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智库|
  • 关于贸易与经济,美国总统候选人应该说些什么?

    支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候选人应该承认,全球化会改变制造业产出的构成。新一届政府的一个合理目标应是鼓励人们提高技能,以便他们仍能轻松就业并有上升空间。一个懂经济学的候选人必须乐意反驳那些支持政府在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人。

    2016-11-09
  • 里程碑时刻: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

    《巴黎协定》将有助于全球气候风险保持在合理水平。它为各国形成积极竞争提供了一个合作和激励框架,也为各国逐步扩大目标、兑现承诺设置了一个流程。但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短期内,必须鼓励各国开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有助于实现它们的目标。

    2016-11-09
  • 里程碑时刻: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

    《巴黎协定》将有助于全球气候风险保持在合理水平。它为各国形成积极竞争提供了一个合作和激励框架,也为各国逐步扩大目标、兑现承诺设置了一个流程。但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短期内,必须鼓励各国开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有助于实现它们的目标。

    2016-11-09
  • 印度建设智慧城市的明智之举

    智慧城市计划是一个艰难的项目,不会一夜之间改变印度,但随着该计划在六十个城市启动,这一进程已经开始。在人力资本、土地、强大的制造业和技术的合力支持下,印度将能把完美的成品展现给世界。如果印度公民与政府合作,他们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2016-11-07
  • 印度建设智慧城市的明智之举

    智慧城市计划是一个艰难的项目,不会一夜之间改变印度,但随着该计划在六十个城市启动,这一进程已经开始。在人力资本、土地、强大的制造业和技术的合力支持下,印度将能把完美的成品展现给世界。如果印度公民与政府合作,他们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2016-11-07
  • 来自IMF会议的信息:不是我们的错

    上个月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会议是严肃的事件。IMF再次呼吁利用所有经济政策杠杆(货币、财政和机构)来推动增长。此举可能降低全球经济萧条的程度并减弱正在上涨的不满情绪。

    2016-11-07
  • 来自IMF会议的信息:不是我们的错

    上个月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会议是严肃的事件。IMF再次呼吁利用所有经济政策杠杆(货币、财政和机构)来推动增长。此举可能降低全球经济萧条的程度并减弱正在上涨的不满情绪。

    2016-11-07
  • 摩洛哥的抗议活动为何不会引发另一场“阿拉伯之春”?

    上周一名鱼贩之死在摩洛哥引发持续抗议,这让一些人推测摩洛哥或许濒临第二场“阿拉伯之春”。但出于多重原因,此次抗议风波可能会逐渐平息,难以带来持续影响。

    2016-11-07
  • 欧盟的资本市场联盟

    本文简述了资本市场联盟(CME)的行动计划与附随的各项倡议,以及第一年的进展情况,讨论了促使欧盟委员会发展CMU的多重目标,并评估了英国退欧可能带来的影响。文章最后总结了过去三十年欧盟类似倡议带来的经验教训,以便衡量CMU兑现承诺的可能性。

    2016-11-07
  • 欧盟的资本市场联盟

    本文简述了资本市场联盟(CME)的行动计划与附随的各项倡议,以及第一年的进展情况,讨论了促使欧盟委员会发展CMU的多重目标,并评估了英国退欧可能带来的影响。文章最后总结了过去三十年欧盟类似倡议带来的经验教训,以便衡量CMU兑现承诺的可能性。

    2016-11-07
  • 北约的新前线

    北约军队在波罗的海诸国和波兰长期轮流驻扎将成为北约在欧洲东部增加对俄威慑措施的一部分。北约希望巩固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存在,但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是缺乏现代化的军事基础设施,尤其是那种能满足大型联合部队需求的设施。

    2016-11-07
  • 主权基金透明度和责任制的不均衡发展

    由于主权财富基金(SWF)的规模不断增长,政治和金融界人士开始关注其缺乏透明度。有关SWF投资背后的动机及其在经济、金融和政治方面可能破坏国家的质疑声不断高涨。

    2016-11-04
  • 主权基金透明度和责任制的不均衡发展

    由于主权财富基金(SWF)的规模不断增长,政治和金融界人士开始关注其缺乏透明度。有关SWF投资背后的动机及其在经济、金融和政治方面可能破坏国家的质疑声不断高涨。

    2016-11-04
  • 美国大选给货币政策带来的风险

    从两位总统候选人的经济立场判断,接下来的四年对耶伦来说可能具有挑战性。不过,作者认为,若克林顿就任总统,美联储将更轻松的开展其工作,因为特朗普抱有更激进的经济观点且很少关注其独立性。

    2016-11-04
  • 中美能否兑现巴黎协定目标?

    文章表示,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对《巴黎协定》的热情支持都受到国内反对气候行动的声音的影响。在美国,共和党一直不愿意采取气候行动,这对保持必要的政治意愿构成巨大障碍。

    2016-11-04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