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库|
  • 港媒:中国飞速创新的真正驱动因素是市场和竞争

    中国创新表现出众背后的真正驱动因素是庞大的国内市场、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激烈的竞争。这些因素创造了一个促进快节奏创新的环境,使中国公司保持领先地位。

    10-29
  • 学者探讨通过电子商务推动亚太地区绿色包容贸易

    为了支持电子商务,公私合作必须优先考虑缩小数字鸿沟、支持小企业和促进环境可持续性。加强数据治理、竞争和税收框架也是实现弹性和公平电子商务的关键。

    10-25
  • 港媒:中国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超前”

    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CBAS)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超前”,而全球进展仍然有限。

    10-25
  • 电子设备爆炸事件引发供应链信任危机

    最近西亚的动荡局势,特别是9月18日黎巴嫩发生的电子设备爆炸事件,在许多国家引发道德争论。在中国,讨论的焦点是,这一事态能否为中国电子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尤其是能否提振中国不断下滑的手机出口量。

    10-25
  • 中国在商业造船领域的主导地位加速上升

    根据法国船舶经纪公司BRS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主要的船厂获得近75%的新订单。该咨询公司报告称:“中国已连续第14年维持在全球造船市场的领先地位。”

    10-25
  • 学者评述中巴经济走廊的成就与挑战

    中巴经济走廊已兑现最初的一些承诺。旁遮普省和信德省的互联互通项目,以及俾路支省的东湾快速路,缩短了这些项目所涉及地区的旅行时间。同样重要的是,2015年至2020年间新建的9座发电厂帮助缓解巴基斯坦全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10-23
  • 澳智库:金砖国家的诉求可求同存异

    改革全球金融治理,推动多极化发展,是金砖国家的共同诉求。它们提倡在贸易中更多地使用本国货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并寻求建立另一个全球支付系统,绕过SWIFT网络。

    10-21
  • 港媒:中国多元化海外投资打通了进入全球南方国家的大门

    随着中国国内产能迅速增长,中国企业前往欠发达国家扩展业务,在尚未开发的市场上销售商品,还可以利用中国在过去十年里建设或资助建造的新基础设施。

    10-21
  • 巴智库:中国经济之旅

    经济利益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决定性因素。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发展中国家的好处在于,它提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铁路、公路、 航线互联互通。

    10-21
  • 港媒:中国药企通过“健康丝绸之路”挺进非洲

    “健康丝绸之路”旨在改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健康状况,同时也为中国的医疗保健行业创造机会。

    10-16
  • 学者称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合作必不可少

    在当前关键时刻,澳中两国需要相互理解,需要求同存异。打造与中国相关的能力和促进合作对于确保澳大利亚未来繁荣至关重要。

    10-15
  • 巴媒:中国成为塑造全球发展未来的关键角色

    中国以经济实力、科学进步和全球影响力为标志而迅速崛起,正成为塑造全球发展未来的关键角色。75年来,中国不仅展示了人民的坚韧,也展示了其成为经济强国和全球合作重要伙伴的战略眼光。

    10-15
  • 港媒:中国的清洁技术对全球有利

    当今世界必须迅速脱碳,以解决气候变化这一事关生死存亡的问题。中国的清洁能源产能为加速推广清洁能源带来巨大潜力。全球能源转型需要一种以市场为导向、务实的方式,中国应继续提供清洁技术解决方案。

    10-15
  • 学者分析氢燃料电池卡车在中国的总体拥有成本

    亚洲开发银行研究人员发表文章,利用总体拥有成本(TCO)分析,评估了2023年氢燃料电池卡车的经济可行性,并对2030年其用于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可行性进行预测,与电动和柴油卡车进行了比较。

    10-15
  • 学者介绍量子计算基本概念和各国成果

    量子计算可以彻底改变人们的能力,因为它在最基本的层面上运作。这既是一种恩惠,也是一种挑战,因为虽然它带来令人难以置信的计算能力,但同时也很难实现。

    10-11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