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推动全球经济退出一体化进程。政策制定者和商界领袖现在普遍质疑,全球供应链是否延伸得太远。在结盟存在不确定性且国际合作缺乏的环境下,他们也在思考是否应该减少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对于国家安全和公共卫生的担忧为他们奉行保护主义提供了新的理由。
新冠肺炎疫情将会带来怎样的社会发展趋势?虽然有些发展只会在事后才会显现,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公共卫生需求将迫使人们决定究竟需要多少技术支持的监测行为。
疫情期间,医疗供应短缺和医疗用品分配效率低下的风险高企。如果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点都面临着疫情高峰,则可以通过在感染病例数较低的地区最大限度地减少闲置库存和减少对新供应量的获取,来缓解感染病例数较高地区的供应短缺问题。本文讨论了一种潜在的支持机制,来解决这种效率低下的分配问题。
海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尝试发展自己的国防工业,但相关工作直到21世纪初才真正开始。迄今,只有沙特和阿联酋这两个海湾国家认真发展其国防工业。对于与全球广泛的合作伙伴开展防务合作,两国都持开放态度。
美国及其盟友需要确保同样信奉自由民主价值观的候选人在关键的多边组织中担任要职。鉴于四大区域开发银行中的三家将在2020年底前换届,美国重新制定对待这些多边机构的方法尤为妥洽。这些机构的领导层事关重要。如果“人事等于政策”,那么,选出这些机构合适的领导层极其重要。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金融冲击已促使美联储暂时放松针对美国各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这样做背弃了二十国集团在2008-2010年全球经济崩溃后达成的一项为期10年的全球金融改革承诺。这一违约行为以及美国政府近期采取的其他行动,可能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广泛背离其在执政前三年普遍遵守国际金融标准的做法。
本文介绍了围绕伊朗新冠肺炎病例数量的争论、伊朗政府放松遏制措施的决定,还探讨了此次新冠病毒危机是否有助于缓和伊朗与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目前,贫困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非常低,但人们担心,经济快速增长可能会改变这种局面。作者假设,在未来十年,全球52个最贫困国家经济增长迅速,各国人均收入将达到6000美元,然后分析了在其碳排放强度保持不变或上升到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情况下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尽管脆弱国家迫切需要帮助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但2020年4月15日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发布的文件措辞多而内容少。他们强调了应对医疗卫生危机、援助无助国家、促进复苏和金融稳定以及动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和区域开发银行的重要性。唯一的新内容是有条件地支持最贫穷国家暂停偿还债务。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预测全球贸易将迎来“难看”的一年。从2008-10年大衰退的经验来看,商品贸易降幅可能高达24%。由于所有国家都依赖于贸易,因此,它们必须合作,以降低贸易壁垒,保持贸易流动,在这场公共卫生危机缓解后促进强劲复苏。
战胜新冠病毒需要社会和个人承受急性的、短期的痛苦,人们期望这场流行病会过去,经济会迅速复苏。脱碳则意味着更艰巨的任务:全球经济都要转型,这期间还会出现混乱,而目的只是想避免一场人们感觉即将到来、但才刚刚开始感受到的灾难。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之际,石油工业的危机也在持续。虽然新冠肺炎传播规模和造成的悲剧在人们脑海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是,石油市场崩溃更为抽象,其长期后果将很严重。在美国,石油工业已经在崩溃,但石油在美国经济中并非像在中东和俄罗斯那样发挥核心作用。特别是在非洲,石油市场崩溃可能会摧毁政府收入。
在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实施人员流动限制措施期间,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近6%。原因有二:首先,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人员流动限制措施,网络成为消费者购买生活必需品的主要方式;其次,中国私营企业家(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小型零售商)都迅速适应电子商务。
世界粮食计划署估计,到2020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导致中低收入国家面临粮食严重不足问题的人口数量翻倍。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财政政策是前所未有的。这些措施可能导致巨额财政赤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对措施必须得到改进和调整,这既是新冠肺炎疫情动态的作用,也是人们对问题认识的改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谷民崇:从技术性贸易措施看中国汽车出口的“质量攻坚”
00:40
2025-07-31 21:44:02
00:16
中欧班列东通道上半年出入境班列近2500列
115:36
国际仲裁的中间程序(下)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丝路情报 | 智讯参考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