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任何组织成功的最强大基础力量——然而它可以在瞬间被打破。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政府和业界要协同行动,为值得信赖人工智能(AI)创建可信框架。本文提供构建可信人工智能关键立法和政策发展最新情况,概述嵌入产品和服务中人工智能认证、验证的可能方法。
斯坦福大学法学教授Michelle Wilde Anderson在新书《拯救城镇之战》(The Fight to Save The Town)中为美国地方政府提出重要挑战:如何能够为深度且几乎普遍的低收入辖区提供必要公共服务?
2021年,尽管有许多迹象显示通胀大幅飙升,但美联储在太长时间内保持过于宽松的政策。2022年它似乎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只不过是反过来了。在许多迹象表明真正麻烦即将来临之际,它却在大幅收紧货币政策。如果美联储真的能做到既谦逊又灵活的话,应该进行一次货币政策180度大转弯。
美国劳工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显示,美国2022年6月增加37.2万个就业岗位,超出预期。这使得失业率保持在3.6%不变。本文介绍了关于这则新闻人们应该知道的三件事。
在美联储未能控制住通胀情况下,赋予它更多任务,尤其是与气候变化作斗争、实施“公平”议程、设计和发行新零售美联储数字美元,无疑会令其无法完成其在实现最大就业情况下实现价格稳定的主要任务。美联储的任务已经太多了,应该让它把重点放在价格稳定上。
美联储可能会犯相反的错误,即追求一种过度限制性货币政策来对抗通胀。这样做有可能将经济推入比控制通胀所需更严重的衰退。尽管有迹象表明,美国经济已经步入衰退,通胀见顶,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正在崩溃,但美国政府还是在这样做。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全球目标未来十年所需资金将达到数万亿美元。但几乎没有迹象表明,这一目标所需要全球资金能够完全到位。即使没有达到目标,但投资差距越小越好——尤其是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每多一美元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都可能很大。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如何让更多投资变得负担得起,尤其是在全球利率不断上升情况下?
全球会议正在制定从气候、健康、教育到能源和交通等方面目标,呼吁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大量投资。但能投资多少取决于为此付出多少。这就是发展融资的简单数学原理。
1970年以来,美联储已转向鹰派货币政策立场对抗通胀。美联储不仅以75个基点步伐上调政策利率,还打算2022年秋季通过不对到期债券进行展期,每月收回市场流动性达950亿美元。在货币政策刹车踩得太猛、给经济造成不必要损害之前,美联储或许应该反思一下目前正逼近的经济恶性循环。
利用农业贸易所创造的机会是有意义的,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粮食贸易提高收入能力;第二,随着经济增长,粮食贸易在促进和调整人口流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三,贸易可以减少收入波动和粮食不安全性。
全球经济正处于突然放缓过程中,同时全球通胀急剧上升,达到数十年来高点。这些发展引起人们对滞胀担忧。经济增长疲软和通胀上升的巧合,类似于20世纪70年代世界所遭受的情况。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应该对此保持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