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孔子学院架起中摩文化交流之桥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11-07 17:34:36

新华社拉巴特11月7日电 (记者陈斌杰) “摩洛哥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不断提高,摩洛哥汉语教学师资力量也在相应增强。孔子学院架起中摩文化交流之桥,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良好诠释。”拉巴特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卡里玛·亚特里比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亚特里比说,今年是摩中建交60周年,孔子学院为摩洛哥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通过在这里的学习,越来越多摩洛哥学生获得前往中国深造的机会,令他们开阔眼界并掌握更多知识。

拉巴特孔子学院目前最小的学生只有8岁,年龄最大的已经当了爷爷。亚特里比表示,随着汉语热升温,摩洛哥的孔子学院亟需更多汉语教师。

受到母亲和姐姐影响,穆罕默德五世大学19岁学生哈斯娜·纳维在拉巴特孔子学院学习汉语已经三年。她说:“她们觉得现在摩洛哥和中国合作很密切,学习中文前景很好。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门语言,越来越被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吸引,我的生活也因为学习中文发生了很大变化。”

纳维参加了2017年孔子学院组织的赴中国暑期夏令营,第一次亲身感受中国的风土人情。她用流利的汉语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我希望能通过四级汉语水平考试,像我姐姐一样在中国留学。”

对于穆罕默德五世大学硕士研究生拉媞法·哈鲁艾来说,中国文化具有独特魅力。汉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摩中关系发展良好,这些原因促使她学习汉语。哈鲁艾在拉巴特孔子学院学习汉语已有一年,她为自己能说汉语而感到自豪。

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纳赛尔·布希巴说,通过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的游记,摩洛哥人早在14世纪就对中国有所了解。现在摩洛哥年轻人希望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他们不仅被中国文化所吸引,对中国先进科技也表现出极大兴趣。很多摩洛哥年轻人都希望去中国留学深造,孔子学院让这些年轻人有机会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为他们在中国继续深造打下扎实基础。

摩洛哥目前拥有拉巴特、卡萨布兰卡、丹吉尔3家孔子学院,下设数十个教学点,共有数千名注册学生。

相关推荐
柬中民间组织携手举办“小而美”项目造福柬埔寨百姓讲座

柬中关系发展学会、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与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合作,7月31日下午在柬埔寨王家农业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柬中合作典范:“小而美”项目造福柬埔寨百姓讲座。

“穿越”乡村好去处|古韵新姿间,邂逅非遗风华

安徽呈坎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这里,徽州古建筑层层叠叠,与远山和云雾晕染成一幅水墨画。

全球连线|德国专家:欧中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欧中建交50周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欧中更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