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至6日,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对印度进行了访问。鉴于印度和孟加拉国间的友好关系,此次访问强调了两国之间的特殊纽带,重申了两国之间的信任和友谊。这次访问的直接结果是印孟两国签署运输、连通性、能力建设和文化等领域的七项条约。但是,孟加拉国民众对这次访问的结果表示不满。
在过去的两年中,俄罗斯尽管经济实力有限,但仍坚定地采取了行动,以填补美国在该地区政策中的一些重大空白。俄罗斯在西亚开展的行动是多方面的,既可以扩大自身在西亚的影响力,又可以在白宫的“帮助”下挑战美国在该地区的传统至上主义。然而,关于俄罗斯可以取代美国在西亚的传统地位的任何期望都不切实际。
在中美贸易冲突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人们常常提到,中美冲突为印度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机会。然而,到目前为止,这种机会更多的是一种理论,而不是真实的。文章建议,印度应进行劳动改革、加大吸引投资力度、重新设计经济特区,以及加强自身在与外国企业谈判时的信心,最好地利用印度市场的规模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随着美国卸下众多全球性责任,以及其与土耳其、伊朗和中国的关系恶化,欧洲必须采取更强有力的行动,才能与俄罗斯和崛起的中国展开有效竞争。文章认为,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改善可能对欧亚大陆的力量平衡产生重大影响。欧亚大陆的混乱局面将开启俄罗斯在在欧亚大陆北部发挥更大作用的时代。
本文介绍了印尼总统佐科第二届任期的优先事项和面临的挑战。文章指出,中美贸易冲突给印尼经济带来了令人担忧的不确定性。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吸引投资,印尼正在吸引非洲和中东地区的潜在投资者。文章认为,在投资方面,佐科政府应优先考虑注入最新技术,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劳动力。
随着通过互联网融合的新兴产业的发展,“互联网+”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催化剂,并将成为改变韩国对中国商业模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考察了中国的“互联网+”战略,以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引起的变化做出反应,并确定了相关政策、技术和行业需求,以及在某些部门和地区所面临的有关风险。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引发了外界对有关欠发达国家债务问题风险的关注。迄今为止的证据表明,中国没有在太平洋地区蓄意开展所谓的“债务陷阱”外交。
本文探讨了全球城市的发展趋势,重点评估了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模式,并研究了发展竞争性、包容性、公平性、环境可持续性和气候适应性城市(即宜居城市)所需的政策干预措施。
本文聚焦中国的交易所债券市场,这是中国最重要的债券市场之一,也是仅有的两个对外国投资开放的债市之一。本文得益于东盟与中日韩(ASEAN+3)债券市场论坛成员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与友好奉献,尤其来自中国的支持。
泰国的地理位置优越,靠近大多数主要亚洲市场,对制造商而言这意味着更低的物流风险与运输成本。另外,泰国政府推出了“泰国4.0”战略,该战略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会。尽管泰国存在腐败、法治缺失和政治动荡这些贸易抑制因素,但这种壁垒在整个东盟地区十分常见,不能因此而无视该地区和泰国提供的商机。
从长远来看,努力使中国经济、交通运输系统和能源系统的结构从煤炭和石油转移出去至关重要。随着气候危机的加剧,全球关注的焦点将越来越集中在中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上。碳交易在未来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政策工具。
至少有61个区域贸易协定有了专门的电子商务章节。然而,大多数带有专门的电子商务章节,且主张免税数字市场的区域贸易协定都包括发达国家成员。因此,这些协定总是对发达国家有利的。发展中国家大多是数字商品的净进口国,技术实力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自由化的数字市场将以发展中国家为代价,为发达国家带来更大的利益。
石油依赖国家很容易受到宏观经济财政不稳定的影响,这是由短期的油价波动和长期的石油可耗尽性造成的。本文讨论了石油依赖国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这些挑战可能使它们无法实现其长期经济目标。
印度和加拿大的关系尚未充分发挥潜力。本文考察了多年来影响印度和加拿大双边接触的意识形态和战略分歧。文章指出,印度海外的政治异见人士,以及在加拿大的“卡利斯坦国”同情者影响了新德里寻求与渥太华建立更广泛关系的兴趣。
2025-04-17 1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