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3日全新推出,每周四出品,集合新华丝路中文产品精华,聚焦全球共建“一带一路”,集纳名录内智库、机构、专家的研究成果;发布新华社记者、分析师独家调研并撰写的分析稿件;实时监测世界主要经济体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投资风险,并就风险点进行研判,助力用户及时了解、识别、评估、应对风险。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中,新增大连等9个试点城市,将和此前的11个试点省市形成“沿海引领、内陆联动”试点布局。专家指出,加快推进服务业开放,不仅有助于我国优化外资结构,提升引资质量,还能通过开放倒逼改革,激发国内服务业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预计电信、医疗等领域将成为外商投资重点。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影视作品海外传播规模不断扩大。然而,语言文化差异导致的翻译难题成为制约传播效果的关键瓶颈,影响我影视作品的海外传播力。专家认为,跨文化适配翻译是融通中国话语和国际话语的“转换器”,亟需多方努力提升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最后一公里”。
老挝这个曾经被日韩燃油车几乎垄断的市场,逐渐开启与新能源汽车共存竞争的新篇章,新兴品牌和先进技术纷纷涌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加快进入老挝市场,中老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助力老挝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绿色转型。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的举办恰逢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际。今年,海南将以“4+3+3”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着力点,举办2025年海南自贸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中国侨商投资(海南)大会等高规格招商推介活动,通过“市场有效”与“政府有为”的有机结合,持续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标志性改革和制度性成果,放大自贸港政策红利的乘数效应。
近期,中欧班列货物在俄罗斯遭查验和积压引发关注。记者调研事件进展,了解到相关企业遭受经济损失,改为走海运或绕道中欧班列南线进行货物运输。专家提醒相关企业加强风险预警机制,确保合规经营。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走进国际市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文化企业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以优质内容和创新模式传播中式审美,赢得了海外客户的喜爱,同时也面临着本土化程度低、海外竞争对手版权打压等困难。受访人士建议,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出海文化企业做好“本土化”,可有效提升国际竞争力。
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中非合作也面临“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分析师认为,宜从加强规划优化布局、深化标准对接、扩大双边交流、强化下游配套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等方面发力,突破中非经贸合作提质升级进程中面临的难点堵点。
英国咨询公司“品牌金融”发布的《2025年全球软实力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的软实力排名首次超越英国升至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专家指出,近年来中国在商业与贸易增强、国际影响力提升、教育与科技进步等软实力方面取得明显进步。未来中国需在技术驱动、文化输出等方面发力,进一步提升软实力。
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投资经贸活动,同时面临着经贸投资纠纷、法律合规风险等挑战。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的深圳国际仲裁院,发挥“一国两制三法域”优势,与香港、澳门联动,持续推动国际化发展,构建中企出海的“法律护航编队”。
近年来,辽宁大力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与“走出去”企业、海外职业院校或机构合作,通过市场化运行、项目化管理,共建实体化运作海外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墨子工坊”。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参与了蒙古国乌兰巴托中蒙铁路“墨子工坊”项目建设,培养铁路建设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服务“走出去”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
2024年,中国品牌在哈萨克斯坦的市场占有率从三年前的10%实现跨越式增长至39%,在十大热销品牌中占六席。这既源于中国汽车技术创新与中亚五国的政策协同,也得益于中亚地区的消费升级与能源转型。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在哈面临售后短板、品牌竞争等挑战。
格林纳达与中国复交以来,两国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展开合作成效显著,农业、基建、教育等领域合作态势良好,改善了当地民生,促进了经济发展,加深了格林纳达民众的“中国情结”。未来,各方期待在农业、基建、能源等领域拓展更深层次合作,逐步提升合作规模与水平。
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加速拓展新市场,加强与中东、东盟等“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和区域的经贸金融合作,特别是近两年与海湾国家的交流合作频繁且成果丰富。分析认为,基于双方的资源特点及合作意愿,香港与海湾国家在金融和经济活动的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前景广阔。
随着中国—东盟旅游市场双方高层与民间交往的不断深入,旅游市场正逐步由碎片化向机制共建、市场共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一体化区域旅游方向发展。作为东盟游客“China Travel”的首站,广西去年入境游人数大幅增长。业内人士认为,三大动能推动广西“入境游”持续火爆。
2024年,东盟国家经济保持稳健增长。一些东盟官员认为,东盟经济的亮眼表现得益于与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若要克服未来风险挑战、把握经济发展机遇,仍需同中国一道深化并拓展多领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