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家转型印度研究所首席执行官阿米塔布·康德呼吁制定政策,支持扩大印度公司的规模,减少具有官僚主义性质的出口程序,并确保印度公司与国际标准和技术法规保持同步。同样,本文主张采用国际标准,并强调了印度技术法规应注意的三个方面:风险、国际导向和良好的监管实践。
印度若想在未来几年保住自己的位置,它在非洲大陆的行动必须更机敏、更积极。实现该目标的一个关键手段是,印度要加强和确保对非洲地区开发银行的股权参与度。
非洲不仅对贸易和商业至关重要,且对维护印度洋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也至关重要。印度与非洲有着长期联系,但随着近年来非洲大陆的重要性大为增加,印非关系必须更新并得到强化。
印度不能对中东地区正在出现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无动于衷。印度在该地区有着至关重要的利害关系。为了维护这些利益,印度需要有超越目前平衡关系和保持安全距离的政策。考虑到中东地区出现重大冲突的潜在代价,印度需要与其它新兴全球大国合作,稳定该地区局势,防止任何重大冲突爆发。
经济方略(利用经济力量实现战略目标)和制度方略(发展以中国为主导的多边机制服务其战略)是中国经济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BRI)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LMC)是中国在东南亚推行经济外交的两大制度。
为让“印度洋-太平洋”概念具备地区吸引力,它必须摆脱军事竞争言论和零和博弈思想,并应朝着更具建设性、合作性和包容性的框架发展。作为一个地缘经济实体,“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潜力无穷。
澳大利亚应同中国就“一带一路”进行接触,以确保它的目标不仅仅是填补基础设施差距,还可助力于可持续发展。澳大利亚通过“一带一路”来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或会让人更加确信“一带一路”将提高印太地区的环境成效。“一带一路”不仅会给印太地区带来更多的贸易和商机,利好中澳两国经济,且还将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机会。
本文重点研究了自2012年以来印巴间贸易是否大幅增加,以及贸易产品的构成是否有所变化的问题。本文审查了新类别产品是否进入了印度的出口产品篮子,并评估这些产品是否代表着非正规贸易向正规贸易的转变。本文还确定了两国可能影响印巴贸易的重要贸易政策改革措施。
美国当然可以通过制裁对欧洲企业施加压力,但不应忽视海湾国家。对海湾国家而言,此时不减少同伊朗的贸易关系不仅仅是因小失大的问题,而是最终可能会失去国家的问题。
7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芬兰赫尔辛基进行了历史性的会晤。华盛顿在会晤后采取的措施表明了美国官员遏制俄罗斯的意图。围绕叙利亚、乌克兰、格鲁吉亚和伊朗的复杂问题将继续严重影响美俄外交努力。
印度政府最近宣布对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征收保障关税。鉴于印度有机会获得中国提供的能源过渡补贴,印度政府引入保障关税似乎是不合理的。这项政策是一种市场干预,对任何人都没有帮助。
中国政府希望在2030年之前超越美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中国在军事领域应用人工智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这种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如果成功部署,将给中国带来巨大优势。但是,这也可能将刺激地区新一轮的技术军备竞赛。
巴基斯坦与美国的关系进入有史以来最糟糕的阶段之际,这将加强巴基斯坦对中国作为其金融、外交和军事支持来源的依赖。虽然巴基斯坦希望平衡中美两国,但巴基斯坦对中国的依赖只会越来越深。
数字枢纽是一个国家顺利过渡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决条件。数字中心塑造地区经济,创造额外价值并积极影响其他行业。拥有数字中心的城市在创建更具可持续性的初创企业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各国政府现在必须开始积极投资创建数字中心,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做好准备。
2025-08-26 17: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