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智库|
  • 利比亚与“轻脚印”战略的局限性

    利比亚过去五年的发展态势表明,“轻脚印”战略在打击装备相对精良的武装分子方面非常有用,但该方法不能解决处在大中东地区动荡与冲突核心的社会及政治争端。

    2016-08-15
  • 土耳其主动向俄罗斯示好

    近日土耳其向俄罗斯示好,是土耳其在遭受政治孤立多年后重新校准外交政策的更广泛努力中的一部分。当前美国与土耳其之间的紧张关系非常真实,可能会破坏彼此间的信任。

    2016-08-15
  • 中国不断演变的经济外交方针

    为了抑制经济竞争,美国决策制定者应寻找方法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中国主导的经济举措,并适应中国在美国主导倡议上的合作,比如通过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投票权份额来更好地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

    2016-08-15
  • 突尼斯的又一重要时刻

    突尼斯常被说成是2011年阿拉伯动乱后唯一的成功案例。在8月第一周,世界见证突尼斯民主进程的推进:总理哈比卜-埃西德下台,总统埃塞卜西任命地方事务部长优素福-沙赫德出任新总理。外界将会基于新总理30天内组建的新政府及其提交给议会的计划对其做出评价。

    2016-08-12
  • 经济关系会抑制冲突发生?

    过去十年,中日关系因中国东海岛屿争端而逐步恶化。有分析人士担心中国同日本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有专家则认为,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会阻止战争。经济关系的确能有力抑制冲突,但这一关系并不是决策者所注重的唯一因素,甚至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2016-08-12
  • 非洲基础设施融资:从开发银行到长期投资

    布鲁金斯学会专家Rabah Arezki和Amadou Sy在《非洲基础设施融资:从开发银行到长期投资》一文中对非洲基础设施投资适用怎样的融资结构进行了研究。考虑到投资者偏好不同,文章认为,非洲成功填补新的高风险基础设施缺口将是开发银行与长期机构投资之间的一种巧妙平衡。

    2016-08-10
  • 其他国家应该效仿日本的财政刺激措施吗?

    一个国家是否有财政刺激空间,并非简单地取决于政府借贷的利率,而取决于该国的公共财政是否是可持续的,而这又取决于其公共债务水平、基本预算余额规模,以及实际GDP增速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差异。希望欧洲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不要效仿日本近期把财政审慎态度抛到九霄云外的做法。

    2016-08-10
  • 取消税收优惠对美国油气生产的影响

    几十年来,美国石油和天然气投资的税收处理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政策问题。支持税收改革的一方与支持现有税制的一方各执一词。取消税收优惠对能源价格、国内生产和全球消费的预测性影响表明,三项税收优惠都不会直接或实质性的改善美国能源安全或缓解气候变化。

    2016-08-09
  • IMF埃及项目--第三次会好运吗?

    埃及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员本周将在开罗开始谈判,以敲定一份三年期价值120亿美元的项目。如果谈判进展顺利,并且该项目获得IMF管理与执行委员会批准,那么埃及将在10月前收到第一期贷款款项。虽然这一事件获得广泛关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五年中,埃及已沿着这条路走过两次。

    2016-08-05
  • 乌克兰现在需要什么贸易政策?

    乌克兰最重要的贸易协议是与欧盟签署的联合协议。乌在贸易政策方面的主要追求应该是扩大对欧盟出口。最好的方式是吸引外国投资者,生产不受欧盟关于乌克兰产品进口配额限制的商品与服务。乌政府需要专注于增加相关配额,为此要加强政策协调。

    2016-08-05
  • 如何挫败普京对西方的颠覆战争

    俄罗斯挑衅性的主动措施让外国投资者和国际借贷者看到了在俄开展业务的高风险。俄罗斯自认应当自行决定本国的优先事项,无视他国利益,却又寻求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并得到尊重,未免有些贪心。

    2016-08-04
  • 为何美国下任总统会支持TPP

    美国总统候选人在做巡回政治演说时虽然可能会抱怨不公平贸易行为和不平等竞争环境,但进入白宫后,他们的观点会改变。总统会优先考虑更广泛的国家利益,而非地区和教区事务,而且他们明白拥有全球经济领导力的优势。

    2016-08-03
  • 地中海东部的油气开发

    本文探索了地中海东部天然气丰富的国家可能采取的合作方式。作者也发现,天然气可用于推动该地区的和平进程。本文侧重于三个主要的天然气田。

    2016-08-03
  • 美国向WTO提起诉讼:要求增加从中国的进口来挽救就业

    美国于7月份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交了一份涉华贸易争端诉讼,声称中国违背国际法对矿产实施出口税。在这一诉讼中,美国希望中国出口更多而不是更少的矿产,因为美国的就业依赖于这些出口产品。

    2016-08-03
  • 印度改革尚未完成

    印度在结束工业许可证制度和拥抱世界贸易之路上已走出很远。但在一个民主国家,拉奥模式――靠诡计而非公众说服力推进改革――也只能走这么远了。两年前,许多人期待莫迪会用他很好的沟通天赋向公众推销艰难但必要的改革。不幸的是,民众仍在等待。

    2016-08-02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