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东盟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是一项正在进行中的工作。导致生产商、进口商和出口商增加成本的非关税措施(NTM)是这一工作的主要障碍。在东盟,成员国越来越多地采用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SPS)之类的监管手段。这些监管手段往往是由非贸易政策考虑因素驱动的,如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巨大冲击,对各个行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重构带来深远影响,制药行业也不例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供应国,而以生产仿制药见长的印度对中国原料药高度依赖。在疫情导致供应链“断链”的背景下,“世界药房”印度需要思考未来将何去何从。
决策者和学者正越来越多地将印度周边的次区域概念化,但他们却很少以“次区域”术语来讨论安全合作。这引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印度在与邻国展开安全合作时是否采用了次区域方法。本文探讨了次区域与安全合作之间的联系,以了解印度的安全合作是否具有次区域范围。
各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将环境置于险境之中。在疫情暴发的最初几个月,全世界因缺乏个人防护装备(PPE)供应而惶惶不安。为应对这种情况,各国政府的普遍做法是尽快生产尽可能多的个人防护装备。但是,个人防护装备主要由塑料制成,而塑料是环境的头号大敌,这点在疫情中被忽视了。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旅游业是亚洲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亚洲持续的经济增长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进行国内和国际旅行的机会。本文简要分析了分阶段的旅游业恢复计划的选择:首先促进国内旅游业,然后就“旅游气泡”展开谈判,以此作为全面开放机制的基础。
2025-08-26 17: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