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库|
  • “特普会”:重点是对话,而非结果

    “普特会”上,特朗普总统试图将美国对俄罗斯干涉总统选举的指控降至最低。此次会晤还反映了两位领导人为建立密切关系所做的努力,以促进两国之间的新一轮对话。两国领导人并未说明他们是否达成了协议,且重点主要放在了会议本身的重要性上。

    2018-07-26
  • 创新技术推动军队后勤现代化

    随着全球军事采购机构越来越多地使用商业技术,后勤人员应该有一种习惯性思维或者至少是一种自然倾向,去与传统的国防工业基地之外的企业合作。

    2018-07-24
  • 电子垃圾处理:规模问题

    将电子垃圾处理厂设立在距主要电子垃圾回收点250公里处并用技术将其升级,以回收贵金属和稀土等资源,将有利于解决印度未来的资源安全问题。

    2018-07-24
  • 气候变化专用区域机制案例:比较评估

    基于一项探讨湄公河下游流域气候变化合作的早期研究,本文研究了不同地区气候变化的区域机制。对欧洲、北美、非洲、中东、南亚和南美区域合作努力的评估肯定了早前对湄公河下游流域合作的研究。

    2018-07-24
  • 零工经济能在非洲创造就业机会吗?

    基于零工的公司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并赋予他们的外部员工尊严和尊重,因为这些员工往往是他们商业模式的核心。

    2018-07-24
  • 全球贸易战对非洲意味着什么?

    对非洲的政策制定者来说,最明智的策略就是“做最坏的打算,抱最好的希望”。“这需要明确和连贯的政策制定,改善经商的便利性和成本,加强区域和大陆层面的一体化。在贸易战争的影响下,利用机会窗口的战略重要部门的优先地位也将是至关重要的。

    2018-07-24
  •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能帮助推动新加坡生产力增长吗?

    本文发现,像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这样的央行在实体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可能比人们之前认为的要有用得多。央行或许可以通过购买股票和债券,来影响新加坡电信、新加坡凯德集团和丰益等企业的生产率。如果淡马锡公司代表了新加坡对20世纪发展理论的巨大贡献,或许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也可以代表新加坡对21世纪的贡献。

    2018-07-23
  • 柬埔寨经济展望

    从中长期来看,如果不解决腐败问题并加强其官僚能力和国家机构的运作水平,柬埔寨就无法维持其经济增长。深刻有力的政治改革意愿和变革型领导层将决定该国的未来。

    2018-07-20
  • 印度印太愿景中的韩国

    印度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外交政策体系正在不断取得进展,与韩国日益友好的关系正体现了这一点。随着文在寅2018年7月8日至11日访问印度,韩国成为印度更强大、更有潜力的经济伙伴,新德里的“东向行动”政策得到了充实。

    2018-07-20
  • 泰国的政治动态及其对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泰国将于2019年担任东南亚国家联盟的轮值主席国。由于主席国拥有提出一些区域议程的能力,泰国的愿景和立场将不仅会影响东盟内部的经济一体化,还会影响东盟与非东盟国家的经济关系。

    2018-07-20
  • 为什么澳大利亚如此热衷于自由贸易协定?

    澳大利亚目前与16个国家签订了10项自由贸易协定,未来将有更多自由贸易协定生效。自由贸易协定作为多边和其它类型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自由化形式,为澳大利亚提供了原则上相似的机会和利益。

    2018-07-19
  • 以色列天然气出口面临的新障碍

    未来几年,以色列经济本身无法消耗如此大量的天然气,以证明利维坦油田开发所需的资本投资是合理的。如果与埃及的天然气出口协议没有达成,天然气合作伙伴将依赖于同约旦达成相对小的出口协议。埃及天然气仍短缺,天然气公司应推动与埃及出口协议的快速实施。反过来,以色列政府应在必要的范围内为此事提供幕后支持。

    2018-07-18
  • 人道主义科技与创新圆桌会议:有关东南亚的重要问题及启示

    RSIS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的人道主义援助与灾难救助项目组于6月11日召开了圆桌会议。会议讨论了由十年前人道主义科技与创新成为援助部门的专注核心后产生的重要问题。

    2018-07-17
  • “一带一路”和缅甸的中国辩论

    从短期来看,缅甸的内部冲突可能符合北京的利益,因为它们为内比都创造条件,寻求北京的支持并在西方和缅甸之间产生紧张关系。但是,缅甸持续的国内冲突将影响边界稳定,会对“一带一路”项目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2018-07-16
  • 从绿色商品项目中学习

    要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绿色商品项目是利益相关者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成功合作的典范。

    2018-07-16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