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有着规模小、非正规、技能和生产能力差,以及效率低下的特点。此外,农业部门还面临着分散和创新能力有限的问题。文章指出,表现良好的农业部门能够让非洲步入更加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通过借鉴坦桑尼亚鳄梨种植户的经验,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作为非洲农业部门技术升级合作战略的全球价值链。
截至2018年10月,韩国建筑公司在“新南方”地区(包括东盟成员国)的订单总价值达989亿美元,超过了中东地区的857亿美元。这表明,“新南方”地区已成为韩国建筑公司最大的订单来源地。本文旨在向韩国决策者提供有关东盟基础设施市场的全面信息。
2017年11月,特朗普公布了“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FOIP),作为美国的亚洲政策。这一战略中也包括美国与亚太地区国家在贸易、投资和基础设施方面合作的计划。然而,特朗普政府坚持双边主义,这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多边主义偏好形成了鲜明对比。
无论人们怎样认识“一带一路”倡议,都应考虑三个问题:“一带一路”倡议的规模;“一带一路”在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中的位置;倡议可能给中国带来的政治利益。文章分析认为,“一带一路”实质上是一种国际援助倡议,其中有些项目会成功,有些项目会失败,而中国能从中获取的政治收益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高,也并不稳定。
2015年9月,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可持续发展目标(SDG)成为了2030年发展议程的一部分。实现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依托整体政府方案。2018年12月24日,韩国内阁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韩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K-SDG)。这些目标是韩国将在2030年实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所有政府部门目标的里程碑。
近年来,俄罗斯和中国通过金钱手段、外交和其他措施扩大了自身在非洲的影响力,这直接损害了美国的利益。长期以来,华盛顿对非洲的关注较少,且没有有效的战略和政策指导其在非洲与莫斯科和北京竞争。与此同时,俄罗斯和中国均视美国为主要对手,两者间合作正不断深化,这种合作的潜力及对美国的威胁都不容小觑。
中俄两国关系步入了发展的“新时代”。文章认为,这一发展有两大象征意义:中俄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独一无二的,地位高于中国与其他国家缔结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时代”这一口号显示中国政治在界定中俄关系话语方面的权重越来越大,中俄关系正日益不对称化。
2018年,东亚仍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市场。俄罗斯联邦有一个明确的愿景,即开发其东亚液化天然气项目,以在亚洲液化天然气进口中占据更大份额。本文建议采取一些政策,如在亚洲建立天然气贸易中心、提高区域定价权、能源进口多样化等,以改善该地区的能源安全。
只要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仍是对抗性的,中国就会倾向于与印度保持良好关系,而同时不会保证自身在未来不会对印度采取对抗态势。中印两国间目前不断变化的关系实际上基于一种“妥协背景”。外部环境能够让中印两国和睦相处,也会让它们分道扬镳。因此,中国与印度在未来是否依然能维持现在的“和解”状况还很难预见。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巴基斯坦关系发展缓慢,但近年来获得了一定势头。虽然俄印关系远比俄巴关系更加有力,但印度仍对此表示担忧。尽管如此,俄罗斯依然愿意与巴基斯坦接触,这不仅体现了它在阿富汗和中亚的直接利益,也反映了它对美印关系日趋紧密的不满。
从菲律宾将“洋垃圾”运回加拿大,到马来西亚计划将“洋垃圾”运回原产国,再到中国几乎完全禁止进口塑料垃圾,很难让人不认为环境保护主义正在崛起。从长远来看,这种趋势是否可持续仍有待观察。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全球废物贸易行业,随后讨论了当代全球废物行业的一些发展,特别是废物走私问题和中国的塑料废物进口禁令。
澳大利亚政府的预测显示,到2030年,中国增加的新购买力将超过印度、印尼、日本和美国的总和。文章认为,中国不会过度利用澳大利亚对它的经济依赖来惩罚该国,因为过度惩罚会引火烧身。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也是中国的最佳供应商。因此,当澳大利亚与中国的政治关系变差时,正是两国间的经济联系稳定了中澳关系。
本文回顾了以往关于低碳气候适应型基础设施的文献,并分析了多边和双边发展机构,以及公私伙伴关系(PPP)在气候基础设施融资方面的主要特征。本文旨在为韩国企业参与海外气候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政策启示。
阿塞拜疆的中小企业数量正在增加,但它们对该国经济的贡献却微不足道。本文概述了中小企业对阿塞拜疆经济的贡献、这些企业的融资渠道,以及价值链在确保融资方面的作用。
2025-04-17 1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