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智库|
  • 最后一英里:能源获取的关键研究需求

    全球大约有10.6亿人仍然无法用电。与撒哈拉以南非洲一样,印度已连续多年成为未实现电气化人口最多的市场之一。

    2018-09-06
  • 中国对美出口造成的环境污染

    《自然》杂志2017年报道称,中国每年有10万多人因出口制造产品产生的有害排放物死亡。作者在文中对为西方制造产品是否在损害中国的环境健康进行评论,并说明在这场有毒出口和消费者的“双人舞”中,双方都负有责任。

    2018-09-06
  • 用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经济福祉

    GDP仍应作为重要经济指标。虽然它不是福利或经济福祉的全面衡量指标,但GDP自身的概念以及国民账户提供的GDP数据能够提供有关经济福祉的大量信息。

    2018-09-06
  • 联邦预算展望:美国并没有赢

    用于支撑消费或转移支付的持续联邦赤字和联邦债务上升将阻碍未来投资,降低经济增长前景,使执行常规政策、解决新重大优先事项或应对下一次衰退及危机更加困难,并为子孙后代带来巨大负担。

    2018-09-06
  • 合乘和自动驾驶汽车如何填补城市交通的空白

    城市规划者作出的选择必须弥合新、旧及未来的交通方式之间的差距。

    2018-09-06
  • 中美贸易争端的影响

    世界经济和政治秩序正在历经一场巨变。尽管各国默认美国是公共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但在总统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不愿再扮演这样的角色或支持基于自由规则的秩序。

    2018-09-06
  • 阐释美国对自由贸易的新理解

    特朗普自身对贸易的观点虽然幼稚却是一致的:他将贸易关系视为一场零和游戏,而贸易赤字一方则是贸易的输家。改变政府政策的并非顾问和经济学家,而是总统真人秀主持人的心态。

    2018-09-06
  • 欧洲与发展中国家:新“贸易关系”时代

    欧盟与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的援助、贸易和政治伙伴关系协定——《科托努协定》将在2020年到期,为新的区域合作模式铺平道路。几乎在同时,脱欧过渡期也即将结束,英国可以制定自身的双边协议。

    2018-09-06
  • 政治家“营造公平环境”使创新者陷入不利地位

    市场企业不只是提供某种特定商品。它们根据当前的经济条件和政策不断寻求新的创新型商业模式。人们需要培养并鼓励这一过程,而政治家们往往错误地将“鼓励竞争”与“鼓励成功企业的竞争对手”混为一谈。

    2018-09-06
  • 澳大利亚与印度尼西亚紧密相连

    8月31日,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签署了一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CSP)”协定,明确了这两个国家未来的关系。谨慎建立战略加权伙伴关系是关键,这优先于国内政治,并使人们明白区域信任、理解与稳定来自于对邻国之间主要博弈的重视。

    2018-09-06
  • 中国太阳能光伏的发展与挑战

    自2015年起,中国的装机容量和发电量都居于全球首位。分布式太阳能光伏主要布局在中国东部和南部,即中国经济最繁荣、对电力需求最旺盛的地区。

    2018-09-06
  • “一带一路”:复兴丝绸之路将如何影响世界贸易

    作者分析发现,“一带一路”所涵盖区域的基础设施比其它地区欠发达,这阻碍了贸易。因此,投资与贸易和运输相关的基础设施,如港口、机场以及公路和铁路连接应始终是优先事项,并应为此提供足够的资金。此外,除了改善“实体”运输基础设施和连通性之外,还需要克服“软”障碍。

    2018-08-29
  • 全球秩序将比美国的领导地位更持久

    即使在美国不参与的情况下,欧洲、中国、日本和其它发达国家将继续维持现有的多边结构并建立新的多边结构。对美国主导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真正替代品不是成功的双边主义,而是中国引领的秩序。

    2018-08-29
  • 无视新兴市场经济困境将引火上身

    美联储如今正着手使货币政策正常化,完全无视这可能对新兴经济体构成的影响。美国政策僵化的一个更严重例子是,特朗普在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大规模减税,以及在美国经济接近实现充分就业时支持增加公共支出。

    2018-08-28
  • 美国对伊朗的石油制裁政策是强行推销

    目前为止,美国官员远未达到停止伊朗石油出口的夸口目标,甚至没有达到购买量减半的承诺。实现美国大幅削减伊朗石油出口的目标尚需一些外交技巧。

    2018-08-28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