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库|
  • 日媒称全球海运业陷入混乱局面

    全球海运业的混乱程度有增无减。3月导致苏伊士运河断航近一周的巨型货轮搁浅事故的余波仍未平息,欧美和亚洲各地的港口都出现货物滞留现象。集装箱货船的运费从3月底至今已经上涨一成,创历史新高。越来越多的货主转而寻求空运和铁路运输作为替代选项。

    2021-04-28
  • 新加坡与缅甸划清界限

    新加坡与缅甸两国人民、企业和政府保持长期的联系,因此该国对缅甸局势表示“严重关切”。但是,作为一个小国,解决缅甸问题超出了其能力范围。新加坡和该地区其他国家应思考为应对缅甸危机需作出哪些努力,以及如何帮助推进该国的民主化进程。

    2021-04-28
  • 新智库称应重视疫情期间的儿童保护

    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虐待儿童事件明显增多。许多父母在疫情时期与年幼子女相处时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即那些在年幼时遭受虐待的父母现在在与自己的子女打交道时面临困难。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亟需解决这一问题,以加强社会的心理韧性。

    2021-04-28
  • 巴基斯坦的坏消息:美国撤军阿富汗

    美国不附带任何条件就从阿富汗撤军,这绝对不是巴基斯坦想要的。巴基斯坦在将塔利班带到谈判桌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它希望看到塔利班和平地进入政治领域,包括可能建立一个包括塔利班在内的临时政府。总而言之,更多的阿富汗难民和恐怖主义的复兴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是个坏消息。

    2021-04-28
  • 中伊战略协议:赢家与输家

    3月27日,中国与伊朗两国外长在德黑兰签署了《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这份协议的落地带来政治、战略和经济上的赢家和输家。本文认为,中国和伊朗是赢家,美国则是最大输家。

    2021-04-28
  • 中国崛起时代,美国推进民主是否失去优势?

    在竞选过程中以及上任后头几个月里,美国总统拜登一再宣扬民主价值观是其政府外交政策核心。他经常强调与民主盟友合作的重要性。事实上,中国的崛起给拜登政府以更为温和方式巩固民主议程带来挑战。美国与中国日益加剧的竞争,进一步促使美国与地缘政治上结盟、但不那么民主的政权合作。

    2021-04-28
  • 美国回归《巴黎协定》,但会回归多久?

    美国总统乔·拜登上任第一天就签署一项行政命令,要求美国重新加入《巴黎协定》。美国新任命的气候特使约翰·克里也一直在走访各国领导人,这突显出拜登政府在外交政策优先事项中对气候的重视。随着美国重新参与国际气候外交,以及中国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设定的一系列长期净零排放目标,气候政治正处在乐观时刻。

    2021-04-28
  • 中巴领导人在巴基斯坦可再生能源转型中的潜在作用

    在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巴基斯坦需要通过摆脱化石燃料为全球气候议程做贡献。不难看出,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共同愿望。本文探讨了与未来煤炭投资相关的风险,以及中国在帮助巴基斯坦实现其根据《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的能源部门目标方面将发挥的重要作用。

    2021-04-27
  • 缅甸的新加坡企业:渡过政治动荡水域

    与缅甸其他企业一样,新加坡企业也一直试图克服2月1日军事政变造成动荡的影响。对于新加坡企业而言,政变给它们的行动带来了3方面影响:针对政变的政治抗议活动导致的日常混乱;军政府为控制局势所采取的措施带来的挑战;对新加坡企业及其与缅甸军方联系的审查。

    2021-04-27
  • 政变后缅甸经济一落千丈

    在2020年11月缅甸大选的前一个月,世界银行曾预测缅甸经济将在2021年实现强劲复苏,经济将增长5.9%。2月1日政变爆发后的不到两个月,世界银行做出了与之前相反的预测,即缅甸经济将在2021年下滑10%,成为东南亚表现最糟糕的国家。

    2021-04-27
  • 专家称日排废水入海决定将面临反对浪潮

    福岛事故发生后,日本方面一直将核废水存储在储罐中。由于蓄水能力预计在2022年下半年耗尽,日本决定将处理过的核废水排入海洋。这一决定引起了激烈争论。尽管日本政府、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一些专家声称废水不会对海洋造成伤害,但人们有充分理由担心可能造成的环境破坏。

    2021-04-26
  • 印度与日本在第三国的伙伴关系:孟加拉国和缅甸案例研究

    近年来,印度和日本之间的双边伙伴关系有所深化。由于两国对“印度洋-太平洋”有着共同看法,它们在第三国的合作也在增多。鉴于印日两国都是活跃在印太地区的重要中等国家,它们在促进基础设施联系方面的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2021-04-26
  • 印智库:中国与东盟关系概况

    历史上,中国与东盟间关系经历过低谷期,也经历过高速发展的高潮期。中国曾将东盟视为旨在“包围”它的工具,与该机构保持着距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并在随后的几十年持续追求它的全球抱负,中国意识到,它必须首先在邻近地区获取优势地位。

    2021-04-26
  • 拜登:回归情报决策基础

    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和美国情报界关系经历严重危机之后,拜登的任期似乎发出“回归根本”的信号。他的方法加强了“情报专家”的地位,他们的经验和活动旨在确保对情况进行尽可能专业和中立的分析,并强调数据和信息(“事实”)及其所产生的分析作为决策基础的重要性。

    2021-04-26
  • 缅甸危机与东盟:真正的利害关系

    鉴于东盟在东亚多边主义中的核心地位,东盟领导人和外交官可以与中国和印度等邻近国家,以及韩国和日本等重要经济伙伴,在东亚多边主义背景下创建和解和发展框架。缅甸局势每一天都在恶化,东盟必须加倍努力,发挥主要调解作用,帮助设想并与军政府商定恢复文官领导统治和发展道路。

    2021-04-25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