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陕西与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考古跨国协作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10-10 10:58:11

新华社西安10月10日电 (记者杨一苗) 记者从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陕西通过举办文物展览、联合考古发掘等方式,与“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开展文物考古跨国合作。

据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介绍,陕西省文物系统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文物交流、考古发掘、科技合作、博物馆建设等工作。5年来,陕西省组织赴11个“一带一路”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举办“陕西文化遗产图片展”“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展”“明万历皇家金器展”“世界遗产丝绸之路展”等展览24个,引进展览21个。

同时,陕西省、甘肃省的文博单位与高校共同参与中亚地区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两次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所对该国拉巴特一号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文物1000余件,为古代中亚游牧文化遗存的保护研究提供了实证。

此外,陕西省还与哈萨克斯坦开展拉哈特古城遗址考古合作,已完成调查遗址面积约51万㎡、测绘面积约25万㎡。并与吉尔吉斯斯坦签署考古合作协议,对该国楚河和塔拉斯河流域10座古代城址进行调查,对“丝路”沿线的碎叶城、巴拉沙衮城和新城遗址进行调查。

陕西是中国的文物大省,2014年,中国联合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陕西省的7处遗产点。

相关推荐
陕西西安:更多企业“坐上”中欧班列

这支穿梭于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正加快形成重要对外开放通道,不仅重构了内陆地区的物流版图,更串联起一条涵盖智能制造、现代农业、高端设备的全球产业链,助推陕西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中欧班列(西安)今年以来开行超3000列

7月4日,满载日用百货、陶瓷制品、聚酯切片等货品的X904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鸣笛启程,一路向西驶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列车的驶出,标志着今年以来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超3000列,较2024年提前40天完成3000列大关,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陕西一位老人的红色记忆博物馆

走进陕西省咸阳市的秦都红色记忆博物馆,干净整洁的院落、古色古香的展厅,让参观者仿佛进入时空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