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成立准噶尔基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责任编辑:张健 2018-11-02 13:47:00

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2日电(记者李晓玲)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准噶尔基地10月末在我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成立,基地选址在准噶尔盆地沙漠与绿洲交错、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独特的奇台县境内,以准噶尔盆地南缘10万亩荒漠林草保育、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任务,旨在以干旱区生态保护和科普公益为核心,通过开展贴近大众的科普公益活动,号召更多人加入到关爱沙漠生态、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队伍中。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中央,是我国第二大沙漠和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沙漠化治理是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重中之重。作为国家级非营利社团组织,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要由各相关学科科学家组成,在南北极、珠峰、南海等地,中国科学探险协会都依托科研院所力量建有基地。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中科院院士秦大河表示,只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民众就会主动加入到生态保护的行列中来。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准噶尔基地共建方新疆沃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最近五年来投资近千万元,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2000亩沙漠生态园进行生态保护,阻止农牧民放牧、下捕捉器,全面停用农药,缩小人工干预范围,建立饮水点等,为野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自2016年以来,鹅喉羚、野驴、猎隼和雕枭等开始出没和驻扎于生态园中,为准噶尔基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开展夯实了基础。

与此同时,公司还与中科院、暨南大学等科研院所知名专家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农牧民免费提供或赊用了百万元肉苁蓉良种,将生态园土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仿野生种植肉苁蓉,实现了产业用水与生态需水的平衡。目前生态园已经形成了乔灌草相结合的防风固体系,建立了"生态-生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模式。

据了解,未来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准噶尔基地将逐步开展生态林草保育项目的成果宣传,在全国招募志愿者开展鹅喉羚、猎隼、狐狸、蛇、野驴、无叶豆、肉苁蓉等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充分发挥专家、会员、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合力,引导民众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促进新疆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准噶尔基地建成生态林草保育、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示范区。(完)

相关推荐
新疆口岸电商助力中国商品跨境“速达”

作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重要边境口岸城市,霍尔果斯已吸引4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入驻。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摆渡人”看中国汽车“西行记”

在新疆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境车辆络绎不绝地从这里驶向中亚和欧洲,一派繁忙景象。距离口岸不远处的连霍高速公路边,随处可见一排排停放得整整齐齐的崭新车辆。这批等待出关的车辆中,有不少将以“自驾出口”方式运送到哈萨克斯坦境内,这些驾驶出口车辆的司机被称为国门“摆渡人”。

中外网络博主打卡丝路名城乌鲁木齐

“没想到这里的交通如此发达便捷”“不同民族的人们和歌起舞,太震撼”“智能物流园区的高效超乎想象”……2025“请进来”——魅力明珠·乌鲁木齐行活动日前举办。这座丝路名城的厚重底蕴与蓬勃生机,引得前来深度体验的中外网络博主频频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