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获悉,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出口银行日前出台“小而美 心联通”金融服务专项工作方案,强化对“小而美”民生项目的金融支持。
民生项目作为增进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的重要载体,应继续立足“小”和“美”的核心特点,发挥规模小、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小”优势,突出质量高、成果实、效益好、惠民生的内在“美”,重点挖掘其持续性、创新性、联动性特质,促其不断提质升级。
从2016年首个海外鲁班工坊在泰国设立以来,目前中国已在海外合作建成30余个鲁班工坊,学历教育累计培养学生近万人,实施职业培训超过3.1万人次。作为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国家名片”,鲁班工坊这个传承中国工匠精神的“小而美”、惠民生项目架起了中外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的桥梁。
在塞内加尔,中国提供融资实施的乡村打井工程让当地民众喝上了放心水;在加纳部分农村地区,中国援建的水井让村民们再也不用为打水而奔波……这一个个“小而美”水井项目的扎实推进,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菌草技术为世界带来了希望,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的重要成果。
以“一带一路·光明行”蒙古国行动为代表的一批“小而美”医疗援助项目,为共建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架起了民心相通的友谊之桥。
在“大基建”以“中国速度”改变共建国家面貌的同时,农业合作、教育培训、水利和卫生健康等领域的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亦稳步开展,改善了共建国家民众的生产生活。
中赞农业标准化合作示范区建设项目日前在赞比亚卢萨卡正式启动,并圆满完成首期农业标准化技术援助工作。
推动现代化进程是中国同非洲的共同梦想。近年来,中国建设者在非洲实施了一批 “小而美”项目,改善了当地民生条件,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将中非合作共赢的纽带拉得更紧。
今年,市场监管总局继续组织质量认证“小而美”国际互认合作案例评选活动,累计征集案例127个,最终评选出12个优秀案例。
最近的报道表明,中国正将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转向分享技术专长,强调“小而美”的项目。
虽然“一带一路”倡议向“小而美”模式的转型仅出现在少数国家,但这种新的投资策略正逐渐被其他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关注到。
自2019年以来,中国一直倡导“小而美”项目理念。中非合作论坛在制定中国对非投资战略方面继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承诺支持较小规模的可持续项目。
新“一带一路”倡议的项目规模变小,且集中在经济利润更高的行业和地理区域。
显示 14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