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中东地区的稳定将越来越受到相对较新、且主要是外部因素的威胁。其中最重要的是正在演化过程中的三大发展趋势间的相互作用:中国区域影响力的上升,美国区域撤退的前景以及美国对华不断变化的全球战略方针。
尽管中国在努力促成石油进口多样化,但其中东和非洲的石油进口仍占其原油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二。不断上涨的石油价格和这些地区的紧张局势或给中国带来经济损失。若想提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中国将不得不卷入这些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中,并在使用这些区域的战略资产时更加自信。
本文分析了中美1月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经济影响。这是一个高度不对称的协议。作者认为,受该协议影响,欧盟对华出口可能损失约110亿美元。
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就业水平新纪录出现的主要原因既不是贸易政策和产业干预措施,也不是公司减税和放松管制。它们是受到需求刺激的驱动。正是在低通胀、低利率的环境中,实施扩张性政策的空间比通常认为的要大。这种环境要求进行大胆的决策,这可以刺激经济的包容性。
当前疫情得到控制,中国政府已决定全国大部分地区可以有序复工复产。地方政府除了每天报告新增病例数量外,也需要报告重新开业的企业数量。浙江省是制造业大省,全球最大的批发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就在这里。浙江复工复产情况目前居于全国前列,90%的大型工业企业已重新启动,但其中许多都是低负荷运行。
克服中美之间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是一个地缘政治雷区。欧洲准备好应对挑战了吗?本报告从国家的角度,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分析了欧盟如何应对华盛顿和北京之间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竞争。除从欧盟的视角,该报告还包含对18个国家/地区的分析,内容涉及欧洲在美国与中国之间艰难寻求平衡的做法。
中国通过关闭工厂和破坏供应链来限制病毒传播。这种供应冲击带来的影响更大。一般而言,当人们停止支出时,增长放慢,通胀也会下降。但当供应受限时,即使经济动荡,价格也会加速上涨。如果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下降,它可能会对西方国家的经济造成通缩压力。宏观经济决策者可能会再次面临痛苦的决定。
目前,新冠病毒正在中国国内迅速传播。中国严厉的疫情控制措施以及其他国家施加的旅行限制已减缓了病毒的传播速度。但是,许多专家担心,新冠肺炎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全球性的流行病。
新冠疫情突然急剧恶化,成为了受新冠病毒侵袭最严重的欧洲国家。意大利总理朱塞佩·孔特呼吁各党派加强合作共同面对目前的紧急情况,并称已将政府措施告知反对派北方联盟领袖马特奥·萨尔维尼。然而,萨尔维尼似乎无心合作。这场公共卫生危机似乎更有可能加剧意大利激烈的政治分歧,而不是缓解。
本报告对“可信赖的人工智能”评估列表(草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可信赖的人工智能”评估列表是一个非详尽清单,旨在帮助公共和私营部门运用可信赖的人工智能。本报告希望通过分析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此次修订做出贡献。
中国正迅速成为制定技术标准的强大力量,它改变了国际标准制定的格局,并将地缘政治因素重新引入了通常被认为是良性的技术过程。从5G、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智能城市等新兴技术领域到能源、医疗保健、铁路和农业等传统领域,中国几乎在每个尚待开发和制定技术标准的领域都越来越积极。
2025-05-13 15: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