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澜湄合作为泰中关系发展提供新机遇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8-06-28 09:39:00

新华社曼谷6月28日电(记者 李凤双、李琳海、杨一苗、于嘉、刘金辉、杨舟)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创立短短两年多以来,取得的成果令流域内国家共同受益。泰国官员表示,不断深化的澜湄合作为新时期泰中关系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泰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布萨迪近日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中国是泰国的传统友好邻邦,两国山水相连、文化风俗相近。中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宁,希望今后进一步推动泰中两国政策对接、旅游合作以及推进在现代技术应用及水资源管理、智慧发展等领域的合作。 

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泰国在2012年就提出了加强澜湄次区域合作的设想,中方给予积极回应。2016年3月23日,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三亚举行,澜湄合作机制正式创建。至此,中泰双方加强澜湄次区域合作的共同愿望合流,形成了中泰关系发展的新动力。 

“这些务实举措,源于泰中双方都有的推动澜湄次区域合作的强烈愿望,”布萨迪说,这也有助于推动泰中两国把“一带一路”建设与泰国经济发展规划更好对接,目前泰中两国在澜湄合作框架内就加快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进行合作。 

布萨迪说:“目前泰国致力打造东部经济走廊,而‘泰国4.0’发展规划与‘一带一路’建设高度契合,完全符合澜湄合作优先发展方向。” 

业内专家表示,澜湄合作的新动力,将推动中泰两国在产能合作领域把“蛋糕”做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泰国清莱府府尹纳隆萨说,泰中合作有助于吸引更多中国商人投资清莱旅游、农业等项目,“我们也期待与中国政府就金三角地区的扶贫问题等方面有更多交流与借鉴。” 

澜湄合作也将推动中泰两国人文交流合作再上新台阶。据布萨迪介绍,来自中国海南、广东、福建、广西等地的华人移民至泰国后,成为泰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越来越多的泰国民众开始学习汉语,越来越多的中泰学生选择到对方国家学习深造。 

布萨迪说,2017年赴泰国的3500万人次外国游客中,980万人次来自中国。她相信,到2020年,这一数据有望增加到1500万。 

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近年来,作为澜沧江(湄公河)发源地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与泰国也因水结缘,每年玉树州会利用赛马节等节庆活动,邀请澜沧江下游国家的学生赴玉树感受当地文化,并组织学生到澜沧江(湄公河)发源地进行实地走访,让学生们实地感受中国政府和民间为保护江源所做的努力。 

另外,中国政府也在利用澜湄合作契机,推动中泰在清洁能源、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期待今后泰中两国在法律框架下,更好实现互联互通,让智慧发展改变我们的未来。”布萨迪说。

相关推荐
文化互粉心心相印——云南省和湄公河国家共写澜湄故事

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让上下游紧紧相连、亲如一家。云南省是澜湄合作的前沿省份,无数温暖、动人、充满活力的澜湄故事也在这里发生。

澜湄合作:十年耕耘铸就“金色平台”

2015年,澜湄合作首次外长会召开。今年,澜湄合作迈入第十个年头。作为首个以构建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由六国共建的的区域合作机制,十年来,在六国的共同努力下,澜湄各领域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已成为地区合作的“金色平台”。

云南省与湄公河国家同心同行 让“金色平台”更闪耀

2025年,澜湄合作迈入第十个年头,合作机制已成为地区合作的“金色平台”。近年来,云南省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将参与澜湄合作融入云南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湄公河国家携手前行,交往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让“金色平台”更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