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5日,可持续发展2030年议程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首脑会议上获得通过。随着2015年的临近,这一议程可以认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取代了千年发展目标(MDGs)。金融稳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实现这些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融资投资方面需要考虑金融稳定风险。
国际投资协定(IIAs)最近成为许多国家公众关注的焦点。批评人士担心,国际投资协定,特别是投资者与国家争端解决(ISDS)机制,可能会对公共决策制定产生不利影响。
三年一次的中国与非洲合作(FOCAC)论坛汇集了双方高层领导人,这是与欧盟-非洲首脑会议不同的地方。从15年前,中非合作论坛首次在北京召开以来,中国和非洲大陆之间的关系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
如果说,希腊危机由于2015年1月就职的新政府拒绝了大胆的市场化改革而加剧,那么,中国近期股票市场的动荡是由过于大胆的市场化改革引发的,这两种情况形成了明显对比。
中国正在成为国际投资制度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它是第三大对外投资来源国,并且达成了近140项投资协定。尽管这些数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目前还不清楚的是,中国在国际投资制度改革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从这个整体重心开始,这篇文章对中国最近一段时期在国际投资决策领域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中国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推出了一系列外交政策和经济举措,它们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他们所在的区域。考虑到中国人提议建立的金融机构,特别是他们给西方主导的金融机构带来的挑战,华盛顿拒绝了北京的计划。中国人的回应是这些计划是对现有结构框架的理性和重要补充。
印度遭遇严重干旱,截至4月底,受灾人数高达3.3亿人。学校停课、火车送水、应急减灾措施也已到位。作者认为,这些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举措,但印度各邦是时候从长远出发进行水量调配与管理了。
传统观点认为,非正式性限制了正规行业的增长,消耗了公库资源并提供低质量的工作,从而遏制了包容性增长。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非正式性为受教育程度低的失业人群提供了一种备用选择,这一观点很少在拉美被考虑进去。基于对哥伦比亚的案例研究及对拉美进行的文献综述,本文的主要结论之一是,两种假设都站得住脚。
英国国家发展研究所专家T.M. Hessa等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甘蔗、水和农业转型》一文中表示,由于对生物乙醇的需求日益增加,加上人类对糖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增长,从全球来看,甘蔗种植的面积正在迅速扩大。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时代?外部冲击、内部斗争和政策变化》由英国国家发展研究所研究员Wei Shen于6月8日发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2014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排放量的近30%,超过了美国(15%)和欧盟(10%)的排放量之和。
《确保发展中国家从大数据中受益》,英国国家发展研究所研究员Spratt S.12月11日发布。大数据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些人认为它是新的“数据革命”,有人担心这是一项操纵工具,而许多开发活动把它作为成功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
在过去的几十年,非洲与中国和英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中国经济增长。然而,尽管在“亚洲四小龙”以及最近中国的崛起过程中,经济开放,贸易和投资与减少贫困之间关系密切,但是这一联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表现的并不清晰。
在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滞后的背景下,中国的行为引发了一场关于其作为一个崛起大国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的作用的讨论,特别是随着总部设在北京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给西方成员国带来的分裂效应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