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新加坡)高级研究员Malcolm Cook发表文章称,对中国重新崛起为亚洲的主导力量来说,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经济体至关重要。对于乐观主义者而言,这有望开创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互惠互利的新时代。对于悲观主义者来说,他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将日益增强。
近日,不丹外交大臣丹曲·多吉对印度进行的为期一周的访问,为印度-不丹双边关系建立了新的基准。访问期间,丹曲·多吉与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进行了双边讨论,并回顾了印度与不丹关系。此次访问不仅具有政治和宗教意义,也具有经济意义,印不两国间的经济合作将继续扩大。
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大多数合作都集中在能源和经济关系上,但情况正在改变。北京现在正在深化与中东国家在国防、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与理解。在中国内外都有很多关于中国在中东的经济利益是否会迫使它在该地区发挥更加积极的安全/军事作用的争论。实际上,中东地区近期的政治和经济动态表明,中国似乎正在朝该方向发展。
近年来,俄罗斯一直在试图重新激活它对非洲和印度洋地区的影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非洲和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一落千丈。然而,随着美国影响力的减弱,俄罗斯重新参与非洲和印度洋地区事务的步伐加快了,这也是它的新影响力战略的一部分。
中国电信企业在非洲存在的扩大对非洲的发展及其追求的“知识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关键问题是,为求公平发展,应如何确保中国企业能够受到最好的监管?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由非洲人民自己回答。
在成功连任后不久,印尼总统佐科宣布了将首都从雅加达迁往婆罗洲岛上的东加里曼丹地区的计划。文章指出,该计划并不是大多数人期望佐科在第二届任期中应有所作为的事情。印尼迁都一事已经过了多年讨论,但从未实现。但是这次,佐科似乎是认真的。
本文研究了孟加拉国与监管措施和政策改革有关的不良贷款(NPL)的趋势和现状。截至2017年,孟加拉国的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为9.3%,高于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地区的水平。
如果中国在瓜达尔港和恰巴哈尔港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必将获得巨大的经济、商业和战略利益,将完全有资格担当负责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安全的“警察”。这种发展的前景使人们进一步质疑美国在波斯湾“秀肌肉”的动机,以及它会在多大程度上遏制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最近,上合组织成员国多次尝试将重塑该组织的“品牌形象”,意图将其打造成一个追求“有利于贸易和投资的环境......以逐步实现货物、资本、服务和技术的自由活动”的组织。文章认为,上合组织必须以新的品牌形象赢得广泛的信任,摆脱该组织的反西方标签,方能克服其发展挑战。
历经18个月,中美贸易战终于有了缓解迹象。中美双方证实,两国已接近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双方对能够达成协议均表示乐观。对于中美两国是否会撤销其相互施加的惩罚性关税问题还存在争议。本文认为,即便是暂时性地撤销惩罚性关税,对于贸易战停火也十分必要。
耶路撒冷和北京间的经济关系发展蓬勃,中国已成为以色列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重要的外国投资来源地。然而,美国对中国对以色列战略资产的影响力日益警惕,由此导致的紧张局势限制了中以关系的发展。为缓解这种紧张局势,以色列安全内阁于10月30日决定建立一种监管外国投资的机制。
鉴于印度在太空军事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拥有更广泛和更多样化的能力,印度需要有更强力的军事太空计划。虽然将动能武器(KEW)纳入反太空计划并不是印度弥合它与中国之间的太空军事能力差距的灵丹妙药,但动能武器是一种重要的威慑工具,并能在极端情况下带来不对称性升级方面的收益。
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准备联合推行“蓝点网络”计划,以帮助在“印太地区和世界范围内”发展基础设施。这听起来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印太地区确实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毫无疑问,“蓝点网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对抗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人们可以从过去两年来的中美贸易战中得到一些重要教训。首先,尽管美国是一个比中国更大,技术更先进的经济体,且中国进口美国的商品要比美国进口中国的商品多得多,但并不是所有的牌都掌握在美国手中。其次,中美“脱钩”很难。开战以来,覆盖中国的制造业供应链几乎没有任何重大变化。
2025-04-17 1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