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全球138个重点国家和地区营商环境和投资风险的国别研究产品。报告集纳新华社驻在国记者独家分析及调研成果,由国别分析师从政治、安全、经济、法律、其他经营风险等5个维度分析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风险,引入风险案例为投资者提供经验启示,并通过投资便利度、贸易便利度、商业活力、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与物流产业链、劳工政策、知识产权、科技环境等8个维度对目标国营商环境进行全景式扫描,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在目标国投资提供实践指南和投资建议。
哥斯达黎加的短期风险主要在于新冠肺炎疫情和大选。长期看,哥斯达黎加政局较为稳定,经济在中美洲国家中处于领先行列。受恐怖袭击威胁较小,但社会治安状况不佳,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国内市场狭小,工业基础不足,出口结构单一。预计2022年,哥斯达黎加总体投资风险将会与本年度持平。
巴拿马政局稳定、经济快速复苏、法律健全、市场开放度高,其投资风险主要在于新冠肺炎疫情和本届政府对华关系以及美国对华政策等。预计2022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减弱,该国投资风险将会有所下降。
阿根廷投资风险主要在于新冠肺炎疫情和债务危机对经济造成双重打击,失业率高企影响社会稳定,政府可能加大对经济干预,影响投资政策稳定等。预计2022年,随着疫情影响减弱,阿根廷总体投资风险会有所下降。
不丹国家体量小,但与印度之间具有完全自由的贸易协定,为投资者创造了13亿人口的市场。不丹在大规模生产方面无法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但不丹具有独特的优势,使其比在印度国内向印度出售产品更具吸引力,同时,在优惠贸易协定的促进下,不丹拥有巨大的孟加拉国市场。然而,从中国与不丹两国的经贸联系来看,中国和不丹经济联系并不紧密。除了喜马拉雅山空间阻挡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尚未与不丹建交的情况下,双方也未签订任何贸易协定,中国企业对不丹进行投资将会面临较多困难和挑战。
随着乌克兰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和两国关系的持续深化,中国在乌克兰的投资合作空间广阔、发展前景长期向好,尤其在农业、能源、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等领域,由于乌克兰在这些领域具有资源优势或政策红利,因而投资潜力较大。但是中资企业在乌投资也需注意,乌俄关系恶化和执政党支持率下滑使得短期内乌克兰的政治不确定性增加;疫情影响下通货膨胀高企、失业率上升和政府较高的负债规模使得乌克兰的宏观经济风险上升。
马尔代夫为小型开放经济体,旅游业和渔业是该国特色产业。马尔代夫强调发展经济,实行小规模开放型经济政策,坚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吸收国外资金与援助,加快本国经济发展。中资企业可重点投资马尔代夫的旅游业、渔业和交通运输业。
塔吉克斯坦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经济社会领域各项建设逐步展开,民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市场日渐繁荣。与此同时,官员腐败、边境安全风险、汇率风险、中资企业之间恶性竞争、银行业可能存在的挤兑风险需高度重视。
阿塞拜疆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国内政局稳定,油气资源丰富,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具有一定的投资吸引力。同时,阿塞拜疆政府正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创造条件扩大引资规模,促进非油气工业引进国内外投资。阿塞拜疆致力于形成多元化的、高效的和具有竞争力的国民经济。在全球疫情蔓延和经济增长受限的背景下,阿塞拜疆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一定挑战,因此吸引外资也将成为其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
白俄罗斯的外向型经济特点需要与外界对接,白俄罗斯较完善的教育环境提供了较高质量的劳动力,政治、法律以及投资环境较为稳定成熟。白俄罗斯注重中国的巨大市场,赴白俄罗斯投资,在考虑好市场,充分调研后风险较小。
乌干达经济自由化程度较高,对外国投资行业限制条件较少,比较有利于外商投资。但受限于该国的政治、经济条件,中国企业赴乌投资还应注意如下要点:密切关注乌干达政局形势,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制定风险防御方案。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好选址调研,避免因基础设施不完善带来的运营风险。
列在机械工程、电机制造、汽车零部件、牙科技术等领域也具有一定优势。列国科技发达,其企业长期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创新型的高科技产品。在列国可以对轻工业进行投资,包括纺织、陶瓷与电子工业等。中资企业也可以与当地优势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拓展新兴市场。
2021年,得益于联邦政府的大规模刺激措施和新冠疫苗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接种,疫情以来美国经济实现V型复苏。和以往的V型复苏类似,此轮美国经济复苏在经历高速增长后,目前势头有所放缓。 目前美国经济情况可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美国经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已经基本上与疫情脱钩,这既有政府刺激措施的作用,也得益于私营部门的适应能力。其次,尽管失业率创下历史新高,但刺激措施显著增加个人收入。第三,尽管当前通胀正在侵蚀工资增长,但高通胀环境或是暂时性的,主要由重新开放和供应瓶颈等因素推动。第四,虽然房价飞涨削弱了消费者信心和家庭预算,但房价并不等同于住房成本。最后,持续的高储蓄率表明美国家庭还有消费空间,有望推动经济进一步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经济虽然自疫情以来快速复苏,营商和投资环境也较疫情期间有大幅好转,但由于中美紧张关系未有缓解,美国政府对待中国资本和中资企业仍存有“敌意”。同时,中美两国经贸关系仍存较大不确定性,营商和投资前景难料。
吉尔吉斯斯坦政体为议会总统制,2021年经历了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目前在总统扎帕罗夫的执政下,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稳步提升。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基础设施领域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投资者带来机会。
立陶宛国家较小,人口不多,市场规模有限。当地劳动力成本相对欧盟发达成员国水平较低。在立陶宛投资时应客观分析立陶宛市场特点,选择合理的投资领域,如设立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组装基地或物流中心等,充分利用当地辐射欧盟和独联体国家的区位优势,避免盲目投资。 立陶宛政治立场追随美国,干涉中国内政,2021年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立陶宛称扩大供应链来源以降低对中国产品的依赖,企业需选择合适的时机赴立投资,随时进行战略调整。
拉脱维亚政局稳定,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经济展现出较强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据IMF 2021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拉GDP增长率分别为4.024%、2.027%、-3.624%。总体看,拉投资环境良好。据世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2020》,拉脱维亚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排名第19位,在欧盟国家中排名第7位,仅次于丹麦、挪威、瑞典、立陶宛、北马其顿和爱沙尼亚。 中国已成为拉脱维亚除欧盟外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拉在跨境电子商务、交通物流业、旅游、林业、制造业和农业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