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智库|
  • 经合组织:青少年对工作岗位可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劳动力市场最大的问题可能并不是青少年只关注少数知名岗位,而是性别与行业错配:科技领域有才华的女性不足,从事社会关怀的男性较少。任何经济学家都会视此问题为资源利用低效。问题的根源也许是教育体制,政府政策,或企业招聘方法。最终,无论问题在哪,人们都应尽快确定它,并予以解决。

    2020-02-21
  • 北非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合作

    北非一体化不是一个新想法。但是,迄今为止,该地区各国在形成具有深刻政治、经济和社会联系的有凝聚力的集团方面一直举步维艰。政治动荡实际上使北非一体化失去了优先地位。与寻求机会全面实现“深度”和“全面”的融合相比,聚焦于政治、经济和安全的“协同合作”或许是一个更好的合作框架。

    2020-02-21
  • 新冠病毒疫情检验中国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报道很多,但人们对它对全球经济,尤其是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知之甚少。尽管如此,有一件事很清楚:这次冲击比当时SARS带来的冲击更大,原因很简单,中国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已远超当时。除了经济规模更大,还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现在已融入全球价值链中。

    2020-02-21
  • 中国对抗新冠疫情的两条战线

    新冠病毒已感染了7.4万人,致2100余人死亡。为应对疫情,中国开辟了两条战线——与病毒的斗争和振兴经济的斗争。中国遏制疫情的成果喜人,自2月13日以来,中国每日的新确诊病例人数逐渐下降。尽管如此,中国大多数地方政策依然执行着严厉的限制措施。这些措施持续的时间越长,在经济战线上战斗就会越发艰难。

    2020-02-21
  • 激励粮食系统转型的四种途径

    食品部门生产力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令人震惊的环境和健康成本。为满足建立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包容、高效、可持续、营养和健康食品体系的愿望,需要进行全面转型。人们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粮食的生产方式。这面临许多障碍,包括财政、文化和思维方式挑战,都在阻止利益相关者进行必要的转变。

    2020-02-20
  • 美日同盟日益强大,但仍需精心呵护

    美日同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安全关系可以“自动驾驶”。美日安全合作需要继续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美日两国有着共同的自由民主价值观。除了共同的安全利益,民主、自由和法治等价值观是美日联盟的核心原则,但两国可以做的更多。这些价值观可以帮助弥合两国可能存在的分歧。

    2020-02-20
  • 亚洲国家必须重新考虑其数字治理方法

    亚洲各国政府没有将公民置于数字公共政策的核心,而是将重点放在监督、指挥与控制上,这违背了分散式互联网的精神,并损害了公民的权利。亚洲的数字治理正从全球规范中分裂出来。在拥有五个G20成员国的这一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数字碎片化将使建立全球治理和标准的努力复杂化。

    2020-02-20
  • 《科托努协定》仍适合非洲吗?

    有关各方确实认为科托努的框架及其既有规范是有价值的。双方既有的利益深深根植于伙伴关系、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机构层面。此外,对于非加太国家来说,资金流动显然是受欢迎的。因此,尽管目前存在困难和拖延,但2020年双方仍可能就维持伙伴关系达成一致。

    2020-02-20
  • 英刊:爱尔兰有望实现统一

    爱尔兰统一的势头似乎势不可挡,这一天可能比人们预期的要早。如果苏格兰选择独立,许多北爱尔兰人将失去与不列颠之间代代相传的联系。如果英国政府一再拒绝承认大多数北爱尔兰人支持统一,这可能会像举行公投一样破坏英国的稳定。

    2020-02-20
  •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在中东(缺席)的和平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能否帮助解决中东冲突?它能促进该地区的和平吗?这样的问题在未来几年可能会变得更加紧迫。过去十年,中东变得不稳定,这是美国军事和经济实力下滑以及地区国家脆弱的结果,国家脆弱就更容易受到叛乱和激进组织的攻击。尽管人们对“一带一路”倡议抱有希望,但该倡议还不足以解决该地区面临的重大挑战。

    2020-02-19
  • “一带一路”在中东的动态、进展和挑战

    中东和北非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对中国的贸易和石油路线至关重要。中国与中东和北非地区的长期传统合作侧重于能源,但在政治上是基于与其他国家相似的外交政策和原则。2013年启动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加深中国与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

    2020-02-19
  • 中国各地有序复工 着力稳经济保就业

    路透社2月17日报道称,尽管复工返岗在渐次推进,但为了防控疫情需要,中国无论城乡、无论南北的街道村落依旧冷冷清清;另一方面,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完成今年预期的经济社会目标。凸显稳经济、稳就业正与防控疫情变得同等重要。只是,在复工与疫情防控之间找到平衡并不容易。

    2020-02-19
  • 新冠病毒蔓延助长了针对华人的种族主义

    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对新冠病毒的传播感到焦虑不安。这让居住在中国海外的华人受到了影响。大量证据表明,人们对这种病毒的恐惧正产生针对华人的种族恐惧症。

    2020-02-19
  • 新冠疫情会如何损害世界经济?

    在2003年SARS疫情期间,中国经济受到了严重冲击,但随后其增长出现了强劲反弹。尽管新冠肺炎的致死人数比SARS更多,华尔街的投资者却依然乐观地认为其经济影响也会与SARS类似。文章指出,这种乐观中包含着两个假设:疫情后将有更好的经济前景;世界的运转情况仍和SARS疫情时期一样。但是,全球经济已发生巨大变化。

    2020-02-19
  • 利用新技术实现全球目标

    第四次工业革命(4IR)仍处于初期阶段,但它已经在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互动方式。随着4IR技术变得更快、更智能、应用更广泛,转型的步伐只会加快。尽管迅速崛起的4I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商业的各个方面,但是这些技术在加速实现全球目标方面的潜力尚未实现。今天的技术革命有望加速实现全球目标,扩大和深化当前行动。

    2020-02-18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