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3日全新推出,每周四出品,集合新华丝路中文产品精华,聚焦全球共建“一带一路”,集纳名录内智库、机构、专家的研究成果;发布新华社记者、分析师独家调研并撰写的分析稿件;实时监测世界主要经济体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投资风险,并就风险点进行研判,助力用户及时了解、识别、评估、应对风险。
空中丝绸之路自2017年6月提出以来蓬勃发展,从“硬联通”“软联通”到“心联通”取得丰硕成果。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将重点围绕共同夯实合作基础、共同拓展合作领域以及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等三方面展开。
近年来,拉美多国相继推出碳中和目标和可再生能源战略,绿色转型及中拉绿色能源合作的案例不断涌现,呈现出自主探索、地区共识与现实挑战交织的态势。中拉绿色能源合作正从单一的设备采购和工程承包,延伸至产业链深层次及制度性安排等,合作方向呈现多元化趋势。
始于2017年由工商银行发起的“一带一路”银行间合作机制(Belt and Road Bankers Roundtable, 以下简称“BRBR机制”),在2024年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首度实现深度合作落地后,其取得的系列成效表明,该机制正实现从“中央引领”到“地方深化实施”、从政策倡议到实体项目落地、从平台搭建到标准输出与能力建设的战略升级。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签署的“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对美国能源政策作出较大调整,清洁能源产业受到冷遇,政策支持明显向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产业倾斜。美国国内一些人士担忧,该法案将延缓美国绿色转型进程。美国舆论界有观点认为,该法案为中国深化和全球南方国家新能源合作、在绿色发展方面提升国际影响力提供了机遇。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近日在京举办,成为全球供应链协同创新的重要窗口。与会跨国企业展示其与中国供应链深度融合的成果,高度评价中国供应链的韧性、效率与创新活力,认为其全球价值日益凸显。
近年来,以网文、网游、以及以网剧为代表的网络视听艺术产品,在全球刮起“中国风”,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新三样”。文化“新三样”向世界正面展示着中国的现代化风貌、社会价值观、文化自信和创新力。业内人士建议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实现从“内容出海”到“生态出海”的模式升级,护航文化“新三样”可持续出海。
随着中国农业科技在基因组学、农业人工智能等多个关键领域进入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农业“走出去”的重点场景已经从援助亚、非不发达地区,扩展到以市场化的方式进军东南亚、中东、中亚、南美等地。新技术的低成本优势、在目标国家地区快速因地制宜的创新能力展现出中国农业企业海外发展的巨大空间。
中式美学在海外市场的热度持续攀升,彰显中国非遗产品巨大的 “出海”潜力。然而,代表性品牌不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缺乏供销对接平台等问题却阻碍了非遗产品迈向世界的步伐。业内人士建议,应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化品牌,制定非遗产品统一标准,并建立跨境交易服务机构,助力非遗产品加速“出海”。@赵娜 入库简介请审阅
近日,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成功举办。自2023年举办首届峰会以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产业投资、绿色矿产、科技创新等合作积极推进。在乌兹别克斯坦,中乌双方携手推进一系列标志性项目,推动区域互联互通与可持续发展。在哈萨克斯坦,中哈共建的图尔古孙水电站稳定运行近四年,成为中哈清洁能源产能合作典范项目。
全球光伏行业的年度盛会——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和智慧能源&储能及电池技术与装备(上海)大会暨展览会(SNEC 2025)于近日落下帷幕。限产能,护创新,开展绿色分级定价,升级出海战略……成为光伏行业打破困局的共识。
卫生健康合作是中非友好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63年,中国正式向阿尔及利亚派遣援外医疗队,开启了对非医疗援助的篇章。湘雅医院派出的妇产科医生张友明便是首批队员之一。新时代的对非医疗援助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持续推进,“健康丝路”的建设深化了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医疗交流。
近年来,随着中非合作蓬勃发展,深耕非洲的中国企业数量持续增多,在非中国公民和中国企业对安保业务的需求明显呈现扩大化、多样化趋势。调研发现,中国安保企业赴非开展业务的速度滞后于市场需要,专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也亟需提升。专家建议从培育人才、科技赋能等方面入手,推动中国安保企业在非加速发展。
2024年以来,西部制造业重镇重庆与全球外资“磁石”阿联酋在经贸投资领域的互动明显提速,双方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领域拓展合作空间,未来“重庆智造”与“阿联酋资本”的深度融合可期。
受美国关税政策多变等因素刺激,近期我国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在海外快速成长,下载量和交易量均快速攀升,集中反映了各国市场群体间寻求合作的强烈意愿,也折射出中美贸易格局或发生的新变化。社群经济等跨境电商平台模式或为全球跨境电商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有望成为重构全球贸易体系的新型方式。
近期,阿根廷先后与中国达成两国本币互换协议中350亿人民币(约合50亿美元)展期还款、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达成200亿美元融资,及时缓解了外汇储备压力。值得关注的是,基于阿根廷当前对内对外需求,阿根廷短期内与我务实合作大方向相对稳定,但其同中国在双边本币互换等领域合作也面临多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