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智库|
  • 中国面临的G20挑战

    《中国面临的G20挑战》由外交关系委员会于6月发布。2016年4月6日,莫利斯・格林伯格地缘经济研究中心和亚洲全球研究所在香港召开了一场研讨会,吸引了20多位学者和市场人士参会评估二十国集团(G20)峰会面临的议程、并探讨为何二十国集团近些年达不到人们预期以及中国主办2016年峰会是否会提供复兴机会。

    2016-03-01
  • 十年内,中国将步入长时间人口缩减期

    在世界各国中,没有一个比中国这个第一人口大国更深受"马尔萨斯阴影"的笼罩。在一个以批判马尔萨斯学说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度,出台了一个"两种生产理论",把马克思和马尔萨斯创造性地巧妙结合起来。

    2016-03-01
  • 中国改变对非投资方式或增强其积极影响

    中国公司目前在非洲采取新的投资方式。这些改变,如果普及开来,将加强中国对非洲发展日程的积极影响,并改善非洲大陆对中国公司的看法。为实现在非洲的长期商业成功,中国公司必须以一种更实质性方式对非洲投资,遵纪守法和保持透明的商业程序。这些情况已经为北京的一些人所认识,因此有可能增强中国参与非洲发展的积极影响。

    2016-03-01
  • 美专家说中国决不愿重蹈俄罗斯与西方直接对抗的覆辙

    全球政治中的所有独裁政权并非都是生来一样的,这是一个重复出现的主题。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政权之间存在重要的制度差异,当涉及外交政策行为的时候,这些差异关系重大。

    2016-03-01
  • 政策简报:中国水资源问题、政策和政治

    在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众多挑战中,水资源紧张最为令人担忧。被誉为最具权威的中国经济专家之一的巴瑞?诺顿(Barry Naughton)曾说过,“中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某些人口稠密地区面临的水资源紧张和土地供应压力变得日益严峻。”水资源紧张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异常复杂,涉及地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本政策简报描述了中国水资源紧张的根本原因,对迄今为止中国政府的政策反应进行了评估,并在最后对如何增强这些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建议。

    2016-03-01
  • 从结构与制度视角解释中国汇率政策和外部经济失衡

    出口交易成本的降低提升了中国出口竞争力,但较高的进口交易成本却阻碍了进口。汇率调节不能够明显修正进出口部门交易成本的不对称,因此也不能够显著解决中国的经常账户失衡现状。中国庞大的4.81亿农村劳动力,包括平均收入只有或低于每月120美元的民工,使中国的通货膨胀较低且货币升值迟缓。中国急需通过改革金融、计划和监管体系来降低交易成本,使得中国大量就业不充分的劳动力及大量闲置资本可以更有效地结合以促进更为平衡的贸易和恰当的货币升值。

    2016-03-01
  • 先通胀后升值: 中国策略的现实选择

    应该说,在中国汇率及全球失衡问题上,中国、美国及世界能够找到双赢的解决办法。但这只能建立在互相理解对方所面临的困难及互相帮助的基础上。中国现在所面临的空前的挑战与机遇与战后欧洲的重建并非完全不同。没有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合作与帮助,中国很难克服在经济、社会、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些挑战。

    2016-03-01
  • 中国经济将超越美国?

    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将在2014年超过美国。就名义GDP而言,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的实际增长只需保持每年6%的温和速度,其名义GDP就能在十年之内超过美国。

    2016-03-01
  • 中国的转变

    中国的经济再平衡不再是严重依赖于投资和出口的增长模式,而转向了一种以创新为增长源泉,以消费为需求来源的新型经济模式。中国在经济再平衡方面所获得的成功将对全球经济,尤其是发展中经济体,产生巨大影响。/

    2016-03-01
  • 中国崛起及其对美国防务预算的影响初探

    中国的崛起令人印象深刻,但也受到各种军事和经济因素的制约。中国崛起构成了挑战,美国态度坚定并进行接触至关重要。美国国防预算自动减支将对亚洲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持续下去,可能导致美军在帮助塑造并抗衡中国崛起方面力不从心。增加战舰部署是奥巴马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军事支柱,自动减支计划或抵消军舰增加所产生的影响。

    2016-03-01
  • 报告说2014年中国城市经济在全球表现突出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和摩根大通银行日前发布研究报告说,2014年在全球300个最大城市经济体中,中国城市的经济表现最为突出,在前30名中占据一多半席位,其中澳门名列榜首。

    2016-03-01
  • 欧洲国家一致欢迎中国加大在欧投资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客座研究员、法国中国问题专家菲利普?勒科雷撰写的文章说,法国过去一直是最反对中国收购其国内品牌的欧洲国家,但现在该国公司也开始对来自中国的投资者持欢迎态度。随着法国态度的转变,欧洲国家现在似乎在与中国做生意这一点上达成了统一立场。

    2016-03-01
  • 中美GDP的两种比较

    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在2014年可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这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与更为传统的按市场汇率计算GDP相比,有何不同?这一发展的意义又是什么?

    2016-03-01
  • 中国的石油投资不是威胁

    今年7月,在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和生产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的国有巨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宣布斥资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该公司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均有资产。

    2016-03-01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