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库|
  • 学者建议把数字安全纳入人类安全的概念

    人类安全的概念必须扩大,应把数字安全包括进去。这有助于人们发现安全战略或政策中的盲点。

    2023-09-20
  • 专家推荐发展中国家最佳碳捕集和封存商业模式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专门的二氧化碳传输和存储运营商模式可能是一种最佳的碳捕集和封存商业模式。

    2023-09-20
  • 学者介绍外国投资审查机制及对新加坡的参考意义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些国家(包括一些东盟成员国)为了平衡与外国直接投资相关的风险与利益而采取的监管措施和政策,考察了欧盟、美国和英国审查制度框架和相关执行与应用情况,以及在这些机制下禁止或限制外国投资的具体例子。

    2023-09-20
  • 学者建议东盟采取行动防范粮价危机

    泰国和越南是仅次于印度的两个主要大米出口国,它们会对印度最近的大米出口禁令作出何种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关于禁令会持续多久的预期。如果这些国家的大米出口商参与价格投机,全球粮食安全可能面临风险。

    2023-09-19
  • 学者介绍无人系统对公共安全的威胁并给出应对建议

    消费级无人机已经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犯罪分子现在也在使用遥控汽车和无人驾驶船。执法机构需要更多的工具来打击这些无人系统的滥用问题。

    2023-09-19
  • 专家介绍海洋对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

    海洋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海洋还有大量尚未开发的资源,可用于减排、应对气候影响以及为社区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好处。

    2023-09-19
  • 港媒:迪拜和香港创建经济走廊促进跨境贸易健康发展

    迪拜和香港特区政府已签署谅解备忘录(MOU),旨在创建经济走廊,促进跨境贸易、家族办公室、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该谅解备忘录是在香港举行的“一带一路”峰会期间签署的。它将促进两个城市之间的政策沟通,探索家族办公室、金融科技、虚拟资产和可持续金融的发展。

    2023-09-18
  • 港媒:中国-中东计划到2030年将双边贸易提升到新高度

    近年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帮助加强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交流,北京挺进中东的努力正在取得成效。

    2023-09-18
  • 学者呼吁培育可持续的粮食系统

    为了保证饮食营养丰富、可持续,与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相适应,迫切需要建立可持续的、有抵御力的粮食系统。这对全球南方国家来说尤为重要。

    2023-09-18
  • 学者探讨东南亚在碳定价问题上的利害关系

    东南亚既是气候灾害的受害者,也是造成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排放者。特别是考虑到低碳能源转型所面临的种种限制,通过碳交易或实施碳税为碳排放定价符合该地区利益。

    2023-09-18
  • 亚开行介绍亚洲央行数字货币发展情况及其影响

    本文概述了央行数字货币的最新进展及其特点和影响,重点是亚太地区。

    2023-09-18
  • 学者称现金不再为王

    澳大利亚已经成为拥抱数字支付的领跑者。最近,一份全球性的报告指出,澳大利亚人现在是世界上最不常使用现金的人之一。在澳大利亚,现金已经让位于数字时代。

    2023-09-15
  • 学者呼吁加强印太地区海底电缆的韧性

    降低海底电缆受损或遭破坏的风险对于维持世界各国之间的通信和连接至关重要。然而,保障这种必不可少的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有效协调机制有限。印太地区国家应优先加强海底电缆保护和修复能力建设,增强它们的长期抵御能力。

    2023-09-15
  • 教育专家介绍孩子玩耍的好处

    本文探讨玩耍的好处和孩子们行使这一基本权利面临的障碍。

    2023-09-15
  • 专家为中巴经济走廊未来发展建言

    10年来,中巴经济走廊为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为大量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加快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步伐。

    2023-09-14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