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了中国太阳能集中供热的发展潜力,以加快可再生能源融入中国的供暖系统。这对于推动低碳城市和减少城市空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强调,太阳能区域供热可以提供高效率、可靠性和环境效益。研究发现,太阳能区域供热在中国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
本文研究了防务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并分析了印度在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与前景。本文调查了印度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政策、制度和举措。本文还列出了印度在防务领域发展人工智能的障碍,并强调了政策制定者在启动人工智能发展计划之前应该解决的基本问题。
尽管中俄关系中存在不对称,但两国间的战略伙伴关系确在不断深化。中俄双方成功控制住了两国间可能发生冲突的领域,并在不断变化的世界秩序中认识到彼此的战略意义。在短期到中期内,鉴于各自战略需求和不确定的全球环境,中俄两国“永远不会对抗”并将形成持久稳定的伙伴关系的合作方针将主导两国未来关系的走向。
2015年,东盟与中国签署了关于完善中国和东盟自贸区框架协议的升级议定书。升级议定书于2016年7月生效,于2019年8月开始实施。如果能够克服执行问题,修正案将为进一步增加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提供新的机会。随着全球贸易和商业规则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升级后的自由贸易协定能否取得成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鉴于美国对欧洲汽车进口征收关税的威胁将对德国造成不利影响,俄罗斯可能会受益于德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与此同时,德国也没有幸免于欧盟的民粹主义浪潮,该国国内的反欧盟和反北约情绪日益强烈。因此,德国未来或会寻求与俄罗斯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自2014年以来,南亚一直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次区域,区域内八个国家年均增长率为7.0%。文章认为,有充分理由相信南亚将在未来数年继续保持这种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表现。虽然经济前景喜人,但南亚绝不能自满。为了保持强劲增长,该次区域各国需要继续推进改革与优化结构,特别是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市场方面。
由于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取决于其在海上的统治地位,美国控制欧亚大陆的能力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而欧亚大陆上的许多国家的主权安全受到美国的保护。随着中国海军的崛起,美国会将战略重点放在海上遏制中国上。鉴于美国的海军资源有限,它不太可能有余力在黑海遏制俄罗斯海军,或在波斯湾阻截伊朗。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亚洲与全球化中心专家Celia Vincent等发表题为《腾讯:全球游戏产业的中国“潜龙”》的文章称,游戏产业正成为中国展示软实力以扩大自身影响力的最新领域和行之有效的途径,而美国在游戏产业中的主导地位正逐渐被中国取代。
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新加坡)高级研究员Malcolm Cook发表题为《棉兰老岛铁路项目考验中菲关系》的文章。文章称,过去三十年来,历届菲律宾政府都想要建设连接棉兰老岛与国内主要城市的铁路网络。在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治下,这一规模庞大的铁路项目获得了有力的政治支持。
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发表东京大学副教授Asei Ito的文章称,中国政府现在面临的经济、政治和国际环境与2012年“一带一路”倡议构想时的情况截然不同。在此背景下,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考虑在三方面进行转型:更加重视可持续性和质量;扩大覆盖范围;更为强调文化、智库等“软性”元素的合作。
贝京-萨达特战略研究中心发表以色列巴伊兰大学博士Mordechai Chaziza题为《新丝绸之路与海湾国家》的文章。文章称,随着美国在波斯湾的霸权地位的下降以及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海湾地区的权力平衡正在改变。因此,海湾国家开始寻求加强与中国等其他大国关系的方法,以加强自身在日益脆弱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地位。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特聘研究员Rajeswari Pillai Rajagopalan发表题为《斯里兰卡:中印战略竞争的中心》的文章称,近日,中国援赠斯里兰卡海军的护卫舰P625抵达科伦坡港。虽然事件本身并不令人惊讶,但此事凸显了中印两国在印度邻里社区中的持续竞争。
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发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与国防中心研究员Greg Raymond等发表的文章称,对于西方而言,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也类似“暗物质”,大部分是不可见的。因此,研究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小众追求。中国崛起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启动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点。
尽管中美两国重启了谈判,但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已经造成了经济损失。美国征收的关税、中国的报复以及美国贸易政策方向的不确定性影响着全球的经济和投资决策。事实上,政策的不确定性已经上升,投资正在遭受损失。除了技术出口,美国政府似乎还想阻止在敏感领域的科学合作。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放缓。
亚洲目前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环境,使印度和日本有义务向前迈进,稳定力量平衡,确保该地区的持久安全。在非洲,印日提出的亚非增长走廊有望带来合作进展和利益。在南亚,联合开发科伦坡港东集装箱码头的决定是朝着上述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2025-07-07 16:27:00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