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还没有危危欲坠。但目前内忧外患的缓解正日益成为错失的良机。拟议的预算框架将无助于增强面对未来危机的韧性——甚至更无助于将欧洲变成一个充满活力、强大的全球力量。
美国经济现在最不需要的是扩张性预算政策,但这正是特朗普政府选择做的事情。在经济周期的后期,特朗普的扩张性预算政策必然会给美联储带来相当大的压力,进而提高利率以防止美国经济过热。
小额信贷机构的主要贷款对象是城市人口而非农村贫困人口或小农户。作者在文中列出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表示手机、信用风险评估大数据分析、农作物适宜性测绘等新技术有可能让农户获得促进发展所必须的金融工具。
非洲向来是影响力投资的重要国家,肯尼亚和乌干达都历经了显著增长。然而,这一大陆上的影响力投资面临基础设施问题、生产力和市场波动等诸多挑战。在文中,作者分析了乌干达坎帕拉的社会影响力公司Staffable的案例及其衡量社会影响力效用的方法。
网络安全已到达走出共享和自组网合作,建立跨越边境、利益相关者和部门层面合作的时候。为进行这一工作,首先应开展自主研究,探究和改善过去事件的对策,并发展新型行动导向的网络事件合作组织以简化这种对策。
特朗普似乎不理解美中冲突的真正性质。美国与中国、欧洲和墨西哥的贸易逆差不是因为糟糕的贸易协议,而是因为宏观经济因素,特别是美国的储蓄与投资水平。若希望总体降低与世界其它地区的贸易逆差,美国需要增加储蓄,减少开支。
美国之外的政府正采取补贴和监管限制的方式,以期下一代科技巨头来自其国家或地区。这些政府主导型种子选手忽略的是,商业领袖来自于竞争激烈的自由市场及创新者的关系,而不是来自政府的援助。
美国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希望联邦政府向每一个有意就业的美国人提供一份每小时15美元的工作。本文作者认为该提案很愚蠢,但有两个更大的问题值得讨论。首先是政府在保证人们就业方面的角色。第二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好”“坏”工作的概念。工作赋予尊严,它是高尚的。
本文回顾了2018年的贸易政策行动,18年5月为缓和紧张局势、甚至找到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些机会。美国贸易政策团队到访了北京,可能是为了让中国承诺采取某些行动,以缓和紧张关系。5月中旬,该团队将举行一场听证会,听取对301条款补救措施的意见。全面有效的美中自由贸易协定应是特朗普当政期间美国贸易政策的主要目标。
美联储好像根本没有关注“核心”通货膨胀(即排除能源因素),倒是囿于石油价格震荡对总体通胀数字产生的误导和短期影响。如果美联储仍然不能从它经常犯的最大错误中汲取教训,那么油价上涨就会“促使美联储更快加息”。
“全球首席财务官(CFO)调查”发现,首席财务官对美国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本文旨在帮助领导组织更好地理解地缘政治如何影响其策略;探索可能情况;做准备;与地方和国家各级利益攸关方和决策者进行接触;可能地转移业务以抓住机遇并降低风险。
美国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机制已得到广泛探讨,法律专家们正形成一种共识,即特朗普总统有权退出协定。本文探讨了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任一国决定退出或终止北美自贸协定时的法律程序。
为回应特朗普总统建造边境墙的号召,国会的一些成员提出“虚拟墙”的概念——利用技术进行“洋对洋”边境监视,尤其是无人机的应用。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已启用了一支无人机机队。但是,它们未能帮助CBP逮捕非法跨境者和缉毒。与此同时,无人机损害了美国人的隐私权。
2012年,中国国务院发布了一份行政指导文件《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以应对越来越多的水资源挑战。该文件俗称“三条红线”,要求对水资源实行更严格的管理。本文的数据分析清晰的表明,中国已开始看到水资源更严格管理的积极影响。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四月中旬在海湖庄园会晤前气氛紧张。事实上,贸易在这次会谈中退居了次要地位。这对两国来说都是好事。此次会谈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完成的事:没有新的谈判,美国没有就限制日本汽车出口提出新要求,日本未针对美国钢铁关税发出威胁。在一个充满夸张贸易论调的时代,此次会谈既务实又诚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