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9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宣布辞职,颇为令人意外。本文认为,纳扎尔巴耶夫的辞职不太可能导致哈萨克斯坦出现权力斗争或政治不稳定,而是预示着计划的权力转移过程的开始。
太平洋地区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预计气候变化、人口激增、地缘政治竞争的变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剧都将大为改变太平洋岛国民众的生活。然而,许多太平洋岛国没有能力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本文认为,获取正确且有意义的数据是应对挑战的第一步。
印巴两国在人类发展指数中排名较低,且由于社会和物质基础设施薄弱而负担沉重。两国都有着很高的失业率,迫切需要增加公共卫生和教育支出。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冲突升级都会增加双方的负担,这只会让民众受苦。因此,印巴两国应加强沟通对话,以缓解两国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驾驶运载出口货物的卡车的司机平均需要花费17小时和158美元方能将货物送出中亚国家边境。铁路运输更糟糕,需花费27小时和209美元。某种程度上,这种状况会影响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计划的贸易量。
人工智能技术军用不可避免。人工智能是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印太地区主导力量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将目光投向海洋,该国正在努力“智能化”军事系统以提升其深海作战能力,这将对印太地区的战略核平衡产生广泛影响。因此,印度应在制定人工智能规范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中美贸易谈判目前正处在关键阶段,那么外部压力会改变中国吗?本文认为,这不一定。这有一些原因:2011年加入世贸组织也被视为给予中国的“战略礼物”,但中国并没有做出外国人希望的改变。换句话说,中国利用外国压力,仍然按照自身的条件进行改革。
在许多非洲国家,数字银行应用正在重新定义传统银行业务,这代表着一股创新力量在应对非洲存在已久的金融包容性挑战。本文研究了非洲金融科技的发展状况,以及金融技术为何能够在大陆上掀起波澜的问题。
2019年2月27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进行了会晤。会晤结束后,以色列官方表示,双方就两个核心问题达成了谅解:解决以色列和俄罗斯之间的双边危机;振兴双边对话。
中美两国在未来几周可能会达成一项贸易协议,也可能不会。本文认为,这项可能达成的协议不会以任何重大方式改变中美两国的轨迹,这意味着中美经济“脱钩”尚未实现。它也将证明,经济全球化将继续下去,中美两国间困难但富有成效的关系将继续保持在其核心位置。
中国在移动支付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在金融科技的各个领域。中国的移动支付平台正在推动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各种创新的商业模式,涵盖了线下和在线支付的替代方案。中国移动支付平台将取代现金和信用卡等现有支付方式,将让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无现金社会”。
本文研究了韩国在缅甸的农林业发展合作,并提出了几项有发展前景的农林业发展方案。这些方案应有助于缅甸的社会和经济增长,帮助该国发展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第二次峰会旨在实现朝鲜军事核基础设施的拆除,作为对制裁解除的报答。但第二次金特会以无协议而终。最有可能的是,河内的经历并不预示着美国-朝鲜进程的脱轨,至少目前如此,双方显然仍有兴趣继续合作。
新加坡的数据隐私保护方法主要受全球化力量驱动。新加坡“智慧国家”愿景有望积极地改变该国民众的生活和经营方式。这对公民的隐私权有何影响呢?
中国崛起及其在印度洋和中国南海的海军扩张并没有催生旨在制衡中国力量的联盟。本文认为,作为印太地区许多国家投资和基础设施发展的来源,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5-07-07 16:27:00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