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各国央行普遍面临一个问题:很多地区的发展正在加速,但是通胀复苏却不见起色。欧洲中央银行设定了实现通货膨胀率“低于但接近2%”的目标。目前很难看出这一目标可以如何实现。
在经历了长期的谈判僵局后,巴塞尔委员会中欧洲和美国代表双方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似乎有所提高。特朗普或愿意会见欧盟代表,赋予欧洲衰弱的银行更多计算风险的自由。但是代价是高昂的:美国希望在对巴塞尔协议框架进行国家诠释时获得更多余地。欧盟委员会需要明确这将对自身银行市场稳定性构成的风险。
过去20年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化发展改变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形态。互联网的兴起与广泛覆盖萌生了很多新的业务模式,改变了现有产业的样貌。数字平台使包括消费者和企业在内的更多参与者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商品和服务贸易,直接从全球化中获得利益。跨境数据流也是融合实体、数字和生物领域的技术变化的核心。
有关石油价格波动对石油出口国家影响的大多数分析着重于财政平衡价格(允许预算平衡的石油价格),但这一标准存在局限:石油预算收入报道不够清楚,某些支出往往未列入预算,因此,实际的算法与特定国家相关,从而妨碍了国家间的准确比较。
本文认为至少有两件事急需G20发挥引领作用。首先,G20须继续致力于开放贸易,特别是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领域。其次,G20必须在多个层面上,将排放领域中的价格体系进行校准。
本文探讨了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可从巴尔干半岛和黑海区域获得的利益。在巴尔干半岛和黑海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占据同样的分量。黑海区域的陆路可为中国提供通往欧洲的交通走廊,避免通过俄罗斯或美国控制的区域。降低对易受他国左右的贸易路线的依赖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
自2008年独立以来,科索沃已越发向欧盟靠拢。例如,科欧双方在2015年就签署了《稳定与联合协议》。然而,仍有五个欧盟成员国不认同科索沃的独立国家地位。本文认为,欧盟成员国对科索沃的国家身份缺乏共识的困难并非难以克服。
本文审视了自6月19日开始的英国退欧谈判的进展情况,即对欧盟公民权利、爱尔兰边境问题、财政承诺及欧洲法院未来角色等问题的讨论。作者支持欧盟委员会建立联合委员会来管理当前退出流程的提案。作者对英方的优柔寡断感到遗憾,因为这冲淡了重新定义英国与欧盟关系的可能性,进而妨碍英国企业迫切需要的过渡性安排。
近期的欧盟委员会反思报告是有关欧盟预算和欧元区预算之间区别问题的最新文件。但是,是否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区分?两项预算将有什么作用?本文提出了评估这一政治问题的分析框架。政府的三个功能中,区分欧元区预算和欧盟预算最明显的领域是稳定政策领域。至于公共物品供给方面,金融稳定与具体欧元区维度有些关联。
英国在面对逆境时一直以坚韧闻名。在过去的几个月中,英国接连遭遇恐怖袭击,议会也遭到了持续的网络攻击。在国际上,俄罗斯的攻击性行为也开始复苏。在这种对抗时代中,当英国面对多重和同时的威胁时,英国不会接受西方的衰落。英国将按“铁娘子”的领导,果断地采取行动来捍卫国家和其所代表的一切。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提出重新燃起了全球对结束饥饿、实现粮食安全及预防自然资源退化的兴趣。然而,目前依旧存在关于可持续发展路线的争论。争论围绕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农业集约化(SAI)和农业生态集约化(AEI)路线。
关于建立投资便利化常规框架的可行性讨论是重要的,因为调动发展的资源需要外国直接投资流。本文作者认为,虽然关于投资便利性的辩论已经呈现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日程规划中,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投资便利性实际意味着什么。本文作者权衡了应对这一问题的多种方法。
中国正在力图强化其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全球竞争力。作者认为,中国寻求在2050年前成为科技创新领域的全球引领者的宏大愿景似乎伸手可及。中国在科研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方面已经超过了欧盟,发表的科技出版物数量与美国持平,在自然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博士生超过了美国。
特朗普7月已安排了两次访欧行程,到访波兰、德国和法国。他的第一次欧洲之行非常糟糕,致使德国总理默克尔公开表态,欧洲不能再依赖美国。或许特朗普的欧洲之行没有明显的战略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没有战略后果。
欧盟委员会针对“欧洲共享清洁能源”一揽子计划提出了电力行业风险筹备的监管要求,旨在加强各成员国在预防和管理电力危机方面的合作。当前各个国家的应对之法存在分歧,欧盟委员会的这项提议讨论了国家风险筹备计划、危机管理的一些原则和事后危机评价,促使强化合作的利好进一步增强。
2025-04-17 1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