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智库|
  • 土耳其的“中部走廊”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发展计划,反映了中国因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平衡发生深刻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利益。土耳其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朝着促进与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商业、社会文化和政治互动并复兴古丝绸之路迈出的重要一步。在这一背景下,土耳其推出了“中部走廊”。

    2019-12-18
  • 巴尔干半岛各国与中国关系将如何演变?

    随着巴尔干国家与中国关系的发展,双方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过度乐观的早期阶段过渡到越来越被称为“脚踏实地的实用主义”阶段。它考虑到了经验教训和全球变化,以对所取得的切实和可衡量的成果的评估为指导。双方的总体立场将更加实际和谨慎,而他们的讨论将更少地基于愿望和潜力,更多地反映实地现状。

    2019-12-18
  • 中国需重视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剧增

    2型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变得越来越普遍,但近年来,中国的发病率增长最快。据估计,中国有1.16亿糖尿病患者,是世界上该病患者最多的国家。这种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人们变得越来越富有,他们通常会食用更多的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遗憾的是,中国的卫生系统不能很好地应对这种状况。

    2019-12-18
  •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不可出售

    2017-18年度举行的英美贸易和投资工作组五次会议的记录被泄露,导致围绕“ NHS待售”的说法在英国大选中引起争议。但是,仔细阅读泄漏的文件可以发现,NHS所受关注不大——在16个月的五次会议中,NHS仅被提及四次。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会对英国的医疗服务产生影响。

    2019-12-18
  • 香港地区经济或进一步收缩

    香港当前的困境很难在短期内得以快速解决。受影响最大的行业,如零售和旅游业的前景将继续充满挑战。较低的消费和生产力引起的连锁反应最终可能导致较高的失业率。情绪恶化也意味着企业可能对投资采取观望态度,从而给商业活动施加压力并助长恶性增长周期。

    2019-12-17
  • 制造业就业、国际贸易与中国

    制造业创造的净增就业岗位多数在中国,大多数国家(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制造业就业人数都减少了。由于中国倾向于消费其生产的大部分制成品,尤其是自金融危机以来,因此其日益融入世界贸易并不是造成世界其他地区制造业就业停滞的根源。

    2019-12-17
  • 从日本的经济困境看世界经济未来

    日本的经历警示人们,宏观经济管理不善是如何将一个腾飞的经济大国拉下神坛的。尽管经济增长疲软以及低利率政策已经席卷了世界其他地区,但日本更像一个透视其他国家未来的窗口。受益于“安倍经济学”,日本经济已恢复一定活力,但是随着经济增长率又一次衰退为零,安倍的经济政策是否还行之有效?

    2019-12-17
  • 蒙牛加紧扩张以期满足中国未来的乳品需求

    12月5日,澳大利亚婴儿配方奶粉制造商贝拉米的股东们同意蒙牛以15亿澳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11月25日,蒙牛宣布拟斥6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第二大牛奶加工商Lion Dairy & Drinks。有分析师指出,如果蒙牛成功收购Lion Dairy & Drinks,蒙牛在2020年有机会在收入上超过伊利。

    2019-12-16
  • 贸易政策与移民之间的关系

    新的理论研究和经验表明,贸易与移民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与贸易政策和贸易协定相比,其他因素(例如战争、经济危机等)通常在引发人口迁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移民总是对贸易流产生积极影响。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相反,贸易协定对移民的影响有时是积极的,有时是消极的。

    2019-12-13
  • 德国的管理实践与生产力

    作者对德国的企业进行了“德国管理和组织实践”(GMOP)调查,收集了2008年和2013年德国1900多家制造业企业的信息。研究发现,德国各个企业在管理实践上存在很大的异质性,平均而言,小企业的得分低于大企业。德国企业的管理得分与生产力水平之间存在稳固的、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联系。

    2019-12-13
  • 阿联酋成立EDGE意欲何为?

    阿联酋将超过25家国防工业公司合并为EDGE集团,凸显了该国对国防工业和武器出口的野心。但是,这也引发了有关阿联酋将来如何进一步发展这个新的国防集团的重要问题。

    2019-12-13
  • 阿根廷新总统费尔南德斯面临经济危机难题

    12月10日,阿根廷新总统费尔南德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宣誓就职。前总统马克里留下了一个陷入严重衰退的阿根廷——五分之二的民众陷入贫困,国家年通货膨胀率超过50%。虽然费尔南德斯承诺会让经济“重新站起来”,但新总统的顾问也无奈承认“经济上没有简单的答案,也没有好的选择”。

    2019-12-13
  • 基础设施与发展:亚洲基础设施案例

    目前,亚洲有46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为315.8亿美元。它的年度基础设施支出约占GDP的3%(约合0.95万亿美元),如果要限制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不利影响,亚洲将需要投资GDP的4.5%(约合1.42万亿美元)。新加坡正将自己定位为亚洲领先的基础设施枢纽。

    2019-12-12
  • 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气候中和

    欧洲委员会此前有关资源管理的政策是就业、增长和经济竞争力相关优先事项的一部分。循环经济对于气候中和这一新的政治优先事项同样重要。它将成为实现欧盟抱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2019-12-12
  • 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全球互联网治理的未来

    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核心要素是数十年前相关决定的结果。但是,从那时起,技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的政治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对于德国决策者而言,互联网基础设施未来发展中的三个冲突尤为重要。

    2019-12-12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