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在打造无障碍旅游环境、推动社会包容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旅游业作为肯尼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近年来呈现强劲复苏态势。2024年,得益于电子签证改革、数字游民签证推广及生态旅游发展等创新举措,肯尼亚接待国际游客达240万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长近20%,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8日,黄山文旅及茶产业推介会在英国德比郡温泉小镇巴克斯顿举行。期间,祁门红茶在德比郡设立的第二家海外门店正式开业,力求推动中英之间的茶文化交流。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4月28日表示,“五一”假期将至,我们欢迎更多外国朋友走进中国、乐在中国,让优质优价的“中国制造”飞入每个家庭、造福更多人民。
白俄罗斯国家通讯社4月26日援引白俄罗斯国家旅游局消息说,白方期待增加与中国之间的双向旅游客流量。
白俄罗斯国家通讯社26日援引白俄罗斯国家旅游局消息说,白方期待大幅增加与中国之间的双向旅游客流量规模。
4月25日,2025中俄旅游资源交流推介会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举行。推介会上,中俄双方代表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启中俄旅游合作新征程。
“2025中国旅游展”24日隆重开幕,由中国驻新加坡旅游办事处、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2025中新旅游合作论坛暨山东文旅产业推介会”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举行。
西部航空“狮城翼跃 渝见云端拉萨”国际航线推介会24日在新加坡举行。
坦桑尼亚拥有众多壮美的自然景观,国土面积约1/3是国家公园及各类保护区。生活着300多万只大型哺乳动物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连续6年荣膺“非洲最佳国家公园”称号,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誉为“世界现存最大的动物迁徙地”。
全俄中小企业社会组织“俄罗斯支柱”滨海边疆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席德米特里·巴甫洛夫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正成为越来越多俄罗斯游客首选的出境旅游目的地。
4月18日至20日,以“促进文旅消费 激发产业活力”为主题的2025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在西安举行,吸引了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及18个国内省(区、市)的187个代表团、803家企业参展。
4月16日早晨,随着搭载12名旅客的“龙飞5号”气垫船,从中国黑河水运口岸国际客运码头起航,驶向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口岸码头,黑河至布拉戈维申斯克口岸2025年春季中俄气垫船客运正式开启。
中国和东南亚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历史的长河中,古丝路架起文明对话的桥梁,睦邻友好不仅刻于史书与古迹,更融入了市井烟火。
中方自2023年12月1日起对马来西亚实施单方面免签入境政策。马方也宣布同日起对中国公民实施免签证便利措施。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安徽省体育局近日联合印发《安徽省推动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明确14条重点任务。到2027年,安徽省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有望超过1500亿元。
全俄中小企业社会组织“俄罗斯支柱”滨海边疆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席德米特里·巴甫洛夫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俄罗斯远东旅游资源丰富,欢迎更多中国游客来远东“深度游”。
受近期气温持续回暖影响,黑龙江干流嘉荫段于4月12日16时开江,开江日期较往年提前9天。
春意盈盈,八方游客涌入位于丝绸之路黄金段的甘肃省踏青赏春。随着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甘肃吸引了众多海外游客“春游丝路”,推动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今年1月至3月,云南省接待海内外游客1.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326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5.0%,云南入境游市场迎来“开门红”。
显示 5672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