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库|
  • 亚洲国家能够让中国与美国和好吗?

    2019年10月30日,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联合举办主题为“中美关系:为亚洲与世界发展打造共同愿景”的国际研讨会。会上,专家认为,鉴于中美之间日益加剧的竞争可能会破坏当前的多边世界秩序,亚洲国家需要在创造中美之间的共同点上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2019-11-27
  • 中国对“四方安全对话”的结构性看法

    无论中国战略界对“四方安全对话”的反应有多么直接和敏感,这都与中国在地区事务中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认同息息相关。文章认为,中国对“四方安全对话”的看法更具结构性,不限于军事范畴,且与中印竞争崛起、日本在亚洲的再度复兴,以及美国在亚洲的存在联系紧密。

    2019-11-27
  • 没有印度的RCEP仍然成功

    虽然印度没有同意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但东亚地区也将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受益。虽然缺少印度,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依然占据了全球约30%的GDP和覆盖了类似比例的人口,仍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

    2019-11-27
  • 中美贸易摩擦给小国带来何种新风险?

    当基于国际规则的多边秩序被削弱时,小国处于危险之中,但它们的力量往往被人们忽视。在这个以地缘政治、恐怖主义、网络安全和大国竞争等挑战为特征的数字时代,小国生存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这一问题。

    2019-11-27
  • 美印如何将亚洲经济领导权拱手让给中国

    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美国和印度本可确保亚洲力量平衡不会偏向中国,也将给东盟提供更多的回旋余地。然而,两国撤出这些协定给亚洲带来一个难题。

    2019-11-26
  •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关系:中国因素

    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给托卡耶夫政府带来压力,让其不得不小心谨慎地来管理该国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文章认为,现在就得出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的历史和传统统治地位已仅次于中国的结论还为时尚早。和俄哈两国享有“盟友关系”,俄罗斯无疑将投入必要的资源以确保它与哈萨克斯坦关系的稳定和互利。

    2019-11-26
  • 中国人工智能愿景的现实检验

    由于中国仍未产生根本性创新,它在未来十年能否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尽管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势头可能出现停顿,但这并未让其偏离实现人工智能愿景的轨道。只有时间能证明北京在未来十年是否能实现取代美国成为人工智能全球领导者的目标。

    2019-11-26
  • 缅甸的国内移民:模式、收益和挑战

    2011年以来,缅甸经济正从农业经济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导向的经济转变。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迁往城市,缅甸的农业GDP占比不断下降,城市不断扩张。然而,缅甸城市向城市的迁移规模要大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规模。

    2019-11-26
  • 特朗普政府和东南亚:政治脱节、政策推出

    美国仅派出低级别代表团参与2019年举行的东盟-美国峰会和东亚峰会(EAS),这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对东南亚事务缺乏高级别的关注。在“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下,美国政府正与伙伴国家以及地区和全球机构一起推出大量经济和治理计划,而非专注于推出一项重大计划。

    2019-11-25
  • 中国数字和空间丝绸之路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不断进化的概念,自2013年诞生以来已发生巨大变化。它给全世界带来乐观情绪,也引发恐慌。本文强调有必要将数字和空间领域纳入“一带一路”倡议,因为这会赋予中国更大灵活性,有助于其在感兴趣的地区扩大业务和影响力。

    2019-11-25
  • 澳大利亚“圣战分子”背景调查

    在一个日益相互联系的世界中,社交媒体对个人身份建构的冲击,以及将对意识形态的忠诚度置于对国家的忠诚度之上的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没有迹象表明“圣战”已经停止。因此,有必要了解曾参与过“圣战”的澳大利亚人的背景,以便人们更好地识别将来可能会被类似信息蛊惑的澳大利亚人的类型和他们的动机。

    2019-11-25
  • 自由贸易分歧扩散的后果

    目前,自由贸易协议正被自由贸易分歧(free trade disagreements)取代。与自由贸易协议不同,自由贸易分歧难以被衡量或定义,但却是真实存在的。中美之间旷日持久的贸易战可能会引发自由贸易分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进而进一步削弱基于规则的秩序。

    2019-11-25
  • 中美贸易摩擦下的东盟不应“选边站”

    中美紧张关系不断升级,不仅涉及贸易问题,也涉及战略、安全、价值观等广泛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东盟和其他国家在这场大国竞争中所面临的技术选择。文章认为,东盟国家在做出选择时,不应从中美两国中二选一、“选边站”的角度出发,而应从基础设施建设和总体经济发展角度做出选择,这点尤为重要。

    2019-11-25
  • 韩智库:中国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的启示

    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Wonseok Choi发表文章称,为促进技术创新和国家发展,中国迫切需要发展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将在整个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发挥领导作用。

    2019-11-25
  • 新智库:对标分析中日在菲铁路项目收益

    南洋理工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新加坡)地区安全架构项目研究员Wu Shang-Su发表文章称,菲律宾的铁路部门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地面运输需求,带来了更多的公路交通流量,进而导致了交通拥堵和污染加剧。马尼拉既没有财力也没有技术能力来改善其铁路网络,因此它开始寻求外国投资解决这一问题。

    2019-11-25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