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已将全球卫生问题提升到国内和国际议程的首位。然而,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美国的应对措施未能保护生命。拜登政府和全球卫生界必须做好准备,要证明美国的投资能产生效益,美国参与国际合作对于保护国内民众健康至关重要,而在国外获得的效益将会增大美国人自己的安全感和福祉。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挑战,促使全球竞相开发和分发可行疫苗。对新冠病毒产生广泛免疫的疫苗是控制疫情的唯一有效手段。目前有200多种候选疫苗,其中13种正在进行1期临床试验。到2021年中期,可能会有多种获得许可的疫苗。
尽管国民收入趋于一致,但国家内部许多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在扩大。国家经济增长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但国家内部国民收入差距往往比国家间差距更持久。增长和发展会受到邻近地区增长率的影响。这种影响被称为外溢效应。本文试图通过考虑邻近地区和外溢效应来解释国家以下地区增长的决定因素。
仅仅在过去的几年里,印太地区已经成为一个日益活跃的国防创新环境。中国快速的军事现代化促使其他印太国家进行了类似的技术投资,而该地区目前正处于中国和美国之间地缘政治和军事竞争的核心。这种显著的加速可能会影响这个大国竞争舞台上的力量平衡。
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言论再次引发讨论。他说,无论未来谁入主白宫,欧洲都需要行使更大的防卫“主权”。作者认为,马克龙是对的。不过,在过去几十年,其他领导人也表达过类似情绪,但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最新呼吁能否带来实质性变化,让欧洲成为一个可靠的、独立的安全参与者,尚待观察。
新分析发现,中国碳排放最早可在2026年达到峰值,并有望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愿景,同时产生近1万亿美元的净经济和社会效益。要实现这一愿景,中国必须在未来5年集中精力解决4个关键问题:转向清洁的发电能源,提高工业能源效率,运输部门电气化,以及使用碳捕获方法加速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的过程。
新冠肺炎疫情已将儿童保育问题置于许多美国人需要首要考虑的问题。疫情冲击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即儿童照顾者和工薪家庭在疫情期间如何生存。为此,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进行了一项调查,以了解疫情期间工薪家庭享受带薪休假的情况,以及疫情对儿童保育需求和安排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