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IMF肯定中国经济改革 看好经济前景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8-15 09:54:00

新华社信息华盛顿8月15日电 (记者江宇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2日表示,中国经济再平衡将继续推进,未来经济前景有望保持积极态势。

IMF当天发布与中国的“第四条款磋商”报告。在这份对中国经济表现和政策判断与评估的年度报告中,IMF预计,中国经济今年有望实现6.6%的高增长。IMF中国研究部主管詹姆斯·丹尼尔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速令人赞赏,这也反映出中国决策者积极推动改革的成果。

经济再平衡取得显著成果

丹尼尔表示,中国在外部再平衡、内部再平衡、环境再平衡及收入分配再平衡方面都取得了进展。目前,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从最高峰的10%下降到2%-3%,外部失衡已经大幅降低;中国经济在转向以消费和服务业为主导的增长模式方面取得显著进步;GDP单位能耗进一步下降;劳动收入比例有所提高。

IMF在报告中说,随着社会保障逐步完善,中国经济内部和外部失衡将继续改善;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消费有望继续增长。此外,经济增长从依赖工业更多转向服务业。

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杜大伟表示,尽管中国投资增速放缓,但中国经济增长仍然坚挺,这主要是因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增加。杜大伟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良性循环:工资持续健康增长推动消费上涨,消费拉动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服务业增强创造充足就业机会,劳动力市场稳定带动收入持续增加。

结构性改革稳中有进

IMF执行董事在报告中表示,中国在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城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稳定、协调的政策有助于中国实现成功平稳的经济转型,同时也有利于世界经济。

丹尼尔表示,中国改革涉及领域之广令人印象深刻。过去一年来,中国在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实施新预算法、完善农村土地权利制度,以及推进养老保险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指出,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扩大养老和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这一趋势有望继续推进,为中国经济转向消费驱动型增长提供了支持。

IMF报告还表示,人民币汇率仍大致符合基本面。IMF执行董事鼓励中国继续朝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方向改进,并支持中国在提高汇率灵活性和推动金融部门改革的同时审慎有序地推进资本账户开放。

经济潜在风险可控

IMF也指出,中国经济转型过程可能崎岖不平。中期内,中国经济面临信贷可能增长过快的风险。IMF建议中国加强对国有企业及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提高银行抗风险能力,控制金融系统风险,加大对消费的财政支持力度。

IMF报告显示,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企业债务风险问题,但指出中国储蓄水平仍处于高位,银行系统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资本市场进一步改善,这些有利因素有助于应对企业债务风险问题。

拉迪也表示,当前中国并不面临潜在银行业危机。他指出,中国国内储蓄率仍然很高,债务几乎全部是本币债务,而且中国银行业债务绝大部分都是较为稳定的存款,对批发融资的依赖非常小。

相关推荐
外资金融机构“看多”中国经济前景

近期,多家外资金融机构表示,随着扩内需政策持续显效,各项措施加力,中国经济积极信号增多,凸显韧性和活力。

英国经济学家: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英国经济学家、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约翰·罗斯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健,投资效率高,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相信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健发展。

财政部回应标普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

8月7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发布报告,决定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和展望“稳定”不变。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就记者提问作出回应。