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了包括中国、欧洲和美国在内的全球价值链的中心国家。疫情对国际生产网络带来了严重影响。当然,要完全量化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供应链中断的影响还为时过早。如果要避免全球经济长期陷入困境,那么联合国和其他多边政策机构所倡导的协调一致的政策应对措施或许是摆脱迫在眉睫的经济危机最有希望的途径。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某些经济体系的特征使得像新冠肺炎疫情等大流行病暴发的可能性加大。过去20年,许多人警告并预见了目前的疾病大流行,人们应从这一事实中吸取教训,即这种风险是如此的清晰和明显,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印度上个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封锁行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印度的疫情应对措施效果如何?印度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因此其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能力将对区域和全球产生影响。人们仍对新冠病毒在印度这一人口密度过高的国家广泛暴发的潜在影响以及该国薄弱的公共卫生系统应对疫情的能力表示担忧。
中国银行业规模庞大。该行业总资产现已超过美国和欧洲银行业的总资产。此外,它们还提供了更多的跨境信贷,这是国际银行生存的基础。中国 “四大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在本国市场中占有98%的市场份额。它们走向国际化的尝试最初没有成功,但近年来它们一直在勇敢尝试。
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投资时间与资金,来创建私人通道。它已经推出了自己的消息传递系统,以对抗SWIFT,有朝一日甚至可能会取代它。与此同时,中国两家大型科技公司阿里巴巴和腾讯,已经打造出“比肩银行系统”的数字钱包。支付方式竞争的背后是驱动这些支付平台的硬件与软件之间的较量。在这方面,中国正在赢得胜利。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月4日发布的题为《中国新常态可能成为疫情后外国引入的重要经验》的报道称,在西方政府开始放松使经济陷入深度冻结的限制之际,多家企业表示正在借鉴位于中国的公司近几周的经验,学习如何安抚紧张的消费者和员工。
与新冠病毒一样,各种环境退化对俄罗斯的威胁要大于对北约、美国等国的威胁总和。而俄罗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的严峻威胁方面做得很少。俄罗斯应认识到环境退化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的严重程度,在二十年内对能源转型进行全面的公平的评估。
新冠肺炎疫情或令德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2020年德国经济产出将萎缩4.2%,明年将恢复增长,增速预计为5.8%。经济衰退对劳动力市场和政府预算的影响明显。今年德国失业率最高或跃升至5.9%,短期工的数量将激增至240万。
中国建筑公司已在多个欧洲国家中标项目,有力地进入了欧盟的建筑市场。波兰、匈牙利和克罗地亚的项目是首批此类案例,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中国公司进入欧洲市场的方式以及对欧盟、欧洲各国政府和欧洲承包商可能带来的经济和政治影响。
2025-05-13 15: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