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库|
  • 莫迪访问乌干达:老伙伴关系焕发新生机

    莫迪的访问不仅将加强印乌现有的经济关系,还将为印度进一步向该国投资铺平道路,尤其是在卫生、农业和信息技术领域。更重要的是,印度给予了乌干达两笔信贷,其中1.46亿美元将用于电线和变电站,另外6400万美元将用在农业领域。

    2018-08-07
  • 莫迪在非洲大陆留下深刻足迹

    应把印度总理莫迪日前对三个非洲国家的访问放到印度与非洲大陆过去三年显著接触的大背景下理解。过去70年,作为独立国家,印度和非洲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商业领域展开了有效合作。

    2018-08-07
  • 对伊新制裁恐将危及恰巴哈尔港的开发

    恰巴哈尔港的开发有望带动该地区的规则变革,然而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决定,以及人们对针对伊朗的新制裁的恐惧将危及恰巴哈尔港的开发和运营。

    2018-08-07
  • 印度银行危机实际上是电力危机

    由于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艰难,印度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集中在电力部门,而碳排放密集型资产也构成金融定时炸弹。

    2018-08-07
  • 澳大利亚开创在拉美地区的新时代

    秘鲁-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应被视为澳大利亚的一个里程碑。如今,澳大利亚越来越有能力从拉美国家作为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参与者出现的情况中受益。

    2018-08-07
  • 东盟-中国联合海上演习:有何期望

    2018年8月2-3日,新加坡举行了首届东盟-中国联合海上演习的桌面演习。首届东盟-中国联合海上演习是推动建立信任和海上安全的实际措施的第一步。

    2018-08-06
  • 1947年至2017年影响印度的70项政策

    通过对印度1947年至2017年的70项经济政策的分析,本文回顾了印度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历程,为该国迈向10万亿美元全球经济强国、重塑国家命运提供知识窗口。

    2018-08-06
  • 澳大利亚的抉择:对华维持经贸伙伴还是与美缔结安全同盟?

    澳大利亚面临着一个重大的两难境地:如何调和澳大利亚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以及澳大利亚同美国的安全同盟。在关于如何在特朗普时代与中国打交道的辩论中,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可能正步入最有趣、最焦虑的时期。

    2018-08-06
  • 西方或在衰落,但中国离胜利仍有距离

    西方已经失去了对国际事务的主宰吗?亚洲最杰出的外交政策知识分子之一马凯硕认为,尽管西方曾经赢得了主宰,但现在正在失去主宰地位,且需要接受自己的衰落。然而,马凯硕对中国的看法似乎过于乐观。现实是,中国内部存在人口、环境等方面的挑战。这些问题引发了人们对其未来增长轨迹的担忧。

    2018-08-06
  • 对伊新制裁恐将危及恰巴哈尔港的开发

    恰巴哈尔港的开发有望带动该地区的规则变革,然而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决定,以及人们对针对伊朗的新制裁的恐惧将危及恰巴哈尔港的开发和运营。

    2018-08-06
  • 促进中沙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能源转型合作

    能源领域是沙特阿拉伯和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在努力提高工业能源生产率方面可以从合作中获益。

    2018-08-06
  • 高铁投资对城市混乱状态产生的蝴蝶效应

    尽管各地情况不同,但几乎所有的高铁运营国家都报告称,在高铁线启用仅几年内,与高铁相关的其他城市系统就不断变化。有关高铁与城市相互作用的学术研究表明随着高铁走廊的引入,高铁在本地区的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2018-08-03
  • 印度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印度中央政府建议联邦电力部与印度国家研究院和邦政府协商,在全国范围内搭建一个小型充电设施框架,旨在鼓励民众使用电动汽车,创造足够大的需求,以吸引其他投资者建设充电站,从而在不久的将来创造一个更大的电动汽车市场。

    2018-08-03
  • 加强印度城市的非正规经济

    本文关注了两项内容:国家的土地使用计划和规划法规。土地分配是改善城市设计的关键。这反过来又有可能解决城市贫穷的复杂性,并为城市的贫困人口创造更多机会。

    2018-08-03
  • 智慧城市:银川、成都和杭州令人印象深刻的金融模式

    中国城市正在向智慧城市转型,银川、成都和杭州三市尤为突出。其金融模式正在中国各地获得复制,并受到了全球关注。

    2018-08-03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