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3日全新推出,每周四出品,集合新华丝路中文产品精华,聚焦全球共建“一带一路”,集纳名录内智库、机构、专家的研究成果;发布新华社记者、分析师独家调研并撰写的分析稿件;实时监测世界主要经济体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投资风险,并就风险点进行研判,助力用户及时了解、识别、评估、应对风险。
如今,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化肥经由连云港发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已成常态;哈萨克斯坦出口的矿产等优势贸易品,80%以上也通过连云港口岸集散分拨......
受中美博弈和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欧盟对来自中国的投资不断抬高门槛,在欧中国企业的运营环境进一步恶化,在华欧洲企业受政治因素影响也越来越明显,部分欧洲中小企业甚至表现出主动“剥离”的倾向。
北海道夕张密瓜、爱媛果冻橙、红颜草莓……近年来这些来自日本的水果因价格高、品质好,屡屡成为国内社交媒体的“网红”水果,日本水果也成为“高端、精品”的代名词。
西班牙国际旅游业强势复苏,对我国旅游业有四方面启示值得借鉴:其一,重视国际旅游业的推广和发展,以国家品牌形象加以推广。其二,制定中长期国际旅游业的战略规划,推进国际旅游业现代化进程。其三,加大对国际旅游业的投入和支持,加快国际旅游业智能数字化进程。其四,加大国际旅游业产品创新开发和分类规划管理,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挖掘内在潜力。
2023年2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各国订单库存比好转,全球经济呈现初步趋稳回升迹象。专家分析,全球制造业经过约一年的调整后“曙光初现”,即将进入“筑底”阶段,中国应抓住全球需求回暖的窗口期,巩固和扩大疫情三年间在制造业产业链、数字贸易等竞争力优势,为中国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支撑作用。
亚洲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权重持续增加,新兴经济体增长潜力凸显。专家认为,亚洲区域经济体量增长为中国带来更好发展环境,全球产业链正向欧亚大陆中心方向集中。但随着印度、东盟等国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和资本流出对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形成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