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库|
  • 中美贸易谈判:实现一定突破

    虽然仅是开始,10月11日中美之间达成的有限贸易协议仍是世界经济的最好消息。这项协议足以让中美贸易谈判继续下去。更重要的是,这表明美国开始对可能实现的目标抱有更现实的期望,这是一大突破。

    2019-10-18
  • 土耳其的“安全区”或代价高昂

    土耳其对叙利亚的军事干预使土耳其本已脆弱的经济变得更加脆弱。军事干预叙利亚并建立“安全区”的进一步风险在于潜在的国际制裁。尽管土耳其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相对较低,但美国的任何制裁都会对土耳其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并在其国内引起人们对政府战略的质疑。

    2019-10-18
  • 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援助:价值被低估

    随着对太平洋地区关注的与日俱增,人们必须将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参与会如何影响和支持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中国等其他外国伙伴的外交政策目标问题纳入考量。尽管澳大利亚仍然是太平洋地区的主要捐助国,但与日本的更广泛合作将使两国能够在太平洋发展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加强其外交措施效果。

    2019-10-18
  • 亚洲的海上恐怖主义评估

    通过对近期在亚洲海域中发生的一些暴力事件的重新叙述和分析,本文评估了亚洲海上恐怖主义暴力事件增加的可能性。本文认为,公海运输容易受到暴力犯罪行为的影响。与此同时,海上治理的脆弱性和矛盾性也增加了亚洲沿海地区发生恐怖袭击的可能性。

    2019-10-17
  • 建立成功的印中军事关系的下一步

    本文认为,为有效发展印中军事关系,印中两国可以在以下领域进行合作:(a)在海上建立沟通互信机制(CBM);(b)促进军事学术机构之间的交流;(c)加强双边沟通;(d)共同应对非传统威胁。印中军事关系的逐步改善和校准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并有助于推迟印中对抗。

    2019-10-17
  • 尼泊尔与印度日行渐远

    自古以来,尼泊尔和印度就通过历史、宗教、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是,近些年的一些事态发展表明,尼泊尔正试图与印度保持距离。

    2019-10-17
  • 医疗保健:关键的信息基础设施

    显然,医疗保健行业需要严格的法规和制度,以帮助保护作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医疗保健数据和联网医疗设备。然而,如果没有技术人员和监管机构的帮助,医疗人员无法独自做到这一点。因此,需要跨学科的更大协作,以确保患者不会因医疗设备被黑客入侵而面临生命危险。

    2019-10-17
  • 莫迪第二届任期下的印越关系:前景与挑战

    印度总理在2019年大选中以压倒性优势获胜后,似乎更加决心将印度发展成为一个主要大国。“东进”政策和印度洋—太平洋战略将是追求这一政治优先事项的关键平台。由印度人民党领导的政府致力于加强印度与越南的关系,这一关系是“东进”政策和印度洋-太平洋战略的一个重要支柱。

    2019-10-16
  • 中巴关系历程和中巴经济走廊

    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巴两国间的一项双边倡议,旨在促进贸易合作并探索区域互联互通的途径。实际上,中巴经济走廊是两国战略、地缘政治和社会经济利益的实际体现。随着走廊的启动,巴基斯坦和中国都加大了在地区连通性和贸易方面的努力。

    2019-10-16
  • “伊斯兰国”在印度喀拉拉邦的渗透情况分析

    分析人士认为,印度的穆斯林人口超过2亿,是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的世界第三大穆斯林国家。印度被认为是“伊斯兰国”招募外国激进分子的沃土。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印度仅有少量支持“伊斯兰国”的案例,证明了上述观点的错误。这些有限的案例大多数都出现在印度南部的喀拉拉邦。

    2019-10-16
  • 在亚洲实现能源安全:多元化、一体化和政策启示

    本文对亚洲的能源安全状况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并给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在两个广泛的方面共同实现能源安全的建议。首先,本文分析了区域合作和能源贸易如何增强亚洲的能源安全问题。其次,本文回答了如何在国家和地区层面确保能源安全的问题。

    2019-10-16
  • 中国-伊朗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路线图

    在后伊核协议时代,中国可能会在未来几年继续成为伊朗最大的经济伙伴,但人们不应高估中伊伙伴关系。美国的反伊朗政策及其伴随的制裁措施可能会阻止中国与伊朗建立更牢固的伙伴关系。

    2019-10-16
  • 中俄合作并非只是暂时现象

    俄罗斯与欧洲的疏远或不是暂时的,其外交政策的“去欧洲化”可能还会继续。俄罗斯内部的政治阶层正在做俄罗斯领导人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情:使俄罗斯在外交政策方面变得更加独立与多元化。因此,俄罗斯与欧洲的分裂与中国崛起无关。

    2019-10-16
  • 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成就与挑战

    文章指出,了解中国成功的基础将指导中国未来的改革。了解中国改革的道路、历史决策环境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将为决策者提供未来的规划。中国对其他国家的榜样作用也日益增强。此外,中国作为投资者、出口目的地、创新者的新面貌也扩大了人们了解中国发展轨迹的需求。

    2019-10-14
  • “恐惧中国”威胁马来西亚经济

    马来西亚公众越来越警惕中国在马来西亚影响力的扩大,尤其是在中国推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对此,文章认为,马来西亚的这种负面舆论可能会影响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文章指出,公众的这种担心没有根据,因为马来西亚的贸易伙伴非常多样化,其增长的驱动也越来越不依赖于国际贸易。

    2019-10-14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