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在实现净零排放的竞赛中,中国立志转型为“电力大国”,这为欧洲提供了范例。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排放国和最大清洁技术制造国,其作用至关重要;欧盟同样不可或缺。正如2017年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中欧合作获得新空间一样,当前形势再次为双方提供了合作契机。
快速的技术创新、不断加剧的气候危机以及地缘政治关系的转变,正使全球供应链面临深刻变革。
海湾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正逐渐成为全球气候融资领域的潜在领导者。
近期,英国政府宣布将与格陵兰岛开启新的贸易谈判。格陵兰岛拥有大量尚未开发的关键矿产资源。
欧盟和中国都无法单独领导气候行动,但携手合作可以稳定预期,并在一个分裂的体系中维持进展。
《明日之职:科技与全球知识劳动力的未来》报告称,尽管人工智能对知识工作者的影响一直是讨论的焦点,但变革性技术将对全球劳动力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印度有能力并具有比较优势去适应新的贸易形式,融入全球经济。
欧洲的数字经济面临着双重挑战,这直接冲击到了其竞争力的核心。
从汽车、电子产品到珠宝和美妆,平替消费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热潮。
中国对于全球绿色转型至关重要。
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
欧洲应通过与全球北方国家和部分全球南方国家合作,来捍卫和推动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改革。贸易政策和气候政策应是两个优先领域。
正在形成的世界秩序是多极化的,在一个多极化的世界里,各国将避免结成僵化的联盟,而是采取“对冲”策略或避免在大国竞争中选边站。
尽管在国内面临政治阻力,美国企业仍积极参与能源转型。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2025赤水河论坛
02:41
2025-10-25 21:22:09
02:51
江西柴桑非遗叶家龙狮
00:50
超600亿元投资落地 第三届国家向北开放经贸商洽会成功举办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丝路情报 | 智讯参考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