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智库|
  • 移民和难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

    移民是在不同地点间传递知识的重要媒介,而知识传递是各国发展的关键。移民和国际工人的流动性将令人们获得更多的收益。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援助贫穷国家的最佳方式是接受其移民和难民,然后通过这些人,让知识流动。

    2018-04-16
  • 加快拉美教育进步的创新方法

    拉美充满着创新,且准备为全球教育快速发展作出贡献。大约15%的创新来源于该地区,尤其是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和智利。值得高兴的是,逾一半创新具有明确的目的——提高边缘化社区的学习能力。多项创新很有希望加速教育进步。

    2018-04-11
  • 混乱状态下有关中国贸易的基本常识

    本文作者对美中贸易态势进行研究后,得出了五项观察结果:中国的贸易实践与其发展模式密不可分。2)改变中国个别的政策没有意义。3)美国可以推动更大范围的变革。4)特朗普政府在中美贸易冲突中并没有清晰地阐明目标。5)美国应推动中国将更多行业排除在产业政策之外。

    2018-04-11
  • 中美贸易战前景展望

    如果打贸易战,美国总统显然相信美国会获胜。本文作者指出,这种逻辑存在诸多错误:由于贸易基于全球供应链,“伤害”中国不可避免的意味着也伤害美国自身; 贸易战不仅关于对商品征税;贸易战不一定仅限于贸易;贸易战不仅赢在码头边,也赢在公众舆论的法庭上与投资者的思想里。

    2018-04-11
  • 中国拟施加的关税如何影响美国工人和行业

    本文作者分析了中国拟施加的关税对美国行业和地方可能造成的影响。尽管全面贸易战对就业的影响不算大,但对美国标志性行业的波及较广。这些标志性行业的名单似乎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足以吓到美国的两个政党。

    2018-04-11
  • 美韩修订自贸协定的意义

    近日,特朗普政府宣布,美韩就自贸协定修订达成协议。本文作者认为,该协定要求韩国接受美国的某些汽车标准。如果韩国真的做到了,则会让美国汽车出口增长。提高上限或许不会立即产生影响,但将有助于长期增长。

    2018-04-10
  • 谁将令特朗普走出这场贸易战?

    特朗普威胁将对中国进口商品追加1000亿美元惩罚性关税,而中国誓言“不惜一切代价”反击。如今,整个世界处于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糟糕的贸易战的边缘。现在的问题是,谁能令特朗普走出贸易战?

    2018-04-10
  • 深圳是如何建立世界上最大电动公交车队的?

    深圳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电动的公交车队,其克服高成本和缺少充电设施等障碍的方式为其它城市公交线路电气化提供了经验。深圳的经验表明,城市高成本效益地实现电气化公交车队是完全可能的,其成果能够惠及全部市民。

    2018-04-10
  • 企业碳定价的四种方式:印度的经验适用于世界各地

    如今,40家印度企业加入了国家的行列,开始制定内部碳排放价格,这有利于促进更加环保的决策。私营企业是抑制印度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且表现出了帮助印度政府推动气候行动的兴趣。采取内部碳定价是推进碳排放的一种方式,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

    2018-04-10
  • 以色列应如何解决非洲难民问题?

    如今,以色列接收了约4万名来自苏丹和厄立特里亚的民众,他们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难民,尚未获得合法地位。然而,总理内塔尼亚胡将移民问题回归原点,让他们的地位极其不稳定。尽管如此,或许也存在一个良好的折衷办法,以色列可以为这些难民提供临时保护身份。

    2018-04-10
  • 多调动,少借款:为多边开发银行提出务实提案

    多边开发银行(MDB)私营部门业务或窗口(PSWs)在调动民间融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迄今为止,其调动作用远未对年度可持续发展目标(SDG)资金缺口作出有意义的贡献。PSWs必须从放款人演变为调动者。

    2018-04-08
  • 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对印太地区的经济和策略意义

    迄今为止,“海上丝绸之路”主要集中于印太地区的沿岸国家,尤其是港口开发项目。在本文中,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委托七位专家对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印太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开发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加以分析。

    2018-04-08
  • 印度-伊朗在恰巴哈尔港的合作:风波陡起

    印度为帮助发展伊朗恰巴哈尔港而做出的努力反映出它有志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并改善区域互联互通。由于伊朗向巴基斯坦开放且中国参与开发恰巴哈尔港,印伊关系仍然受到限制。美-伊关系的不确定性和阿富汗的不稳定性使该项目的预期收益进一步复杂化。

    2018-04-08
  • 中东和北非的“资源区域主义”

    作者阐明了中东和北非地区的“资源区域主义”,即提高资源丰富地区的欲望以保留更多该地区所创造的财富。作者将这些欲望置于更广泛的空间不平等和社会分裂的框架中,研究了资源的不均匀分布如何引起冲突,并警告称,在内战、政权更替、民众起义、分裂和外国入侵等政治冲击事件下,“资源区域主义”会延长冲突。

    2018-04-08
  • 民间外交与美日关系的发展演变

    当外交越来越多元化,公众参与成为“政府间外交的全部”时,“民间外交”自身的典型属性是什么?如果“外交”是一种塑造现实和制定议程的艺术,或是就准则和制度而谈判的艺术,那么与“民间外交”有什么区别?本文作者在本文中探究了这些问题。

    2018-04-08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