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智慧城市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长期目标并缩小发展差距。新加坡在2014年就有了自己的智慧城市计划,能够在这场东盟城市的数字革命中发挥领导作用。
中国已经实施了能源强度目标、能源效率基准、产业结构改革和能源价格改革体系,实现每年降低5%的能源强度。加强分享工业能源生产力国际经验的工作有助于提高繁荣发展的程度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过去十年澳大利亚两大主要政党不成文的政策是希望谨慎的货币政策有助于平稳度过经济周期,并帮助政府获取之前政府微观经济改革的利益。这种“没有其他作为”的方法只会使冬眠的“熊”的利爪更加锋利,一旦苏醒将带来巨大的灾难。
本文建议政府鼓励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积极参与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同时努力简化电子商务的通关流程以减少贸易壁垒。此外,本文还强调了有关职业培训与再培训项目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作用。
印度多年来对高等教育投入低,且不顾大学的质量向它们提供相同程度的支持。这导致印度的学者与学生没有开展前沿研究的动力。印度高等教育体系的管理机构也没有给这种状况提供任何帮助。
中国整体的对外直接投资激增与该国政策的变化相吻合,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常态”政策;自2007-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中国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流出差距迅速缩小。亚洲国家获得了最多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中国已决定于2018年3月26日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INE)推出原油期货的计划。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这将为中国提供一个创建亚洲原油基准的机会。这个基准能够更好地反映亚洲进口与消费的石油价格。
德里的雾霾危机已将全球注意力从北京转移。北京采取了长期且富有成效的措施来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并取得了积极成果。印度的政治制度正在使区域性空气污染成为一个几乎难以解决的问题,各邦政策协调力度薄弱。
鉴于提升亚洲核心区域互联互通所存在的各种机会,阿富汗政府欢迎美国的新南亚战略。该战略承诺消除阻碍建设能源、交通、通信领域必要的连通性基础设施的主要障碍。
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对中国经济的诊断与给新常态时期短期问题的处方似乎是恰当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否增强,生产要素效率是否提高,以及是否创造了新的增长引擎。
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对中国经济的诊断与给新常态时期短期问题的处方似乎是恰当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否增强,生产要素效率是否提高,以及是否创造了新的增长引擎。
本文研究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最大的转型经济体在经济转型期间是如何提高其创新能力的问题。通过使用创新体系的投入与产出指标,以及技术进步在经济转型的不同时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本文衡量和比较了中印两国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