主和经济民主。

政治民主主要是保证每个职工有向一切违反党和国家政策、法令的现象作斗争的权利,保证每个职工在一定的会议上有批评干部的权利。生产技术民主主要是广泛地吸收工人参加生产技术管理,把群众管理和专业管理结合起来。经济民主主要指工人参加经济核算的活动。“三大民主”是会战工委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的写照,体现了工委始终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靠广大职工的革命行动、创造精神办好企业作为一条根本路线。在坚持充分发扬政治、生产技术和经济民主的基础上,坚持破除“束缚群众手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那些死规章、死制度”,必须“打倒机关的衙门作风,机关必须为生产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领导干部和机关必须接受群众的监督。通过充分发扬政治、生产技术和经济民主,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职工队伍的组织性、纪律性,使企业指挥高度集中。

指调度系统工作作风:“严”就是组织严密;“细”就是安排细致;“准”就是办事准确;“狠”就是抓工作要狠;“快”就是工作决策快、行动快。

“严”是生产指挥要严字当头,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细”是要科学细致地安排生产,对上级指示和基层反映的问题都要认真对待。抓工作要具体,不能粗枝大叶,反对说空话、说大话。只有把工作抓细,才能使计划和决策符合客观实际,才能有正确的指挥。“准”是问题看得准,矛盾抓得准,处理事情准。指挥生产要吃透两头(上头的方针政策和下头的实际情况),不犯主观主义,不瞎指挥。“狠”是指挥生产要做到情况明、决心大。凡是决定的事就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敢说、敢管、敢于要求,对低标准、老毛病敢反,对歪风邪气敢顶,对错误倾向敢斗。“快”是贯彻上级指示要快,反映下面情况要快,处理问题要快。工作要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干就干好。

会战时期油建十一中队提出的职工行为准则,是大庆人严细认真的具体体现。石油会战初期,油建十一中队举行了一次“技术大比武”,管工李天路一心想要拿第一,到达比武现场后,他才发现忘记带最重要的测量工具——拐尺。情急之下,他拿起一根焊条揻成90度当做拐尺使用。时任十一中队队长李德武发现后,随手折了一根草棍儿,递给李天路说:“你既然能够拿焊条当尺子,是不是草棍儿也可以对付啊?”在第二天的班前会上,他当着全班组职工的面,对李天路进行了批评教育。李天路在检讨时说:“过去的比赛名次再高,拿出去也不是响当当,宁要一个过得硬,也不要九十九个过得去。”坚持自觉从严,好字当头,油建十一中队培养出过硬的队伍作风,工程质量享誉油田。

要甩掉我国石油落后的帽子,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国争光;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不讲工作条件好坏,不讲工作时间长短,不讲报酬多少,不分职务高低,不分分内分外,不分前线后方,一心为会战的胜利。

1960年5月,余秋里在党组电话会上,曾总结了会战队伍不讲生产条件、不怕艰苦、不计较时间、不分地区部门、不分职务高低、不分工种专业、不讲生活条件、不计较报酬八种表现。在安达召开的党组扩大会和会战第一次政工会期间,大家把整个会战队伍的精神面貌归纳为“三要十不”。它体现了大庆石油会战职工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攀高峰的进取意识,反映了队伍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夺取会战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会战初期艰苦创业的特殊环境下,起到了充分发挥大家的积极主动性,克服各种困难,变劣势为优势、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这是铁人王进喜同志的一句名言,成为大庆人的一种工作态度,是大庆人社会责任感和求实精神的具体表现。会战工委要求石油职工立足油田,着眼子孙万代,责任心讲“实”,技术讲“精”,第一手资料讲“准”和“全”,作风讲“严”和“细”。无论是集中会战,还是分散作业,都坚持“好字当头,质量第一”,做什么事情都要使人信得过,不马虎、不凑合。为了使“工作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大庆职工在工作中坚持进行自我检查、相互检查和专项检查,坚持有错就改、有偏就纠,保证做出的事情过得硬。

对一个国家来讲,就要有民气;对于一个队伍来讲,就要有士气;对于一个人来说,就要有志气。

这句话出自中发[1964](78)号文件所批转的《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民气,主要是指民族的自尊心和自强心。一个国家有了民气就能傲视和排除各种困难,不屈服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士气,主要是指群体的斗志和信念。一个队伍有了士气就能在极其险恶的条件下完成艰巨的任务,成为拖不烂、打不垮的坚强集体。志气,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理想、意志和奋斗精神。一个人有了志气,就能发挥出极大的主动性、创造性。这“三股气”,是大庆人艰苦创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这是石油工业部和大庆会战工委命名的标杆单位——1202钻井队的优良传统。1202钻井队是1953年3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军五十七师的一个排为基础,组建于玉门油矿。建队以来,1202钻井队继承和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先后经历10次大调动。转战玉门、克拉玛依、四川、辽河、华北等7个油田,为发展祖国石油工业屡建功勋。在20世纪50年代,实现钻井进尺月上千(米)、年上万(米),创立“天山标杆”。60年代,怀着甩掉祖国石油落后帽子、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雄心壮志,创出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纪录,先后超过了苏联格林尼亚功勋钻井队和美国王牌钻井队。

这是表达大庆石油会战职工战胜一切困难信心和勇气的豪言壮语。石油会战初期,困难重重,要把会战打上去,非常需要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1960年4月29日召开的会战誓师大会上,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大庆石油会战领导小组组长康世恩提出,要树雄心,立大志,人人争当英雄好汉,并鼓励大家,英雄手下无困难,就是看我们志气高不高,气魄大不大。在誓师大会精神鼓舞下,会战队伍士气高涨,喊出了“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手下无困难”的豪言壮语。1962年1月2日,康世恩在战区干部大会上的报告中说,一年多来能取得这样大的成绩,全体职工具有“石油工人面前无困难”的气概,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手下无困难”,具有鲜明的主体意识,内涵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成为大庆人不畏困难,勇敢拼搏的精神力量。

这是大庆油田开发建设获得成功的基本经验之一,也是大庆人的行为准则。大庆石油会战一开始,大庆人就坚持把高度的革命精神与严格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狠抓第一性资料,把弄清油层情况作为勘探时期的首要任务。正是由于大庆人坚持把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保证了石油会战的胜利。1964年8月,朱德同志为大庆题词,赞誉“大庆是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相结合的新型社会主义企业的标兵”。

1959年底,余秋里召开了技术座谈会,研究油田的富集区在哪里。这时,从四川局设计院出差到大庆收集资料的青年技术员王毓俊根据自己在长垣北部了解到的萨尔图地质资料,发现越往北油层越厚,由此判断大庆长垣的油气富集区在北部萨尔图。可是,自己只是个技术员,怎么样才能反映到会战指挥部呢?想到国家缺油,想到会战领导急迫的心情,他顾不得等级、程序,鼓足勇气直接找到了余秋里,汇报了情况。余秋里高度重视他的意见,十分欣赏他敢想、敢说的胆识。余秋里认识到,在包括技术在内的油田各项重大决策上,要广泛吸收各级人员的意见,这样才能确保工作部署的正确性。1960年4月9日至11日首次召开了技术座谈会,参会人员由部、局、指挥部、大队、基层五级,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组成。由此,“五级三结合”成为大庆企业民主管理的一种形式。

这是在会战初期,会战领导小组向全体职工提出的一项基本工作原则。在1960年6月21—25日召开的油田五级三结合技术座谈会的闭幕式上,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康世恩在总结报告中提出:“我们搞石油的工作岗位是在地下,一切工作都需要做到1000公尺以下,都是为了解决油层的问题,这是我们大会战的根本任务。”会后,经过凝练和提高,这句话演变成了“石油工作者岗位在地下,斗争对象是油层”。这一原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实现科学开发油田起了重要作用。

即在不同类型的客观事物中选择不同的典型进行试验,从而总结概括出该类事物中带有一般规律性的东西,借以指导面上工作的一种方法。大庆石油会战初期,为了检验早期内部注水、保持压力开采这一方法是否正确,在油田中部开辟了30平方公里的生产试验区,还进行了依靠天然能量开采,晚期注水、分层注水等十大试验项目。经过实践对比证明,早期内部注水、保持压力开采的方法具有优越性,因而在全油田的开发设计中采用。为了研究油田开发的全过程,及早考虑油田开发中后期的产量变化情况和总采收率情况,大庆油田专门钻了14口井,进行小井距试验,把需要几十年才能看到的油田开发全过程,缩短到半年至一年的时间里,并且得以正确认识和掌握产量的变化规律。另外,岗位责任制的建立、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完善,以及年终的“评、比、选、树”活动等,都是经过试点取得了经验以后再逐步全面展开的。实践证明,坚持“一切经过试验”,是制定和实施正确决策的前提,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领导水平,不断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为进一步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会战优良传统,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进社会、进课堂、进基层、进机关,学习成果入脑、入言、入行。2010年6月18日上午,集团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与油田党委联合开展的“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报告会在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举行。一场深入学习传承中国石油宝贵精神财富的系统教育在集团公司各企事业单位广泛展开。[详细]

2018年3月30日,国内首个以工人阶级代表人物命名的学院——铁人学院,在大庆油田正式揭牌成立。同年6月13日,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2018年7月7日,集团公司在大庆油田铁人学院举行揭牌仪式。

铁人学院是目前中共中央组织部确定的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国有企业唯一一家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是服务中国工业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专门研训基地,学院立足“工”字号特色,面向全国工业领域产业大军,瞄准造就一支“对党忠诚、勇于创新、兴企有为、服务有力、清正廉洁”的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目标,充分发挥大庆油田政治文化培训资源优势,着力构建“大庆精神+”的总体格局,努力培养听党话、跟党走的中坚骨干力量。 [详细]

      大庆油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持续创新的科技进步史。

“随着油田不断开采,三次采油后接近废弃条件的区块越来越多,但它们仍有超40%的油未被开采出来。需要通过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研究一室主任工程师曹瑞波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就世界同类油田而言,稳产期最长12年,短的只有3年至5年。大庆油田历经近60年开发建设,仍然保持着高水平的开发效果,离不开自主创新、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 [详细]

“走出去”是大庆油田当前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构建“做大中东、深耕非洲、发展中亚、拓展亚太、介入美洲、巩固国内”的市场格局,需要大踏步、快节奏地实施“走出去”战略。

回顾2018年,大庆油田始终坚持稳健发展,发挥整体优势,强化统筹协同,实现了市场开发的拔节生长。

着眼国际,新市场、新业务不断涌现。2018年,大庆油田中标阿穆尔天然气处理厂营地钢结构房屋合同,使油田海外业务首次拓展到俄罗斯市场;成功开发科威特石化工程电仪安装项目,实现了电力施工队伍首次走出国门。同时,通过代理营销获取秘鲁、缅甸抽油机产品订单,中标乌干达翠鸟油田原油乳化试验项目,新签尼日尔五金工具产品出口合同,实现了石油装备、化工产品、工业产品和民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多点耕耘全面收获。 [详细]

首次大规模推进战略联盟合作,与塔里木油田、长庆油田、西南油气田等十几家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创新跨行业对话华为,构建了有效共赢模式。

收入首次破百亿元新纪录,国际业务总量实现历史性新跨越,实现零事故、零伤亡、零污染运行,并创造海外业务安全运行连续天数新纪录。

围绕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目标,结合推进新时代油田振兴发展要求,在集团公司党组和集体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大庆油田积极“走出去”,依靠投资、服务和贸易并行,发展形成了涵盖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石油装备和化工产品销售、生产保障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具有承揽整装油田勘探开发、单项工程技术服务、大包服务、一体化服务和EPC/PMC的资质、能力与经验,项目盈利能力和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显著增强, 为“当好标杆旗帜, 创建百年油田”和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提供了有力支撑。

1998年, 大庆油田成功进入委内瑞拉物探和钻井市场,标志着大庆油田开始实施国际化经营。20多年来,大庆油田按照国际油气俱乐部的行业规则,结合行业及企业的具体情况,在技术、智力、财务、资产、信息、管理、议价能力等方面进行“工程再造”,在“合理化——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的发展历程中,海外业务逐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项技术服务向总包和一体化服务、从工程建设分包到EPC总承包、从单纯的油服业务向油服和油气业务并举、从以技术为导向向以“技术+投资”为导向的重大跨越,踏上了“以技术换市场,以市场换资本,以资本换资源”的良性发展轨道,形成了覆盖中东、非洲、中亚、亚太和美洲五大市场区域、54个国家的市场格局。

  • 中东地区
  • 非洲地区
  • 亚太地区
  • 中亚俄蒙
  • 美洲地区
  • 欧洲地区

中东地区

1、伊朗
1999年大庆油田与中油测井公司联合中标伊朗测试项目;2010年大庆油田在伊朗开展录井、地面计量、连续油管作业施工及设备租赁等业务。
2、以色列
2000年大庆油田生产的医药中间体进入以色列市场。
3、伊拉克
2005年大庆油田进入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市场,并相继进入哈法亚油田、鲁迈拉油田、巴德拉油田、米桑油田、祖拜尔油田、库尔德地区和东巴格达油田市场;2009年大庆油田成立中东分公司。
4、叙利亚
2006年大庆油田射孔器材销往叙利亚市场。
5、阿曼
2007年大庆油田首次进入阿曼固井技术服务市场;2010年中标石油破乳剂供应合同;2008年大庆潜油电泵第一个独立投标中标进入非中石油市场;2013年提供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6、科威特
2011年大庆油田中标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项目,并建立维修中心基地,提供一体化服务。
7、沙特
2014年大庆油田钻井服务首次进入沙特市场;2018年中标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钻机服务项目;2019年成功中标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修井机服务项目。
8、土耳其
2017年大庆油田电力集团承接泽塔斯超临界燃煤电站检修项目;2018年承揽了土耳其电力线路运维项目。
9、阿联酋
2001年大庆油田依托水井钻凿施工业务闯入阿联酋。2009年大庆油田中东分公司在阿联酋注册成立。

非洲地区

1、南/北苏丹
2000年大庆油田潜油电泵进入苏丹,大庆油田首次进入非洲市场;2002年钻修井、录井、固井等业务进入;2008年成立苏丹分公司。
2、埃及
2001年大庆油田钻井业务首次进入埃及市场。
3、阿尔及利亚
2004年大庆油田在阿尔及利亚进行钻井、固井及定向井、水平井施工。
4、尼日尔
2006年大庆油田射孔器材进入尼日尔市场。
5、乍得
2010年大庆油田在乍得开展潜油电泵和螺杆泵销售与服务业务;2018年,大庆油田在乍得开展信息技术服务、原油破乳剂及水处理服务业务。
6、莫桑比克
2010年大庆油田钻井、固井、录井业务进入莫桑比克市场;2017年大庆油田公司设立了莫桑比克前线工作组。。
7、利比亚
2006年大庆油田录井业务进入利比亚市场;2007年射孔器材销往利比亚。
8、乌干达
2018年向乌干达中海油分公司提供油田化学技术服务。
9、埃塞俄比亚
2005年大庆油田射孔器材销往埃塞俄比亚市场。
10、加蓬
2006年大庆油田射孔器材销往加蓬市场。
11、毛里塔尼亚
2006年大庆油田射孔器材销往毛里塔尼亚市场。

亚太地区

1、朝鲜
1996年大庆油田射孔器材销往朝鲜市场。
2、印尼
1999年大庆油田物探业务率先进入印尼市场。2004年潜油电泵、修井、DST测试、地面计量、电站保运业务进入印尼市场;2011年成立印尼分公司。
3、孟加拉
1999年大庆油田输油管道工程进入孟加拉。
4、印度
2000年大庆油田生产的产品荧光增白剂销往印度;2006年承揽印度DUPL管道项目。
5、日本
2000年大庆油田生产的医药中间体进入日本市场。
6、马来西亚
2001年大庆油田录井业务进入马来西亚市场。
7、泰国
2002以来年大庆油田生产的抽油机进入泰国市场。
8、澳大利亚
2002年大庆油田抽油机出口澳大利亚市场。
9、越南
2005年在越南承揽燃煤电站运维项目。
10、巴基斯坦
2006射孔器材销往巴基斯坦;2007年钻井业务进入巴基斯坦市场。
11、韩国
2007年大庆油田生产的BOPA塑料薄膜进入韩国市场。
12、新加坡
2007年大庆油田生产的BOPA塑料薄膜进入新加坡市场。
13、缅甸
2011年大庆油田承揽了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缅甸段)第三标段EPC总承包、卡拉巴海沟穿越工程等项目;2018年装备制造集团抽油机成功销往缅甸市场。

中亚俄蒙

1、土库曼斯坦
1996年大庆油田射孔器材打入土库曼斯坦市场;2008年工程建设在土库曼斯坦施工天然气集输工程和管道工程。
2、阿塞拜疆
1996年大庆油田射孔器材首次打入阿塞拜疆市场;2003年大庆油田录井进入阿塞拜疆。
3、乌兹别克斯坦
1996年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射孔弹厂打入乌兹别克斯坦市场。
4、吉尔吉斯斯坦
1996年大庆油田射孔器材首次打入吉尔吉斯斯坦市场。
5、哈萨克斯坦
2005年成立大庆油田DPS哈萨克斯坦公司;2016年大庆油田公司与哈萨克斯坦达成油气技术开发合作意向。
6、蒙古
2005年8月,大庆油田进入塔木察格海外油气田勘探开发市场,并带动了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生产保障一体化服务业务进入该市场;2014年钢骨架塑料复合管产品进入塔木察格油田;2015年电缆产品进入塔木察格油田。
7、俄罗斯
2009年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承担中俄原油管道标段施工;2016年承担中俄原油管道二线标段施工;2018年承揽了俄罗斯阿穆尔天然气处理厂钢结构房屋工程建设项目。

美洲地区

1、美国
1994年大庆油田生产的潜油电泵首次销往美国;2000年生产的医药中间体进入美国市场;2001年钻井业务首次进入美国市场;2006年装备制造生产的抽油机销往美国;2018年射孔器材销往美国。
2、加拿大
1997年大庆油田与加拿大皇朝公司共同开发“州13”区块,提供井下作业服务;2014年成为壳牌公司加拿大市场的抽油机生产商。
3、委内瑞拉
1998年大庆油田组建石油技术进出口公司,当年在委内瑞拉进行物探、钻井、乳化油水平井及三维地震工程等技术服务。1999年,成立大庆委内瑞拉公司。
4、墨西哥
1998年大庆潜油电泵销往墨西哥市场。
5、古巴
2001年大庆油田射孔器材销往埃古巴市场。
6、厄瓜多尔
2011年大庆油田潜油电泵销往厄瓜多尔市场。
7、巴西
2012年大庆油田潜油电泵销往巴西市场。
8、秘鲁
2018年大庆油田抽油机销往秘鲁。

欧洲地区

1、英国
2002年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出口英国抽油机及配件。
2、荷兰
2002年大庆油田创业集团生产的精细化学品化学中间体进入荷兰市场。
3、意大利
2007年大庆油田昆仑集团生产的BOPA塑料薄膜进入意大利市场。
4、比利时
2007年大庆油田昆仑集团生产的BOPA塑料薄膜进入比利时市场。
5、法国
2009年大庆油田生产的抽油机进入法国市场。
6、奥地利
2011年大庆油田生产的抽油机进入奥地利市场。

大庆油田发现至今,累计生产原油23.9亿吨,天然气1320亿立方米。60年来,大庆油田源源不断地为祖国经济动脉注入强劲动力,成为石油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作为资源型企业,油气勘探开发是大庆油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大庆油田神圣的责任和使命。 [详细]

大庆油田“焕发青春” 勘探开发获重大进展

26日是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纪念日。记者从大庆油田获悉,油田在四次采油技术、页岩油、天然气等勘探开发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进一步夯实了油田高质量发展基础。其中,四次采油技术应用后,将增加原油可采储量1亿吨以上。 [详细]

大打油气勘探进攻战

增强资源储备“粮仓”

打好开发“精准战”

提升发展效益空间

掀起产量“全员战”

强化斤两必争意识

注重顶层设计
全方位部署强动力
推进优化重组
结构调整增活力
创新管理模式
优化运行提效力

60年来,大庆油田在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发展中累积了不少阻碍发展的难题。破解难题,深化改革是必然之举。

近年来,大庆油田深入贯彻中央和集团公司深化改革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振兴发展主题,把深化改革作为当好标杆旗帜的重要抓手,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重点领域获得新突破,以此强动力增活力提效力。 [详细]

尽管已经开发建设了近60年,大庆油田的“颜值”却越发“在线”,说是“逆生长”也不为过。

时值九月,步入大庆油田生态建设示范区,空气清新扑面而来,生态景观错落有致,河渠湖旁绿柳成荫,基层站队周边硕果累累……这是大庆油田扎实开展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

一直以来,大庆油田始终把生态建设放到与油田勘探、开发等中心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打造生态建设示范区、植树造林、回收建筑垃圾等大量工作,努力让生态建设与油田发展并肩同行。 [详细]

一个目标: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五项工作:拆、修、集、用、育

三大会战:技术、设备、人员

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党建,一流的党建引领一流的企业。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让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是大庆油田必须履行好的政治责任。进入新时代,大庆油田创新党的建设工作,以当好标杆旗帜为根本遵循,继承发扬党建工作优良传统,以党建工作的全面加强引领基层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建设百年油田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大庆油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让基层党的建设更具活力,更有成效。[详细]

走过一个甲子的大庆油田,以崭新的面貌和奋进的姿态,进入了新时代,踏上了新征程。

大庆油田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紧紧围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这个大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振兴发展纲要”,积极应对各种变数和挑战,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为中国石油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详细]

  • 国内外油气产量当量保持在4500万吨以上
  • 天然气产量占比达到15%以上
  • 海外权益产量占比达到45%以上
  • 松辽主体层系资源探明率达到70%以上
  • 主力油田采收率达到60%以上
  • 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
  • 跨国指数达到60%以上
  • ...
  • 固本强基阶段
  • 转型升级阶段
  • 持续提升阶段
  • 2020
  • 2030
  • 2060
本土油气业务——持续有效发展:突出勘探、精准开发,重点做好加强勘...
海外油气业务——规模跨越发展 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服务保障业务——优化升级发展 针对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
新兴接替业务——稳步有序发展 从优化业务结构、完善价值链条出发...

2035~2050年,进入持续提升的后期阶段

  • 通过持续优化提升,实现向国际化资源创新型企业的跨越
  • 企业技术水平世界领先,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 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国内外油气产量当量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
  • 全面建成以能源开发为主、相关业务协同高效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企
  • 标杆更加突出,旗帜更加鲜艳,员工生活更加幸福

《铁人传》

孙宝范、卢泽洲执笔的《铁人传》以王进喜同志的生平为写作线索,着重刻画了英雄成长的动力及其种种感人事迹。全书以翔实的资料,朴素的纪实手法,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了铁人王进喜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堪称一部穷人治穷甩掉落后帽子的历史,也是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实现人生价值的心灵历程,歌颂了铁人不朽的业绩,诠释了铁人精神。

《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是由《大庆精神》编写组所编制, 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详细介绍大庆精神的书籍。大庆精神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爱国——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创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求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奉献——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铁人王进喜》

《铁人王进喜》大型连环画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和中国石油报社策划,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用140多幅图画、3万多文字,描述了王进喜从出生到逝世的47个不平凡的春秋,着重反映了王进喜从玉门来到大庆油田参加石油会战的主要事迹。该书画作全部为手工绘制,粗犷中不乏细腻,写实中蕴含风骨;文字朴实中充满深情,简洁中展现精神,被与会者认为“是一本传播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又一生动教材”。

十集电视政论片《大庆魂》

2009是大庆油田发现50年,也是大庆建市30年。2008年11月份,大庆油田、大庆市政府与中央电视台开始策划拍摄这部纪录片。《大庆魂》全景式回顾了大庆石油会战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充分展示了今朝魅力大庆的风采。

纪录片《从中国到中国》

六场大型话剧《初升的太阳》

1960年春节刚过,北中国的大地上,狂风卷着碎雪在冻裂了的土地上,肆虐地席卷着,似乎要把一切都吞掉。然而,在戴铝盔的石油将军的指挥下,王进喜带领着钢铁钻井队一马当先,后面万马奔腾,进行了一场几近惨烈和震惊世界的石油大会战。

十集大型政论片《大庆魂》

话剧《铁人轶事》由铁人王进喜在石油会战期间的八个生活片段构成,浓缩、凝练地表现铁人的生命历程,于细微处见精神,于危难中见刚强,于苦涩中见伟岸,于逆境中见真诚,将一位真实、鲜活、崇高的铁人形象树立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在心灵深处受到震撼,受到冲击,受到感化,从而拉近了与英雄铁人的距离。

28集电视剧《奠基者》

28集电视剧《奠基者》是由空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北京世纪大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工业题材电视剧,该剧根据作家何建明的长篇报告文学《部长与国家》改编,讲述了1958年到1963年间独臂将军余秋里在危难之时出任石油部长,带领“铁人”王进喜等数万石油工人展开的艰苦卓绝的大庆石油会战,最终扭转中国石油工业的被动局面的故事。

电影《创业》

1975年2月11日,反映大庆油田的电影《创业》在全中国公映。电影《创业》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74年出品。该片由于彦夫执导,张连文、李仁堂、陈颖、朱德承、宫喜斌、章杰等领衔主演。该片真实地再现了中国石油工业创业时期的艰难和油田的风貌,反映出艰难多舛而又轰轰烈烈的创业史。

电影《铁人》

《铁人》是由尹力执导,吴刚、刘烨领衔主演的电影。故事在现代的沙漠石油钻探作业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庆"石油大会战"之间交替进行。“铁人”王进喜和现代“铁人”刘思成分别进行着他们“铁”的故事。

1、我为祖国献石油

00:00/00:00
 
审核:李晓纬   编辑:黄秀环  技术:吴敏华、李勤  设计:段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