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智库|
  • 意智库介绍中国的平台整顿行动

    2020年底,中国掀起网络平台整顿狂潮。遭整顿的中国科技巨头多年来一直可以自由地为所欲为。中国政府的“整风”发出了相当明确的信号:对平台,它表明需要向“共同繁荣”和国家的优先事项屈服,而对人民,它表明它有能力理解他们的感受并解决问题。

    2022-02-09
  • 意智库介绍中国监管整顿活动的影响

    一年多来,中国政策制定者一直在进行大规模的监管整顿活动。许多行业都受到了影响。本文回顾了与中国监管整顿相关的三大问题及其潜在影响,包括科技行业和数据问题,反垄断力量,以及共同富裕。

    2022-02-09
  • 荷兰智库分析欧洲军备合作背后的驱动因素

    加强欧洲防务合作涉及从共同部署部队到协同军备采购计划的许多方面。为欧洲国家的武装部队提供具有互操作性和标准化的现代武器,是欧洲成为真正地缘政治参与者的关键先决条件。在此背景下,本报告确定了欧洲军备合作背后的九个驱动因素。

    2022-02-09
  • 数字金融技术的地缘政治:欧洲的机会?

    本报告首先分析了数字金融中心化和“传统金融”去中心化的这些趋势。报告考察了地缘政治与金融之间的关系,并着眼于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立场。报告还强调了帮助人们发展数字技能并成为负责任和有弹性的数字公民的必要性,并呼吁与志同道合国家的官员和科技公司高管就当前的发展加强对话。

    2022-02-09
  • 欧盟“战略指南针”真能“指南”吗?

    2021年11月15至16日,为期两天的欧盟外长和防长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各方在会上重点讨论了“战略指南针”文件草案。作者认为,草案存在明显的不足。

    2022-02-08
  • 如何解决非洲的债务困境?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21年秋季有20多个低收入非洲国家陷入债务困境或面临陷入债务困境的风险。好消息是,虽然总体债务水平普遍上升,但非洲政府要求发展金融机构和多边贷款机构采取行动,这意味着许多非洲国家能够在不承担过多额外私人债务的情况下支持其经济发展。

    2022-02-08
  • 如何通过“欧洲绿色协议”加强欧非经济联系?

    欧盟应将其“全球门户”基建计划与“欧洲绿色协议”结合起来,两者都需要对非洲基础设施进行类似水平的投资,并且令其释放欧洲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投资潜力。

    2022-02-08
  • 比智库分析新冠疫苗接种证书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政府已强制使用新冠疫苗接种证书来证明疫苗接种、康复或最近的阴性测试,并要求个人出示证书才能进入商店、餐馆、教育或工作场所。为了评估证书的影响,作者根据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创新扩散理论进行了反事实推理。

    2022-02-08
  • 芬兰智库认为土耳其在中亚发挥更大作用的潜力有限

    土耳其对战略自主权的长期追求、全球权力关系的转变以及中亚各国政府推行多方外交政策的愿望,促使土耳其成功地加强了其在中亚的活动。不过,作者认为,土耳其在该地区发挥更大作用的潜力有限。

    2022-02-08
  • 比智库称中国竞争令西方企业集团获益

    作者研究发现,自中国20年前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面临中国公司竞争的美国企业集团因为管理者虚报成本的情况大幅减少而获益。通过挑战垄断力量,中国纠正了这些市场扭曲,迫使企业集团增加产量,降低价格。

    2022-02-08
  • 比智库称需从"北溪-2"转向欧洲战略天然气储备

    欧洲非常容易受到出于政治动机天然气供应中断的影响。这种情况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改变,但建立欧洲战略天然气储备的进程可能会立即向俄罗斯发出一个强烈信号,即欧盟正在觉醒。

    2022-02-07
  • 比智库介绍欧洲的新增长模式

    随着新年的开始,法国担任欧盟理事会主席国。欧盟的核心议程是为欧盟探索一种新增长模式。在一个变革时代,这是绝对必要的。

    2022-02-07
  • 为何太空即将进入核时代?

    五角大楼希望其下一代卫星拥有足够的能量来躲避攻击,并将希望寄托在核动力上。

    2022-02-07
  • 英刊称中国或很快成为高收入国家

    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计算,人均国民收入达12695美元可步入高收入国家。目前,中国正处在成为高收入国家的风口浪尖。根据高盛的最新预测,预计中国或能在明年(2023年)达到高收入国家的标准,中国强势的货币是促成这一结果的一大因素。

    2022-02-07
  • 比智库宏观动态分析可持续性转型和"欧洲绿色协议"

    本报告介绍了欧洲绿色经济废物和材料主题中心(ETC/WMGE)关于绿色经济转型的工作成果:2020年和2021年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主要目的是为采用宏观层面的绿色经济转型和“欧洲绿色协议”提供依据。

    2022-01-30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