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体育局公开发布15项“一带一路”陕西2021体育精品赛事,赛事将覆盖8个市(区),影响力和辐射效应将进一步增强。经过连续两年举办,“常态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标准的体育精品赛事已成为陕西体育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
白俄罗斯驻华大使尤里·先科表示,白中两国各领域合作有很大发展潜力,白方愿与中国共同实施“一带一路”双边及多边合作项目。
2月27日上午,河南省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河南省营商环境建设促进中心正式揭牌,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为河南省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的成立发来贺信。
2月28日,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重庆3个项目入选《中国—匈牙利共建“一带一路”优先合作项目清单》,将成为下一阶段中匈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
5年来,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一直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领导人一直在推进这方面的工作(“健康丝绸之路”),这对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至关重要。疫情揭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势及其运作方式。
《亚洲及太平洋跨境无纸贸易便利化框架协定》21日正式生效,这是联合国框架下跨境无纸贸易领域的首个多边协定,将方便亚太各成员的商品更便利进入彼此市场。
很明显,中印之间拉达克对峙是基于战略分歧。因此,局势仍然充满着升级危险。然而,作为21世纪主要崛起大国,双方也能从和解与合作中获益良多。在双方领导下,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关注长期利益可能会有所帮助。
“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形象构建的核心要义。我们应在“话语政策”新概念引领下,加强“一带一路”外交话语政策规划,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象构建。
中国高铁发展爬坡过坎,实现“弯道超车”,凭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技术成为中国新的“外交名片”“形象代表”。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铁路在亚洲、欧洲、非洲等地区落地生根,促进了国家间的互联互通,也让更多地区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2月6日,一列满载着100个标箱防疫用品、日用百货、家电设备、纺织材料、玩具、汽车配件等货物的“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布拉格)从浙江义乌西站鸣笛启程,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奔赴远在1.1万公里外的捷克首都布拉格。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个省份,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要在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加快培育更多内陆开放高地等方面切实发力,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的融合,更好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
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指导,中国经济信息社出品,泸州老窖·国窖1573全程支持的《讲述•中国故事》第二季正式开播。第二集中,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主任王建新教授将为您讲述西北大学考古人沿着张骞足迹,探寻月氏足迹的学术之旅。
两千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两千年后,一位中国学者继承了张骞的使命,苦心孤诣寻找月氏留下的遗存,他就是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主任王建新教授。2020年12月21日,王建新接受了新华社《讲述·中国故事》第二季节目组的采访。
2021年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司与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南非联合执政与传统事务部成功举办“一带一路”中南城乡发展规划线上研讨会。
1月29日,随着集装箱货轮“永康”号驶离天津港集装箱公司码头,由天津港至新加坡、巴生等港口的“一带一路”直航班线正式开通。这是天津港集团2021年开通的首条“一带一路”直航班线。
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储士家在29日召开的商务部专题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中国与1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也逐步深化,扩大教育双向开放,构建多层次、多渠道教育交流机制势在必行。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教育行业特别是国际教育带来巨大冲击,中国积极开展线上国际教育交流,创新合作办学模式,为国际教育发展提供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