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努力从一个由投资和出口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向一个基于消费和服务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化,这一努力造成了全球市场的动荡。由于经济衰退加剧,债务水平水平不断上升,房地产市场日趋衰弱,以及滞后的生产率增长,造成的混合问题。
中国过去四十年的骄人经济改革记录实施的缓慢平稳。中国战略的另一关键方面是从其他国家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人们普遍认为,在经济的其它领域,金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究其原因一直是意识形态和复杂性问题的混合。
在建立了全球历史上最大的外汇储备体系之后,现在为了阻止人民币贬值,中国正在以飞快的速度花费他们。为了保卫当前的人民币汇率,中国将花掉所有的储备,这是极不可能的。此外,除了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之外,外汇储备对其他任何东西都是没用的,所以,在这一汇率波动期,中国不妨用它来保持汇率稳定。
自从新千年开始,全球不平等已经下降。全球基尼系数从2013年的69下降到2013年的65。新兴经济体经济快速增长,尤其是中国,在促成这一趋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同一时期,中国人均收入从730美元增加到2200美元,全球平均增长水平,为从1,090美元,增加至2,010美元。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自世纪之交以来,在韩国与其所有主要贸易伙伴已经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中,韩国与中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可能是贸易最大的。然而,按照贸易和投资政策的深度和自由化程度而言,这并不是最好的。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中国股市引领标准普尔500指数?》,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Jan Zilinsky2月2日发布。文章表示,最近几周,中国和美国股市之间的收益联动是明显的。在2016年的前两周,上证综合指数累计亏损18%,而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8%。
中国的经济基础与其过紧的货币政策间的矛盾正愈演愈烈。自2012年5月18号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50个基点之后,中国的货币政策再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但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市场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发生了剧变。/
尽管政府不再强调整体增长数,而是强调结构性改革和环境资源问题,但2014年GDP依然受到很大的关注。实际上,GDP增长仍然是发展和改革这两者之间的平衡需求最重要的标志和信号。在投资与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消费导向型经济的过程中,中国亟需一个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下跌会造成大量房产开发商违约,然而其危害并不局限于此:一方面房价下跌会导致企业以房产为抵押品的借款能力降低,影响企业投资;另一方面,房价下跌会导致居民财产贬值,进而影响居民消费。投资与消费的降低又会影响整体经济,导致更多违约产生。
几年前,投资界有一个投资资本“大轮换”这一命运多舛的主题,也即是投资者将资本从政府债券向股票转换。关于这一大轮换的讨论不止一次,但现在它正发生在中国。这一轮换其中的一部分是,投资者希望把他们的房地产资产向拥有金融资产转变,诸如股票和债券。
提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常浮现在脑海中的图像是,飞临北京以及上海时,看到的大海一样无尽的住宅楼。事实上,对于中国住宅投资需求一直是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催化剂。但是,该市场还存在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也即是非住宅市场,主要由写字楼和购物中心和酒店那样的零售物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现在正考虑把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的一篮子货币,并且会在年底前作出最后决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应该欢迎把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历史会证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SDR的这一看似微不足道决定的正确性,从长远来看,这会成为西方世界的一个福音。
中国的银行体系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它的资本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接近发达经济体。Borst和Lardy对中国金融体系发展进行了追溯,它不是一个传统银行主导的和国家导向的金融体系,而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以市场为基础的体系。他们分析并概述了必需金融改革的最优顺序,从而对伴随这种演进而来的新风险进行管理。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专家Sean Miner在《中国作为G20主席国可能取得哪些成就?》一文中表示,作为二十国集团(G20)今年9月份峰会的主席国,中国一直在努力留下好印象。自由化的贸易和投资对实现中国自身的增长目标而言必不可少,那么中国在G20峰会上可能推进哪些具体的提案呢?
中国债务,特别是公司债的飞速上升引发担忧:中国是不是难以避免银行危机,这是否会进一步降低经济增速,对全球经济造成很大程度的负面外溢效应?这种恐惧是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一些投行近期的预估,预估显示,最近一些年新增贷款的相当一部分已经进入国有公司,导致生产过剩,利润率变负。
2025-08-26 17: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