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活向好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全球人类平均寿命正以每日5个小时的速度增加,所有大洲的儿童死亡率均在迅速下降。与此同时,由于穷国民众的生活水平改善速度快于富裕国家的民众,全球不平等现象也正逐步缓解。上述这些成果并不是主要由更好的政府、更多的资本和更优的资源开发或某种魔法创造的,而是由创新引起的。
中国企业倾向于利用新加坡作为金融中心的优势,通过它们在新加坡的分支机构对东南亚进行投资。对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而言,中国投资是其旨在提升工业能力和发展偏远和落后地区的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因此,印马两国都提出了若干方便中国投资的举措,以吸引中国投资。
即将在2020年11月3日举行的美国大选,无论是对于美国还是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说,都是最为重要的一次选举。然而,迄今为止,竞选活动中缺乏针对政策的辩论。这意味着,未来美国的外交政策及其对亚太地区的态度会具有很大投机性。
尽管韩国的“新南方政策”(NSP)在发展韩国与东盟关系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但仍有更多工作要做。预计韩国政府将在新冠肺炎疫情消退后启动“新南方政策”的第二阶段。为使“新南方政策”更加全面,首尔需要进一步发展它与东盟之间的战略与安全合作。
本文研究了印度与澳大利亚的关系现状,并概述了印澳技术合作伙伴关系的大致轮廓。本文还研究了当前印澳技术合作的情况以及这种合作的挑战和障碍,并分析了每个国家在选定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和互补优势。
“蓝色经济”是孟加拉湾各国间存在共鸣的一个主题。尽管孟加拉湾各国政府为促进蓝色增长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它们尚没有一个用于海洋治理的一体化区域性议程。本文介绍了孟加拉湾国家协调其“蓝色经济”的方法,共同发展一体化“蓝色经济”策略的方式。
自中国2013年推出旨在将非洲、欧亚大陆连通整合的“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美国、欧盟、日本和印度这四大全球主要力量都提出了相仿的倡议。在印度,莫迪在2014年当选后不久就提出了一项跨境连通性政策,即“邻里优先”政策,以让印度成为区域内/间连通性发展的主导。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东南亚国家报告的新冠肺炎病例和死亡案例都相对较少。尽管东南亚似乎成功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但这场危机给东南亚国家带来了不成比例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损失。在各国应对失业、商业流失等紧迫问题的同时,低碳拥护者开始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以实现绿色复苏。然而,在东南亚,绿色复苏发生的可能性似乎很小。
10月9日,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202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世界粮食计划署。委员会称该署在消除饥饿和改善冲突影响地区的和平状况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并赞扬它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表现出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能力”。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获奖表明,确保粮食供应仍是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
全球范围内,中国投资似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阻力。例如,由于双边关系紧张,中国对澳大利亚投资在2019年暴跌了近一半;出于国家安全方面考虑,英国也开始收紧对中国投资的审查。在这种地缘战略气候下,出于自身发展需要,东南亚国家应欢迎而不是拒绝中国投资。
本文通过模型评估中日韩三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和韩国的增长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乐观来看,中国可能能像韩国一样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2025-08-26 17: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